1、古诗文默写
(1)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 《回乡偶书(其一)》
(2)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
(3)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 《春日》
(4)____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 《学弈》
2、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面具运用象征(____)夸张的手法(____)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____)性格鲜明(____)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根据之一(____)
2.燕子去了(____)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____)有再青的时候(____)桃花谢了(____)有再开的时候(____)
3.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____)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____)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____)昏倒在床上了(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孩子们(_____)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_____)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2)笔、墨水、纸(_____)不值什么钱,(_____)对鲁滨逊来说很有用。
(3)(_____)告诉他小狐仙在哪里,以后他(_____)再也不捣蛋了。
4、写同音字组词。
(1)tān 摆( ) 河( ) ( )玩
(2)xiāo 元( ) ( )瑟 ( )化
5、熟读背诵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1.“最是一年春好处”这句诗,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诗用了_________的手法,用于突出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__________”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第二句紧承首句,写的是__________。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课内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吟”是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2)浑:__________(3)清白: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所受的磨炼,其实象征着____;后两句描写了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7、古诗鉴赏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天祥是 朝的爱国诗人,《过零丁洋》的体裁是 诗。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千古名句,你能从中品读出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
答: 。
(3)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注释: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8、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_________
【2】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当我离别母校的时候
我坐在校园的树荫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留恋之情。啊!六年了,母校!我生活在母校,学习在母校,嬉戏在母校。这里的一草一木,我是那样熟悉,( )走遍天涯海角,( )不会忘记。母校,如今我长大了,就要离开您展翅高飞了,这怎么不叫我留恋呢?
校园里的小树,你可记得:当我第一次投入老师那温暖的怀抱时,觉得是那样幸福。在这里,我们学习“a、o、e……”,学习“1、2、3……”;在这里,我们拔草种花;在这里,我们从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老师,您花费了多少心血啊!校园里的小树,你可曾记得:入队的那一天,老师把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系在我的脖子上,红光映红了我的脸,也映红了老师的脸。老师对我们说:“你们知道吗?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你们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老师的话语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
校园的小树,你可还记得:课余的时候,我们参加了兴趣小组,老师教我们做实验、做模型……当我设计制作的飞船模型得了奖,我捧着奖品归来的时候,老师甜甜的笑了,亲切地抚摸着我头,鼓励我继续努力。您对我的关怀,我怎么会忘记?
校园里的小树啊!你可还记得:在那万籁俱寂的深夜,老师的屋里还亮着一盏灯,老师伏案工作的身影在窗上闪现。老师,这么晚了,你仍在一字一句地批改作业。您像蜡烛一样,献出了全部的光和热。
校园里的小树,你可知道?几年的感情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那亲切的教诲,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往事又展现在我的眼前。啊,母校!啊,老师!分别的时刻就要到了,您的学生在向您告别,您的学生将永远记住您!
【1】找出文中一个反问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选择适合第4自然段的小标题( )。
A. 夜深人静 B. 伏案工作 C. 灯光明亮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酒瓶里盛开的蝴蝶花
①早春的三月,处于北方地区的郑州还是一片肃杀的感觉,我却在一次以女性为主题的会议门口,得到了一枝艳紫的蝴蝶花。它简直就是一排抖动着芳翅的蝴蝶。
②我看到,与会的每一个人都领到了这样的一枝长长的蝴蝶花。我深为会议的主办者的精心感动,他们不是给了你一枝其他的什么普通的花而是一枝这么独特的小花,它同会议的主题显得是那么和谐而富有激情。春天来了,万花芬芳的季节来了,蝴蝶让春天有了翻飞的动感。女性是属于春天属于花的,艳紫的蝴蝶花,代表了多种的含义。
③会议结束,我将这枝花带回了家,因为它太长,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我实在不想将它抛弃到桌子上。一个男性就这样举着满枝紫色回了家。
④回来一时找不到地方,就随手将它插在了一个葡萄酒瓶子里。想着回头再给它找个更好一点的地方。却没想一个通知让我离家外出开会了几天。忙乱的思绪早把这枝小花忘掉了。
⑤等到忽而发现它时,我竟那般地吃惊了。小花开得是那么芬芳而张扬。连原来没有开的花蕾也张开了翅膀。是的,是张开了翅膀。一只只的蝴蝶,比原来还要艳丽了。
⑥我有了些许的疑惑,这枝花儿是如何生长得如此茂盛。由于我的疏忽,我是将它插进了酒瓶子里了。我现在看到尚有的少半瓶子没有喝完的红酒,敞开了那么长时间,酒早就不能喝了,忘了倒掉了,但它却滋养了一枝花。多么的有意思,又是多么的让人发感想。花儿此时是无法挑选自己的生活环境的,不得不面对、忍受甚而接受。
⑦我真的觉得它是愉快的,你看那些花儿一朵朵开放得多好啊。紫色的花可劲地伸展着,紫色的中间还有着几道白色的条纹。它们没有任何保留地开着,尽可能地打开自己。让你看得心花怒放。
⑧我有些埋怨自己的疏忽,我想给它换一个更好的环境,起码给它换上一瓶干净的水,让它饱饱地吸上一口。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到,也许这酒已经适应了它,或者这种花原来就接受这种酒。还是让它在酒瓶里愉快地生活吧。
⑨这些花儿开得是那么的富有艺术。它们有的在这边开,有的在那边开,整个花枝都开满了,真的像一群蝴蝶缠绕在春天里。
⑩我深深地祝福着这些小花,它们本该在哪个树上,却阴差阳错来到了我的家里。这幼小的生命,没有选择,只有开放。
【1】环境描写在文章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开篇处“早春的三月,处于北方地区的郑州还是一片肃杀的感觉,我却在一次以女性为主题的会议门口,得到了一枝艳紫的蝴蝶花”,这一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自然段写道:“我看到,与会的每一个人都领到了这样的一枝长长的蝴蝶花。”主办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枝小花“同会议的主题显得是那么和谐而富有激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第⑨自然段画线的语句中可以看出蝴蝶花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在酒瓶里盛开的蝴蝶花”这一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品味茶香
来吧!远方的朋友,浓浓的味儿会让您醉倒在普洱这幅民族风情画中。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祖辈就靠着这满山遍野的葱翠过日子。从绿中采摘下生活的希望,从绿中揉出汁来繁衍一代又一代。现在,我们双手接过这生命的种子,改革开放的大潮又一次掀起茶饮的巨浪。港澳台茶商来了,海内海外游人慕名来了,世界来了,沿着“乡”品着“香”。看,“生肖七子饼”抚慰了多少思乡的海外游子;“金瓜贡茶”给多少人带来温馨的祝福;“普洱茶皇”使多少人记住了自己的根……他们带走了大包小包的情谊,留下一个一个的金元宝。
是啊,“茶叶”这一历久弥新的概念已深深地扎根在每个茶乡儿女的心底。普洱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滋润着它的生长、发展;它同样以一腔热血回报着每一个喝梅子湖水长大的普洱人,充盈着每一双渴望富裕的朴实的茶农的眼睛。“高大的楼房挂在茶树上,奔驰的小车也挂在茶树上”,这正是茶叶在普洱的真实写意。
来吧!远方的朋友,普洱欢迎你!茶叶等你来采,茶歌等你来唱,茶舞等你来跳,茶诗等你来写,茶茗等你来品。让茶香伴你一生,与你一路同行。
【1】本文提到了那些普洱名茶?你还知道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______________
②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______________
③指仰慕名声而来。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画出一句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
【4】写出你对“高大的楼房挂在茶树上,奔驰的小车也挂在茶树上”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洱是我们每一个普洱人的骄傲。请你为普洱茶写一句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抬起头来做人》,完成练习。
抬起头来做人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交筹款卡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他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只是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 (量力而为 尽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A】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数额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B】
⑨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出的、自己 (独树一帜 独一无二)的价值。
【1】文中两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肯定比500小,但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这是从文中摘出来的语句,应该放在文章的【A】处还是【B】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长征路上尝百草(节选)
1936年夏天,张思德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翻过大雪山,开始过草地。
艰难地走了二十多天以后,战士们身上带的干粮全都吃完了。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党组织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带头“尝百草”的庄严号召。那时候张思德还没有入党,但他被那些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带头尝草的勇气所感动,于是暗下决心,要向他们看齐,主动加入“尝百草”的活动中。只要看到以前未见过的草,他总是先尝一尝,一旦找到一种能吃的草,就马上去告诉其他人。
有一回,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忽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 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看上去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去,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急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感到又甜又涩。不一会儿,他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又过了一会儿,肚子-阵绞痛,随之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把手中的草一扔,就栽倒了,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就是这样时刻想着别人,直至最后为保护人民利益光荣牺牲。
【1】第3自然段中,对张思德的两处语言描写前都加了“急忙”,由此可以看出________。
【2】这篇短文重点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个故事中,你感受到张思德怎样的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甲)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乙)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丙)地蹬到了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1】文中甲、乙、丙三个括号分别应该填入什么词语?请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①小心 ②仔细 ③亲切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对于小马来说,应该怎样知道河水是深还是浅?________(填序号)
①多向别人请教。
②试试就知道了。
【3】妈妈告诉小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加工厂。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的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好了八宝粥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冬天就要到了。
小松鼠要贮存冬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夸父死了。
夸父的精神永驻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练习。
1.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成“被”字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
3.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
4.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么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改成肯定句:
5.同学们选举他。 他当选少先队员。(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21、按要求作文。
你即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老师说,请以《老师,您听我说》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语言准确、生动、具体;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