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情境填诗句。

1.《冬夜读书示子聿》中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2.《观书有感》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诵默写。

(1)中庭地白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________________。(王建)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_____________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的流里,没有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_。(朱自清)

(3)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________________乎?”(《两小儿辩日》)

(4)大漠___________________,燕山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

(5)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则久。(《周易》)

(6)书到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7)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3、读拼音,写词语。

là bā zhōu     tián nì     tāng chí     zhŏng zhàng

( )   ( )   ( )   ( )

nóng chóu     jiān áo     răn gāng     jiăo bàn

( )   ( )   ( )   ( )

4、默写《寒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续”组成四个词语,然后分别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1)鲁滨孙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________搬到岸上。

(2)抗震抢险队员在雅安地震灾区________奋战了几十个小时。

(3)我们虽然在区运动会上取得了冠军,但是还要_____努力,争取在市运会上冲入前三名。

(4)阴雨连绵的坏天气________了半个月,实在叫人难受。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绝句

(唐)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诗歌阅读。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①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②窦:此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④啮(niè):同“嚼”,啃、咬。

【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描绘的画面。

________

【2】与《乡村四月》相比,《禾熟》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

8、阅读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排”的意思是( )

A.排列。

B.推开窗。

C.推开门。

【3】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从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______的形象。

(2)诗歌后两句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词,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

【4】具体说一说,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阳光的两种用法

①童年时住在大院里,都是一些引车卖浆者,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②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搭在绳子上让太阳晒。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家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时,赶紧就把被子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钻进去,就是暖烘烘的了。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说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

③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④街坊毕大妈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缸。夏天到来的时候,每天中午,她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

⑤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时,她家的孩子放学了,她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水温适宜,孩子们连玩带洗,噼里啪啦的,溅一地的水花。那叶候,家里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像毕大妈用这样的法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无二的。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⑥我非常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她的一个“煮”字,居然让太阳成为我们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⑦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能离得开“老阳儿”呢?虽说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的人都大方而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但是,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有如此用法的,也不多。她们需要一点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的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

(本文作者肖复兴,选用时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阳光的两种用法,每空不超过6个字。

2默读第自然段,想一想: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暖水袋都没有写出了________;母亲把被子抱回屋,赶紧就把被子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钻进去,就是暖烘烘的了写出了________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又写出了________

3自然段中独一无二指的是(    

A. 毕大妈的孩子比较多,洗澡的时候需要排队一个个接着洗。

B. 毕大妈接满一缸水,像溶解盐、糖一样,把阳光溶解在水里。

C. 毕大妈不用烧热水,就解决了一大家子人洗澡的问题。

D. 毕大妈的孩子多,洗澡时连玩带洗,僻里啪啦,与众不同。

4请解释”“在文中的意思,再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母亲用词儿新鲜”“准确生动?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塑造了两位母亲的形象。通读全文,想一想,她们各自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共同之处呢?请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端午飘香粽

黄永顺

①每逢端午节前夕,奶奶都要给我们包粽子吃。在我有记忆时,奶奶就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她不善言辞,不苟言笑。虽然她也爱着我们这些隔辈人,但脸上总是正正经经的样子。奶奶厨艺很好,能做出一手纯正扬州口味的佳肴,尤其是她包的粽子最有特色,外观和味道都堪称完美。

②记得奶奶包粽子时,先是拿出三四片苇叶,按照头尾排列一致,将带着水的叶子相互重叠,搭接成一片整体的宽苇叶,粽叶上的水会将苇叶搭接处“粘”在一起,从叶子宽的一端卷起一个锥形筒状,用羹匙舀米灌入筒中,颠实,再反复缠绕裹紧。如此,一个紧紧实实的粽子就算是包好了。

③煮粽子是我们这些毛头孩子的事情,我们倒也很钟情这份“差事”。

④儿时,我家居住的平房是独院,进门后是一个空院子,穿过空院才是居住的房子。空院周边是几株葡萄树,院中间是片空地,我们就在空地上搭砌设灶。先是就地取材,从地面挖土,挑出石头后,和成泥巴。将家中的大锅放在地中间,沿着锅沿周围码上第一层砖,然后一层泥土一层砖地逐渐垒高灶台。大铁锅随着灶台的施工也慢慢地架起升高。灶前留下个不小的添柴入口,灶台后面留个排烟出口,上面插上一截约一米长的破烟囱,烟囱与灶台接口用泥糊严粘牢。

⑤按照奶奶的指挥,我们将粽子紧紧实实放入锅内,再灌上淹过粽子一层满满的水。这大铁锅没有自己的锅盖,就将沉沉的铸铁自来水井盖扣在铁锅上。接着是到处收集过期的报纸和木棍、树枝等柴火。

⑥我们用搜罗到的旧报纸和废纸,将其陆续点燃,又手拿蒲扇往灶台里扇风,纸张的火焰燃烧着。我们继续“煽风点火”,直至纸张燃烧发出唿唿的响声,赶紧填入木条和干树枝、树干。火苗在灶台内吞噬着大锅底部,很快就将粽子锅煮开了。我们搬来椅子、板凳看着粽子锅,为保持木柴连续燃烧,蹲坐在凳子上完成当天的作业,还不时地往灶里添着木柴。就这样,我们“陪着”煮沸的粽锅到午夜时分才回去睡觉,木柴形成的炭火仍然发挥着余热,继续维持锅内温度。

⑦次日一早,我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掀“井盖”看粽子。此时那碧绿的苇叶已煮成黄棕色,闻着布满空气中那沁人心田的苇叶香味,看着锅中诱人饥肠的温热粽子。大家满脸是成功的喜悦,此刻自己动手煮粽子的心中快乐已胜过口中的粽香了。

(选文有删改)

【1】阅读文章第②段,为下列图片排序。

                                                                                               

( )( )( )( )

【2】结合文章内容,将作者煮粽子的过程补充完整。

搭砌设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柴火→_________________→添柴保温→粽子出锅

【3】请你说说文章哪部分内容是详写,哪部分内容是略写。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此刻自己动手煮粽子的心中快乐已胜过口中的粽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情感丰富,请你说说文章主要表达了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_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一个中国人,_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2写近义词。

大抵________      秉性________

3文中与顶天立地意思相反的一个词是________

4文中的________旁的花可能是________花、________花等。

5梅花的秉性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外祖父的这段话,用梅花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①牛棚里只有三头牛。但男孩进去的时候,却是吼声四起,一片混乱,听起来至少是三十头。

②“你过来,”名叫五月玫瑰的牛说,“我给你一蹄子,让你永远不能忘记!”

③“你过来,”名叫金百合的牛说,“我要让你在我的角上跳舞。”

④“你过来,我也叫你尝尝去年夏天你经常用木鞋打我的滋味!”名叫星星的牛吼道。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片段最为典型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借助人物的____________展示出每头牛不同的性格特点。

【3】这三头牛的名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果实累累,他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你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啊!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里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______________,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上帝,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搞错了?”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

2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________段和第_____段之间。

上帝回答:“我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你所愿的世界。”

3仿照文中画“   ”的句子,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的短文,我也很有兴趣。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子罐子。         

爱迪生十二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有一节车厢是专给乘客吸烟用的,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个角落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白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睛。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灯丝,他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于找到了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制成了可以供大家使用的电灯。  

后来,爱迪生又有了很多发明,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

1爱迪生和富兰克林一样,都具有 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便(biàn    pián  ______      重(chóng  zhòng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要求改写句子。

(1) 王华说:明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在水边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能破坏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杨获得奥运会游泳冠军,我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芦苇从泥土里长出了新芽。

改成拟人句:

(2)我们中卫市的变化真大。

改成反问句:

(3)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修改病句:

(4)汹涌的洪水迅速冲走了正在河边饮水的大象。

缩句:

(5)这山中的一切,每个都是我的好朋友。

改成双重否定句:

(6)小强的妈妈对小强说:我今天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8、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该写句子。

1)这里真安静啊!(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琴声传出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书面表达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围绕题目,选择恰当的内容写下来。要求重点写出你是怎么感爱到幸福的。(字数不少于400字,不要超出所给的作文线)

幸福的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