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括号里,使语句完整。

凡卡摩平了一张揉皱了的纸,给爷爷写信:我的生活没有_______了,连狗都不如!……”_______爷爷接到信后,立刻带他离开这儿。他把信塞进邮筒后,怀着甜蜜的_______睡熟了。这一切只不过是凡卡美好的_______罢了。

2、补全下列成语

1.不苟_____ 精神_____ _____先飞 _____四海

2.窃窃_____ 敛声_____ _____如鼠 _____花明

3.波澜_____ 天衣_____ _____作揖 _____神威

4.若无_____ 低声_____ _____春满 _____大雨

5.鱼贯_____ 娓娓_____ _____不解 _____约约

3、精彩回放。

(1)《江畔独步寻花》这首古诗的前两句写出了一个___________的景色,后两句中蝴蝶,莺儿的飞舞,啼叫写出了__________

(2)《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是____诗人_____写的,描绘的是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_和对_________

(3)字面上是“戏蝶时时舞”、“莺恰恰啼”,其实真正是诗人心情的写照。这是运用了________方法。

(4)《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______,被称为“_______”。在《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有两个用得十分好的“对子”,也即是“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把词语补充完整。

精兵简(   五( )四海   死得( )所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厌恶,讨厌  ______

2.考试,测验 ____

3.有难处   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默写《泊船瓜洲》,再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

【3】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4】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的家乡,山水相隔,可谓路途遥远,但是在作者心里很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这种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更加凸显出诗人强烈的________之情。

7、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竹石》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诗人以____________,实写________,赞颂的却是______

2作者用竹子________的特点,来表达自己______的品质。

3“东西南北风”喻指(  )

A.各个方向吹来的风。

B.生活中的各种艰险磨难。

4“千磨万击还坚劲”表现出(  )

A.竹子根深蒂固,吹不倒。

B.诗人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品质。

8、读古诗,再做习题。

泊船瓜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文学家________,诗中强烈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泊: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 绿:__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

4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

A. 因为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B. 因为诗人已经回到家门口了。

5写出三、四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恰恰就在这一瞬间,雄鹅学会了怎样téng  tēng)空而起。他来不及抖掉男孩就飞向了天空。

雄鹅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头晕目xuàn  huàn)了。等他想到应该放开雄鹅的脖子时,已经到了高空。如果他现在一松手,肯走会掉到地上摔死。

要想舒服一点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爬到鹅背上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了上去。然而要在翅膀中间光滑的脊背上坐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翅膀还在不停地扇动。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1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1)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______

(2)平滑、不粗糙。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______)   粗糙______)   难受______

4他为什么要爬到鹅背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恰恰就在这一瞬间”中的“恰恰”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又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还将至少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近400年中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决定“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因素有_______(多选)

A. 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B. 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C. 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以及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D. 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正常生活。

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根据是( )

A.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不及太阳总量的1%

B.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达到太阳总量的1%

C.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超过太阳总量的1%

D.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 )

A.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B.人类不懂得保护水资源

C.人类的总人口数的不断上涨 D.对资源过度地消耗

4“这一过程还将至少持续40亿年”中“这一过程”指( )

A.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B.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

C.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

D.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当官的不能搞特殊

1930年夏,彭德怀带领红五军转战鄂东南,由于战事频繁,加上生活艰苦,他的身体日渐消瘦起来。

警卫员看到这种情形很是焦急。有一天,他暗地里让炊事员下了一碗汤面端到了彭德怀面前。看到面汤里还有几片猪肝,彭德怀问:“哪里来的?”“我看到你连日熬夜操劳,怕身体拖垮了,特地请炊事员做的。”警卫员回答。

彭德怀听后,非常严肃地说:“谁给你这个权力?我一再强调,红军官兵平等,当官的不能搞特殊!”

警卫员还想再解释,彭德怀猛地站起命令道:“不要说了!你快给我送回去!”这时炊事员连忙过来打圆场:“军长,面已做熟了,不吃也是浪费,还是吃了吧!下不为例就是了!”

“不能就是绝对不能!这个先例决不能开!否则就不能说服人。我彭德怀闹革命不是为个人吃好的。如果只为享福,我就呆在国民党里,享受好吃好喝的了!”说完,他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缸子掉在了地上。

炊事员看到军长怒气冲天,顿时不敢吱声了。过了一会儿,彭德怀才缓缓地说:“同志哥,你将这碗猪肝面送给重伤员吃吧。”转头又批评警卫员,“以后约法三章,谁也不准违反。

【1】本文中,“打圆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彭德怀与警卫员约法三章,“约法三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是抓住彭德怀的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表现彭德怀高尚的品质的。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人生无乞丐

①朋友从南站办事回来,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②那天正是中午,又下小雨,车厢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车子行驶到桥头站时,上来了两名一老一小惹人注目的乘客,从近似的容貌很容易看得出,他们两人是父子, 而且都是残疾人,中年的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则是一只眼紧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睁开些,小男孩牵引着他父亲,一步一步摸索上车来,径直走到车厢中央。

③当车子缓缓继续前行时,小男孩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王小明,我现在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④这时候,音质很一般的电子琴声响了起来,小男孩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音的甜美。唱完了几首歌曲之后,男孩走到车厢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他没有托着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面,只是轻轻地走到你身旁,叫一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地站立着,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⑤当男孩空着小手走到车厢尾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怎么搞的,柳州这么多乞丐,连车上都有?”

⑥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的身上,没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脸上竟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冷峻,声音不大不小的不紧不慢地说:“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⑦霎时间,所有淡漠的目光都变得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片刻,车厢里掌声连成一片。

⑧说到这儿,朋友的声音变得很低沉:“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

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有一天,我路过广场,一阵悠扬的琴声飘来,是一位少年在拉二胡,我一眼就看出,他就是朋友提过的那个卖唱的小男孩,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1】第④ 段中“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中,“他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

【2】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①“惹人注目”中的“惹”字是“引起”的意思。(________

②“盛情难却”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中的“却”字都是表示转折的意思。 ________

③“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中的“我”指作者。(________

④“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中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  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与第⑦自然段“所有淡漠的目光”意思相对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文章最后一段,“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说说这层雾水有什么不平常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类文阅读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了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的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在他逝世的前三天他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他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

常常——(   )  爱惜——(   )

(2)反义词

节约——(   )  恶劣——(   )

2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    )

3请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B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C鲁迅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紧张地工作

5读了短文结合实际说说你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怎么过的用小标题列出来,看看你有没有充分利用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语段赏析

河神仰望着大海,向海神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总以为自己最了不起,要是不到您这里来看一看,我就会永远受到人们的耻笑啊!”

1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仰望——________    耻笑——_______________

2用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不到你这里看一看。        我会受到人们的耻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不到您这里来看一看,我就会永远受到人们的耻笑啊!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总以为自己最了不起,要是不到您这里来看一看,我就会永远受到人们的耻笑啊!河神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句话有着什么样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食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会迟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都举手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们怎能不为之肃然起敬?(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作业后,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哗哗地流着。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捧着硬币对张丽说:“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搭石不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单是闻着腊八粥的香气,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放开肚皮吃呢!(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相关练习。

(1)“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作者将_____________比作粥有声无力的叹气。其中,“有声无力”一词,呼应了八儿此刻____________的心情。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这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__(描写方法),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体现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百花园。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成功。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到达了火星,你会看到什么?又会经历什么?请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吧。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