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中甲、乙纬度相同,海拔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辐射量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③<④
B.④>②
C.①<③
D.②>①
【2】一天中④最小值出现的时间在( )
A.正午时分
B.14时左右
C.临近子夜
D.日出前后
【3】如果甲、乙分别代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但气温低的原因可能是( )
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光照强度大 ②晴天多,空气洁净,太阳辐射更强
③地势较高,地面辐射强,大气吸热多 ④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某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省一无人海岛(38°N)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的方法测定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时,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竹竿长度已知)是( )
A.日最短竿影长度
B.日最短竿影方位
C.北京时间
D.白昼长度
【2】该兴趣小组测得日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相等,则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
A.7°N
B.7°S
C.17°S
D.17°N
3、我国北方果园多使用秸秆或杂草覆盖地表,以调节土壤和地表温度,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左图示意秸秆或杂草覆盖的果园,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用秸秆或杂草覆盖果园调节土壤和地表温度的原理是( )
①高温季节,吸收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高温季节,反射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
③低温季节,有效截留地面辐射,增强保温作用④低温季节,增强果园大气逆辐射,达到保温效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用秸秆或杂草覆盖果园,对右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①③减少,④⑤增加
B.②⑥减少,③④增加
C.①⑤增加,③④减少
D.②④增加,①⑥减少
4、读某大气层顶部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曲线最可能表示( )
A.高层大气顶部
B.对流层顶部
C.平流层顶部
D.电离层顶部
【2】对图中甲、乙所处大气层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太阳短波辐射
B.乙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
C.甲层的大气密度、水汽含量高于乙层
D.甲、乙两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相同
5、下图为寒武纪到古近纪生物多样性统计图和全球海平面升降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最大的一次物种灭绝发生在( )
A.前寒武纪
B.二叠纪末
C.三叠纪末
D.白垩纪末
【2】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的环境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红色岩层指示还原环境
B.黑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
C.破碎的贝壳指示清澈温暖的深海环境
D.含煤地层指示湿热的森林环境
6、2023年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其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13时24分(北京时间18时24分),再次发生里氏7.8级地震,此后,该区域附近又发生数十次余震。据当地媒体报道,地震影响区域内6日出现降雨雪等恶劣天气,可能影响救援工作进行,截至2023年2月10日,强震已致土耳其、叙利亚超2万人死亡。当地时间2023年2月15日晚上7点38分,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附近发生了里氏6.3级强震,本次地震的震中在库克海峡,震源深度48公里,属于强烈地震。此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威胁。目前没有报告显示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耳其地震发生时,( )
A.北京昼短夜长
B.6日占全球日期范围的1/3
C.极昼范围将扩大
D.北京物体影子朝向西南
【2】与新西兰地震相比,土耳其地震死亡人数较多,最重要的自然原因有( )
A.震级高,震源深
B.两大板块运动速度快
C.同一断裂上两次强震
D.发生时间与次生灾害
7、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报告,2023年12月1日至3日,太阳活动水平达到中等,爆发了较强的耀斑。完成下面小题。
【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对流层
【2】强烈的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会直接导致出现( )
A.极光
B.严寒
C.高温
D.洪涝
8、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鼓浪石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海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
【2】照片中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景观是( )
A.岩洞
B.树木
C.沙滩
D.石碑
9、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常绿灌木,鲜叶需人工采摘。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加工工艺,经发酵制成。在以马帮运输为主的时期,普洱茶借助路上运输时间进行二次发酵,如今,加湿堆积发酵工艺可将普洱茶的发酵时间缩短为45天左右。加湿堆积发酵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到一定高度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较高温度、偏低降水量的环境中发酵。位于云南省南端的勐海县是理想的发酵之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近年来普洱茶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
A.运输成本上升
B.茶叶品质提高
C.种植面积缩小
D.人力成本上升
【2】普洱茶加湿堆积发酵工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气温升高
B.制茶经验丰富
C.运输时间缩短
D.发酵环境理想
【3】勐海县进行普洱茶发酵的最佳时间是( )
A.1月前后
B.4月前后
C.7月前后
D.10月前后
10、气候增暖在北极具有“极地放大效应”,导致北极地区多年冻土退化。多年冻土中储存的有机碳大量释放,部分以甲烷等形式进入大气,部分以溶解有机碳等形式随径流进入北冰洋,溶解有机碳的输出量与地表水及地下水流量密切相关。左图为北冰洋沿岸部分地区图,右图为亚马尔半岛出现的神秘地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极地放大效应”产生的原因有( )
①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释放大量的热量,使北极地区增温
②冰雪融化,地表反射率降低,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③大气中水汽量增加,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增强
④高纬地区变暖,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输送到极地的热量减少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图中河流溶解有机碳输出量最大的时段最可能为( )
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次年1月
【3】自2014年以来,鄂毕河入海口附近的亚马尔半岛冰原地区连续出现了巨型地洞(最大直径约80米、深约50米),其成因最可能是( )
A.冻融塌陷
B.流水侵蚀
C.陨石撞击
D.甲烷爆炸
11、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航拍的江苏省南京市梧桐树“项链”景观图,每年秋季在周边植被的映衬下,梧桐“项链”更加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材料可推知梧桐树( )
A.存在板状根
B.存在明显季相变化
C.树叶为针状
D.垂直结构较为复杂
【2】为了凸显出梧桐“项链”,其周边最可能种植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针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3】除了观赏价值,梧桐树对城市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调节局部小气候
B.改变当地土壤颜色
C.改变土壤的质地
D.减少当地植被类型
12、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乡之间气温的差异。下图为秋季某市城区和郊区气象站平均气温日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时间点中,热岛强度最大的是( )
A.6:00
B.9:00
C.15:00
D.20:00
【2】关于16-17点城郊气温差异及其原因匹配正确的是( )
A.城区气温较高地面反射强
B.郊区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弱
C.城区气温较低大气削弱作用强
D.郊区气温较高大气保温作用弱
13、海冰是海洋—大气交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地球北极、南极海冰面积与气温的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
①海冰面积与气温呈正相关②海冰面积与气温呈负相关
③北极海冰融化速度快④南极海冰融化速度快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南极、北极海冰区海—气相互作用最激烈的地方可能位于( )
A.永久海冰区
B.浮冰边缘区
C.浮冰核心区
D.浮冰冰底区
14、海地岛(伊斯帕尼奥拉岛)是加勒比海中第二大岛。该岛年平均气温22-30°C,岛屿降水区域差异大,最少的地区550mm左右,最多可达2000mm。图为海地岛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最有可能分布热带雨林景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影响该岛屿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
D.洋流
1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地貌类型中,与图②中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形成作用相同的( )
a.长江三峡b.长江三角洲c.冲积扇d.塔里木盆地的沙丘e.喀斯特地貌f.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沟谷
A.aef
B.bce
C.cdf
D.ace
16、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海岸线曲折,多峡湾。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现代冰川发育。火地岛西部和南部生长着超过全球5%种类的苔藓植物,其中约60%是本地特有的,具有固氮、固碳的作用。这些苔藓植物可以从陆地水中选择性吸收化学元素,分泌酸性物质。下图为火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地岛雪线高度低的影响因素是( )
A.海拔
B.坡向
C.植被
D.降水
【2】火地岛西部和南部适合苔藓生长的自然条件有( )
①极地东风,风力强劲②生长环境潮湿③冰川侵蚀,土层薄④地形坡度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苔藓植物生长使得当地( )
A.大气杂质减少
B.土壤肥力改变
C.昼夜温差增加
D.冰川面积扩大
17、2021年9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人竹万竿斜。
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人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①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无线电短波通信带来影响
②太阳风变得强劲,使全球可见极光
③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
④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提供能量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3】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18、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B层大气能量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C.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D.地面辐射
【2】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它们几乎全部集中在( )
A.A层
B.B层
C.C层
D.A层和B层
【3】关于图中各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B.B层无云雨天气,适合航空飞行
C.C层大气密度为各层中最大
D.C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保护伞”
19、2020年10月,英国古生物学家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发现一组保存完好的新品种恐龙化石。它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6800万年前,身长可达两米,长有羽毛。下图为其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及生物发展阶段是( )
A.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
B.中生代、哺乳动物时代
C.古生代、蕨类植物时代
D.新生代、爬行动物时代
【2】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 )
A.经历了一次大冰期
B.环太平洋地震带运动剧烈
C.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D.无脊椎动物全部灭绝
20、光照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读森林中光照条件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森林植被出现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湿度自上而下增大
B.光照自上而下减弱
C.气温自上而下升高
D.风速自上而下降低
【2】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植被的分层现象越明显,层次越多。下列森林植被中,层次最多的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热带雨林
21、北大西洋涛动(NAO)是指北大西洋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在南北方向的持续反相振动,即当亚速尔地区气压偏高时,冰岛地区气压偏低,反之亦然。当冰岛低压与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差增大时,NAO增强,反之NAO减弱。NAO的影响不局限于大西洋,其对北美、欧洲甚至亚洲的气候也有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大西洋涛动加强时( )
A.图中两个气压中心压强差变小
B.北大西洋地区的中纬西风减弱
C.墨西哥湾暖流加强
D.极地高气压带增强
【2】北大西洋涛动减弱时( )
A.美国东南部气温高于年平均值
B.格陵兰西岸气温低于年平均值
C.欧洲北部降水低于年平均值
D.欧洲北部热量高于年平均值
2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②破坏植被
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黄土土质疏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为( )
①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②使区域气候类型发生变化
③使黄河含沙量增大,塑造华北平原④下游河床淤积,形成地上河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3】关于a、b、c、d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a处发展粮食生产
B.b处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C.c处植树造林
D.d处打坝建库
23、下图为某河段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及潜水位(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准确表述图中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
A.洪水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全年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全年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2】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下游
B.黄河下游
C.黑龙江下游
D.珠江下游
24、图为某一摄影师在北半球夏至日北欧某国拍摄的午夜太阳。每年的仲夏节(6月24日或每年夏至或当周星期六),北欧各国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尽享充沛的日光。拍摄时的摄影机镜头指向( )
A.正东
B.正西
C.正北
D.正南
25、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________和进行________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也有________的必要性。
26、断层含义: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时,岩层发生断裂,并沿____发生明显____而形成。
27、定义: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风沙地貌。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
28、读某大洋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环流位于_____(南或北)半球。
(2)图中A、B、C、D洋流中,由盛行风作用形成的是______,属于暖流的是_______。
(3)若该海域位于印度洋,则洋流A、B、C、D对应的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4)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请在图中用“★”标出世界著名渔场的位置,指出名称并解释其成因。
29、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调配目的: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____的空间不匹配问题。
(2)调配原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____,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____性。区域间的发展水平____,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严重的资源短缺。
(3)调配影响:实现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达到____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4)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实现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前提是区域之间存在____性和____性,需要____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____作为保障条件,需要在具有更高资源调配权利的区域中实现。
(5)我国主要的调配工程:____、____、____、____等。
30、通过资料收集工作,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而这种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____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1、下图中的甲、乙两图是地球在同一时刻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在甲图中,AC为赤道,ABC弧为晨昏线,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时。读图后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甲中BC弧线为____(晨或昏)线,判别依据是____。两图的A、B、E三处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处,白昼最长的是____处。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甲图的节气是____,乙图处于季节;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
32、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____、易于退化且____的地区。
33、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甲____构造 ,乙____ 构造,丁____ 构造。
(2)甲、乙构造上覆盖有沉积物丙,该沉积物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
(3)如果该地地下有丰富的水资源,那么在甲、乙、丁三地区进行钻井,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最大的是在____地。
(4)下列地区的形成中,与该图中丁地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是( )
A.东北平原
B.华山
C.青藏高原
D.喜马拉雅山
(5)如果图中计划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那么在甲、乙和丁三地中,最适宜的地方是____地,原因为____。
(6)甲处的地质构造,如果长期受到外力作用,则形成的地形地貌为____,原因为____。
34、中国正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其与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运输方式比较优缺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广州、西安等城市郊区也有乳畜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
(3)乌鲁木齐所在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 ,广州附近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的不利条件是 ,该地基塘农业属于 农业地域类型。
(4)印度半岛粮食生产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35、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外圆为赤道,虚线分别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以_______极点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前后的俯视图。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快或慢)。
(3)弧线ABC中,表示昏线的弧线是________;甲点的日落时间是______时。
(4)A、B、C、D四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其中D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度。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牛尾山药是云南姚安县的特色产品,喜光,耐寒性差,山药块茎多呈长圆柱形,长达1m左右。山药传统种植宜选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方,需深挖开沟种植和深挖收获。近年来,姚安县引进塑料U型槽种植技术,将塑料U型槽横向倾针放入20Cm左右的土层、覆盖土壤进行浅土种植,使山药沿塑料槽生长。下图左图示意姚安县位置,右图示意山药传统种植与塑料U型槽种植。
(1)从气候条件分析姚安县种植牛尾山药的优势。
(2)与山药传统种植比,分析塑料U型槽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原因。
(3)以特色山药产业为基础,提出姚安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37、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线路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 工程和 工程。
(2)从开发新能源角度看,图中C、D、E三个区域,可开发的优势新能源分别是 、 、 。
(3)图中B3调运的能源是 ,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① , ② 。
(4)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有何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