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全神贯(____) 静止(____)动
一(____)一(____) 皱皱(______)
1.爸爸在(_______)地阅读一本旧的(_______)的书。
2.我发现我的同桌小明在那里(_______),过了好一会儿,他(_______)地说:“我在观察这个漩涡的奥秘。”
2、填空。(10分)
(1) ,寄与陇头人。
(2)海内存知己, 。
(3) 利于病, 利于行。
(4)粉面 ,丹唇 。
(5)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 写的 。
(6)片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 写的 。
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
摧(___________) 枚(___________)
璀(___________) 孜(___________)
催(___________) 玫(___________)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心(___)神(____) (____)牙(_____)嘴 三(_____)五(_____)
风(____)雨(____) (_____)烛夜(___) 山(____)水(____)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鹤楼》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黄鹤楼》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滕王阁》首联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滕王李元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
D.《滕王阁》颔联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和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2】两首诗都是诗人登楼有感所作。试结合诗歌分析诗人传达情感的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节选)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第二天吃过早饭,妈妈就到东庄去,临走说晚上才能回来。过了晌午,雨来吃了点剩饭,因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只得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包着的识字课本。
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房子震得好像要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藏在怀里就往外跑,刚一迈门槛,进来一个人。雨来正撞在这个人的怀里,抬头一看,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常来雨来家落脚。
随后,听见日本鬼子叽哩呱啦地叫。李大叔以最快的速度把墙角那盛着一半糠皮子的缸搬开。雨来两眼楞住了:“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李大叔跳进洞里,说:“把缸搬回原地,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十二岁的雨来拿出吃奶的气力,才把缸挪回原来的地方。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随着,子弹向他头顶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树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掉在地下。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1】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请你给本段起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这样写体现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来为什么撒腿就往后院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雨来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镇上的人们已经作了公开的祈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祷,诚心诚意地祈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然没有从洞里传来好消息。大多数搜索的人已经放弃了搜寻孩子这件事,回到镇上继续干他们平日的活儿去了,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的声音,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到了星期二晚上,镇上停止了一切活动,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伤与凄惨的阴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黄昏——( ) 哀悼——( ) 祈祷——( )
寻找——( ) 呼喊——( ) 疲惫——( )
【2】圣彼得堡镇的人们在哀悼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写了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4】选文中描写丢失孩子的亲人的部分非常传神,主要运用了____描写和___描写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 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 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 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 我就要死了!……”
【1】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 的感情。
A. 蔑视 B. 喜爱 C. 亲热 D. 仇恨
【2】“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的“捞”意思是 。
A. 从水里取东西 B. 顺手拿或取
C.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D. 得到机会
【3】凡卡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向爷爷诉说了在鞋铺里受到的种种折磨。
【4】文中最后一个省略号表示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那一年的江水
四年前,父亲因病去世,我听从母亲的安排,报考了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边陲小村任教。昔日的凌云壮志在繁琐的工作中被消磨得所剩无几。生活条件差,学生们不听话,领导的批评,让我倍感孤寂和怀才不遇。在这里,我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常一个人骑着自行
车到不远的江边去看浪花,因为只有浪花才能感受到我的无助和伤感。
那次是星期天,我没回家,蹬上自行车去看浪花。就是这一次,让我心头豁然一亮,影响了我的一生,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
从学校往北走,五分钟便到了江边。江水生生不息地流淌了千百年,江边的泥沙便也日积月累地淤积了千百层,岸边便成了肥沃的土地。可很少有人来这江岸边垦荒播种,倒不是人们粮仓里不缺这些米,口袋里不缺这些钱,而是因为每逢夏季江水都有可能漫到岸边,把庄稼连根拔起,冲得无影无踪,让你起早贪黑白忙乎一场却颗粒无收。因此,江边总是静静的,只听得见浪花的喃喃细语。我放好自行车,慢慢地走在沙滩上。望海鸟飞过,看浪花逝去。我已习惯了这样。
我稍微抬了一下头,却看见不远处有一片地,禾苗长得枝粗叶大壮实无比,油油的亮光灼得我眼痛,野草疯长得满地都是。更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烈日下,竞还有一位瘦矮的农民微曲着身子在锄草。我就这样看着,看着那忙碌的背影发呆。
也不知过了多久,那位农民在一片空地上坐下来休息。我举目四望,岸滩不远处是一片葱葱茏茏的生机,习习江风不时让这醉人的绿摇着头,或欢笑或歌唱。而空气中也氤氳着江水、泥沙和草儿的清香,偶有一艘帆船向蓝天深处驶去。昔曰对这一切感到窒闷的我竟感染出了些生气来。
我带着满脑的疑惑同老农聊了起来。我不解地问:“您在这里种庄稼,水涨上来了咋办,那不是白忙了一年吗?”
老农听后,嘿嘿地笑着说:“谁知道今年水会不会涨上来?我也没去想。你想想看,你要有收成就必须流汗,可流汗了不一定有收成。今年淹了,说不定明年不会淹,希望总是有的嘛!”
听完老农这番平凡朴实而饱含深厚哲理的话,我脑中像点燃了一团火,像拨亮了一盏灯,让我对前方不再感到迷惑。以前,我总认为我努力工作了一定会得到成绩;我付出了,一定会得到回报。看来,我想错了。老农的话让我明白了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付出。
那天,天蓝,云白,心爽。我悠悠地骑着自行车唱着歌回到了学校。之后,讲台上是我深入浅出的讲解,下课时教室里是我悉心辅导的身影。夜晚,星星作伴,我睡得很晚,月亮作证,我起得很早。
江水那年并没有漫上岸滩,老农的庄稼获得了好收成。而我在人生路上也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1】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哲理——( ) 悉心——( )
反义词:孤寂——( ) 坚硬——( )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无影无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里,我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不远的江边去看浪花,因为只有浪花才能感受到我的无助和伤感。”这句话表达“我”_____________的心情。
【4】短文用________和________比喻那位老农的话对我的启迪。
【5】老农为什么在经常被水淹的江边垦荒播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听了老农的话“我”有什么变化?请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7】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空城计》片段,答题。(10分)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面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尘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面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面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个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玄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⑴选段原著是 ,作者是 。(1分)
⑵用“‖”将选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出小标题。(2分)
A、 B、
⑶解释加点字意思。(1分)
遂止住三军。( )吾已令兴苞二个在彼等候。( )
⑷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2分)
带点词语抓住人物 描写,写出了 。
⑸“见了如此模样”指 。(2分)
⑹《空城计》这个故事为我们塑造了 的诸葛亮。诸葛亮的名言有 ,与他有关的故事还有 、 。(2分)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章,如同文房四宝一般,既是工具,亦是艺术品。它是古代文人书斋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印章自古就有,且样式繁多,但一直以来限于标示姓名等实用内容。至唐宋,开始被应用于书画鉴藏,出现了完全脱离实用而纯粹表达文学志趣、哲理心得的闲章,这使印章的艺术性大为增强。至元代,文人用印已经非常普遍,文人印真正走向成熟。元代成为印章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为明清印章流派的崛起、篆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有篆刻爱好者将《七律·长征》的部分诗句刻成了印章,见下图。
图1 红军不怕远征难 图2 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印章以小巧之身,蕴藏了包括中国工艺、书法、文学等诸多领域的精华,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美都浓缩在这几寸见方的小小石材之中。如今,大量现代简易印章仍然被人们作为凭证而使用;另一方面,传统手工制作印章也因其审美价值不断地在人们手中流传,被欣赏、被赞叹。
材料四: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是“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奧运”,会徽由两部分组成,上部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下部是用毛笔书写的“Beijinɡ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
【1】阅读材料一,完成下面表格。
朝代 | 印章发展的过程 |
唐代以前 | ____________ |
_______ | 被应用于书画鉴藏,闲章出现使印章的艺术性大为增强。 |
元代 | _____________ |
【2】阅读材料二,请你根据《七律·长征》的内容补充诗句。
图1的下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的上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印章的字体属于( )
A.甲骨文 B.篆书 C.隶书 D.楷书
【4】仔细观察材料四中的会徽印章部分,你发现印章部分蕴含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且种类丰富。
B.元代以后,文人刻印成风,为后代印章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书画鉴藏有力地促进了印章向艺术性方向发展。
D.现代社会简易印章流行,传统的手工制作印章越来越不受重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都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成双重否定句。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下的每一块土地都被洪水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肯定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你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