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面的词语表示的岁数。
豆蔻年华(______) 弱冠之年(______)
而立之年(______) 古稀之年(______)
花甲之年(______) 期颐之年(______)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空。
要么·····要么····· 只要·······就········
不论······总······ 宁可·······决不·······
(1)我 自己多做些,也 愿意把事情推给他人。
(2) 变成人,并能得到人类的爱情, 可以得到一个不灭的灵魂。
(3) 是白天或夜晚,在那些人的周围 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好像要把他们压碎似的。
(4) 被困难吓倒, 把困难克服。
3、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1)bō li______瓶子里装着一只黑黝黝的大xī shuài______,瓶子外边还趴着一只kǒng bù______的小蝎子。
(2)jiē xīn______公园的空地上有个máng rén______在弹着三弦。
4、比一比,再组词
饱________ 悠________ 班________
泡________ 攸________ 斑________
蟒________ 柿________ 掺________
莽________ 沛________ 渗________
5、根据提示写一写,做一做。
1.“插柳之恩,_______。”
我还会用诗句来赞美我们的老师:______,______。
2.马上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了。临别之际,我想对老师说:____!
3.毕业在即,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总免不了要互留赠言。请读读下面的赠言,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人生如梦,梦永远伴随着你!祝你笑口常开,笑死活该!”
第二条:“生活如一条长河,愿你是一叶执着的小舟;生活如一叶小舟,愿你是一名风雨无阻的水手。”
上面的两条赠言,你欣赏哪一条?请你再给老师和同学写两句赠言吧。
我的观点:_________
送给老师:_________
送给同学:_________
6、快乐阅读,我能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4】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两位诗人的目光都紧盯农村_____这一特定时节,都运用了____手法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形象再现了农忙的景象。
【2】古代诗人在反映农村生活时,感情往往比较压抑。但范成大、翁卷这两首诗却与之不同,读来有别样的滋味,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快乐读书吧。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欧阳修是________代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之一。
【2】这首诗写了哪几种画眉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燕子( )了,有再( )的时候;杨柳( )了,有再( )的时候;桃花( )了,有再( )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在“□”里填入恰当的标点。
【2】“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据此推算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年龄应该是___________(写区间)。
【3】“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A.表达了作者对已逝日子的怀念及对无法挽回流逝时光的无奈
B.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迷茫与困惑
【4】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多的是,像汪洋大海
B.在时间的大海里,属于“我”的时间太少了,表现了作者的哀伤
C.过去的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无声无息,消逝得那么快,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2)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与时间的流逝相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会“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读书吧。
端午日(节选)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葫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________、手脚________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调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________蓬蓬铛铛把锣鼓很________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刷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成,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选自《边城》,有册改)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单纯 伶俐 结实 即刻
【2】选文描写了哪三个场面?请简要概括内容。
①第一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的“莫不”是什么意思?作者用了三个“莫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沙漠英雄——胡杨
到新疆后,我最想见的便是胡杨,只是半年来一直没有机会看到过。
八月下旬从哈那斯回乌鲁木齐途中,路经乌尔禾谷地,我便被一片生机盎然的树林所吸引。导游说这就是胡杨林。
这片树林在谷地中绵延百里,胡杨树稀疏而松散地点缀在沙土地上。它的枝干遒劲(jìng jìn)有力,有的横卧银沙中,有的脱(tuì tuō)落了树皮,裸露出扭曲成螺旋纹状的枯黄树干。有些树冠(guān guàn)大的能遮天避日,树下便会蔓生着一些红柳,在沙漠的热风中摇曳着红色的花穗;有些树冠上零星点缀着几片斑斑驳驳的黄褐色叶片,风中婆娑作响,诉说着生的悲凉和死的伟大。
在我的要求下,司机把车子停靠在路边,我便迫不及待地拿着相机,如箭离弦般地朝林中飞奔。沙地松软而干酥,全是银白色的细小沙粒,没有一丝灰土。脚踏在上面,如踩棉花,行动不能自如。
我废了很大的劲,才接近了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一株胡杨树。树冠上枝条很少,只一扭曲盘旋而张力十足、直径约三十公分的主干。上面挑起对生的两段枝干,一枯一荣(说是一荣,其实也已半枯)相映成趣。整个树干被风沙打磨(mó mò)去了韧皮部,裸露出男人一样骨感强劲的躯体。半枯的枝头零星地挂着几枚树叶,叶片黄绿,被沙漠炙热的阳光烤着,垂下了头,虽奄奄一息,但一息尚存犹苦斗,不向风沙献媚骨。
这就是沙漠英雄——胡杨!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上下三千年都是与沙漠做着无声无息的抗争。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别用“ _”和“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便迫不及待地拿着相机,如箭离弦般地朝林中飞奔。”这句话应读出 的语气,表现了我 的心情。
(2)“它的枝干 ,有的 ,有的 ,裸露出扭曲成螺旋纹状的枯黄树干。”我还可以想象,它的枝干还有的 ,还有的
……
(3)本文作者按游踪,先总写了 ,接着重点写了
,赞美了胡杨的 。
【4】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胡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填空题。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原名( ),是19世纪( )国( )的代表,他一生撰写了10多部长篇小说 与作品集。长篇小说《 》揭露了美国政府机关贪污盗窃和收受贿赂的现象;《 》、《 》、《 》等短篇则把讽刺的矛头对准了美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 》与《汤姆。索亚历险记》被认为是他的姊妹篇,他出生下层关心民众受到敬重,被誉为“ ”。
(2)《汤姆。索亚历险记》记叙了主人公( )和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生活,表现出他( )的性格特征。在探险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主人公( )的形像特征。
(3)在《海盗生活》中,写了三个小海盗( )、( )、( )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地表现了三个少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境。
(4)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钟表写了汤姆和拜基在洞中经历了( )的困境,在探险的过程中,汤姆除了用蜡烛外,还评介了( )。
(5)《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以( )为线索,赞扬了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天真纯朴的心灵,鞭挞了( )的贪婪和凶残。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秦 腔(节选)
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碾子碌碡上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楞”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是和“西凤”白酒、长红辣椒、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是祖母讲着动人迷离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秦腔。他们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似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出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
【1】与文中“活脱脱”一词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______)。
①活泼泼 ②活生生 ③活蹦蹦 ④活鲜鲜
【2】按要求写词语。
大喊大叫(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揪心裂肠(含有身体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线句子,你觉得“他们”不识字却能背诵剧本的原因不包括( )
A.秦腔的剧本语言通俗易懂。 B.秦腔的基本内容贴近生活。
C.秦腔的传承者们记忆力非常好。
【4】找出文中有关陕西人的外貌描写,用“ ”画出来。
【5】读完本文后,你知道陕西人生命中的五大要素了吗?这五大要素你了解哪些?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本梳理
玛琪问:“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在我们家。”托米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在顶楼上。”他又说。
“书里写的什么?”“学校。”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玛琪一向讨厌学校,可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它。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最后她的妈妈发愁地摇了摇头,把教学视察员找了来。
【1】全神贯注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鄙夷不屑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本书是从哪里找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玛琪讨厌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每天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点钟不到,我们就沿着崎岖的山路登上清凉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阳腾空而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把云块向我们推来,越来越近,简直伸手可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式变换练习。
①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肖邦怎么不日夜思念着祖国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字句、“被”字句改写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是不能忘记这十多年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养花很有意思。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花园
以“我发现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45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写出发现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注意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