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语大本营。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惊心动( ) 力( )狂澜
( )不犹豫 再接再( )
夜以( )日 不容争( )
句子:经过他( )地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希望他以后能( )。
【2】请另写两个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我会填
d—(____)—ō→duō (_____)—(____)—ō→tuō n—u—ō→(______)
(____)—u→kuā (_____)—(____)→ɡuó h—(____)→huó
3、将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 自______如 ② 死______其______ ③______会神
④______非福 ⑤______头筹 ⑥______不安
⑦______动听 ⑧日月______ ⑨______之众
(1)在学习《学弈》时,我知道了“弗”有______的意思,所以成语①的意思是:________。
(2)成语②和⑨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请你也写出两个感情色彩不同的成语:褒义词: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_
(3)成语⑦是AABC式的成语,这种形式的成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
(4)成语⑧是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这种特点的成语还有:___、_____
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缭绕——( ) 严峻——( ) 雄浑——( ) 凝聚——( )
敏捷——( ) 奇特——( ) 刚毅——( ) 包围——( )
忍受——( ) 沉着——( ) 激励——( ) 倾注——( )
5、句子积累
1.精兵简政的含义:________
2.五湖四海仿写:________
3.牺牲仿写:________
6、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诗人_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_________,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
【4】这首诗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月”诗句的有很多,请你写出自己课外积累的咏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浣溪沙
游薪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解释下列字词。
浸:______________ 萧萧:______________ 休:______________
【2】本词上阕描绘的是______________的山林景致。
【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是一个_______句,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
【4】苏轼写这首词时,正以戴罪之宫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原本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而我们却从“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5】请你回顾自己学过的和课外积累的诗词,想一想关于感叹时光流逝、催人奋进的诗句有哪些,然后写下来。(至少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诗中生动描绘了山西村的______和______,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2】从诗中的哪两个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
A.腊酒浑 足鸡豚
B.莫笑 农家
C.农家 腊酒浑
D.莫笑 足鸡豚
【3】诗的后两句既生动描绘了山村_________的自然风光,又在写景中寄寓一定的哲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株洲市规划展览馆参观须知
一、正常开馆时间:每周二至周日开馆,上午9:00-12:00(11:30停止入场),下午 1:00-5:00(4:30停止入场)。 二、展览馆长期免费开放。参观者须持有效身份证件领票入馆参观,一人仅限领取一张参观券。 三、十四岁以下儿童、七十岁以上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须由监护人陪同方可领票入场参观。 四、为保证参观者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禁止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进入动感环幕影院和飞跃湘江观看。 五、馆内严禁照相、摄录,入馆不准携带相机等摄影器材。 |
【1】周末,十岁的小云决定独自带着相机去株洲市规划展览馆参观。请根据上述《参观须知》的要求,并结合小云的实际情况给她两条温馨提示。
提示①: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②: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上面的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每天都可以去株洲市规划展览馆参观。( )
(2)患心脏病的爷爷不能进入规划展览馆的动感环幕影院观看。( )
(3)参观规划展览馆需要购买门票。( )
(4)妈妈下午四点半下班,从单位到规划展览馆需要10分钟,她可以下班后去参观。(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找出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2】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动植物,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________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做了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先解释下面加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_______
或: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共有四句话,第一句总说___________,第四句指出________。
【3】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来说明“死的意义有不同”。
【4】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练习
回忆访问叶挺将军(节选)
叶挺将军出狱第四天早晨——一九四六年三月八号,我遵照约定,来到重庆中三路二六三号中共代表团驻地访问他。我在门前停立片刻,便拾级而上。满墙红绿色的“欢迎叶挺将军出狱”的大字标语……
登上台阶,往左一拐,约莫走过十五米的距离,就来至楼前。一位值勤同志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叶将军昨夜四点才睡,请稍等!”片刻后,当我被引向楼下右首一间客厅时,叶将军却已经先我站在客厅的门口。他年龄不足五十,身穿浅灰西服,说话还带有明显的广东腔,和蔼地趋前和我热烈握手。
我敬佩地仔细观察着站在我面前的将军。颀(qí)长的个儿,炯炯的眼色,抖擞的精神,朴实的仪表,谦逊的作风,这是将军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他,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晨,国民党部队向新四军发起进攻时,手持二十响驳壳枪,亲临指挥,和国民党进行了肉搏战,一直持续到天黑。就是他,曾在阵前高呼:“党中央和毛主席信任我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我们坚决战斗下去,就是剩下最后一人一枪,也要和卖国贼打到底……”
正是在这次皖南事变中,叶挺将军被非法逮捕。谈到将军的“囚犯”生活。将军感触颇深地说:“这是和外界隔绝的一段时间。书报、杂志读得极少。”“囚犯嘛!”将军笑声朗朗。谈到这儿,我插问了一句:“叶将军,您不是写过一首《囚歌》吗?”“是唠!”将军紧接着答道,随之他便陷入了沉思。我们知道,在《囚歌》后半首中,将军写下了这样一些火一样的句子:“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将军站起来,往前踱了几步,回答我提出的“有关当局和将军谈过话没有”的问题时说:“我告诉他们,在我还没有获得自由以前,一切条件都不能考虑。”将军的话语,充分表明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他看了看时间,接着说:“今年三月四日,邵力子先生陪我坐一部小汽车到中共代表团。我是自由了,可是皖南事件最后留下来的新四军弟兄们,至今下落不明,我日夜思念他们。我还要为他们进行斗争!”
为珍惜将军的时间,我提最后一个问题:“将军,请问今后打算怎样?”“除了为人民外,还能有什么选择呢?”将军用爽朗的笑声,结束了这次会见。
三十四年过去了,将军的音容笑貌仍旧跃然脑海,追忆这段往事,不禁对叶将军肃然起敬。正是:浩气传千古,英名芳万年!(选文有删改)
【1】(理解词句)读文中画线句,联系上下文,“火一样的句子”的意思是( )
A.文中指叶挺将军写的《囚歌》中的诗句,充满了将军追求自由、献身革命的炽热的情感。
B.文中指叶挺将军写的《囚歌》像地下的烈火,燃烧了作者的心。
C.文中指叶挺将军希望地下的烈火会将自己与黑暗的旧社会一起焚烧。
【2】(诗词积累)读叶挺将军的《囚歌》,体会其品格和志向,想一想下面哪些古诗句也是描写人物品格和志向的(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品读句子)读句子,分析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品质。
(1)片刻后,当我被引向楼下右首一间客厅时,叶将军却已经先我站在客厅的门口。
从将军的______当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的特点。
(2)就是他,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晨,国民党部队向新四军发起进攻时,手持二十响驳壳枪,亲临指挥,和国民党进行了肉搏战,一直持续到天黑。
从将军的______当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的特点。
(3)将军感触颇深地说:“这是和外界隔绝的一段时间。书报、杂志读得极少。”“囚犯嘛!”将军笑声朗朗。
从将军的______和______当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的特点。
【4】(语言运用)读短文,结合下面资料袋里的内容,你想对叶挺将军说些什么?请简要写一写。
资料袋 皖南事变中的叶挺:1941年正当中国人民的抗日卫国战争全面进行时,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9000余人在奉命北移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将士血战七昼夜,最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前去谈判时,被国民党扣押,他在上饶李村牢房的墙上,奋笔写下了“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等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植物的繁殖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设想是由德国胚胎学家于1938年首次提出的,1952年,科学家首先用青蛙开展了克隆实验。
作为新世纪的尖端科学,克隆技术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吸引了众多世人的目光。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在致力于前沿科学的研究,据目前的状况来看,克隆作为新兴的技术在中国不但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且硕果累累。
不久前,在河北农业大学与山东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攻关下,中国的科技人员通过名为“家畜原始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分离与克隆的研究”实验课题,成功克隆出两只小白兔——“鲁星”和“鲁月”。2002年10月16日中午,中国第一头利用玻璃化冷冻技术培育出的体细胞克隆牛在山东省梁山县诞生。这些成果说明克隆技术有可能成为保护和拯救濒危动物的一条新途径。
克隆技术可以用来生产“克隆人”,可以用来“复制”人,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对人类来说,克隆技术是悲是喜,是祸是福?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一分为二的。克隆技术也是这样。如果克隆技术被用于“复制”像希特勒之类的战争狂人,那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呢?即使是用于“复制”普通的人,也会带来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如果把克隆技术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将会使优良牲畜品种的培育与繁殖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若将克隆技术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就极有可能攻克那些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癌症、艾滋病等顽疾。克隆技术犹如原子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剑柄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应该采取联合行动,避免“克隆人”的出现,使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社会。
【1】给带点的字注音。
克隆(________) 濒危(________) 家畜(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诞生——( ) 关注——( )
途径——( ) 危及——( )
【3】填空。
(1)科学家把 叫克隆。
(2)中国曾经克隆出 、 。
(3)克隆技术是一把 , 掌握在人类手中。
【4】克隆技术对于人类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看待克隆技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 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hōng hǒng hòng)笑。
【1】用“ ”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形和读音。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___”读出来的。
【3】“这种草”象征着__________;“玻璃棚中的盆花”指的是__________。
【4】“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成“被”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写句子(4分)
①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拾起地上的碎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蝴蝶飞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吗?(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们的祖国伟大。(改写成感情强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一个小孩说,他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1)冯至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玛琪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来教我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们家。”他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
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改写成陈述句: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这件事情必须你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什么人到了这里,都会被珠峰巍峨壮丽的景色所迷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信息,写一篇作文,给大家具体地介绍麋鹿。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麋鹿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被称为“四不像”。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