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句子,指出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A.这一切是那么美丽,简直是一幅图画!________

B.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简单的豆腐块儿,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 _________

C.老爷爷永远睡去了,而喷泉却依然醒着。________

D.他这个人酒量很小,一看到酒脸就红了。________

2、先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解释句子。

(1) 学而时习之,不亦

 

(2) 吾日三省吾身。

 

(3) 彀弓而兽伏鸟下。

 

(4) 为汝多知乎。

 

 

3、给画线字注音。

_____ _____角米 _____角 板_____ ____

_____断   蜜饯_____)(_____  掺和_____)(_____ 白云_____

____月   __________熟   _____热   下 _____

4、(题文)《夜晚的实验》一文,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 通过夜间实验,了解了 ___________  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认目标的!

5、结合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

(1)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传习录》

(2)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3)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_________________。——(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4)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__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

(6)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材。

(7)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_________。诗句中的“蹊”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

(8)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___________?”句中的“及”是___________的意思。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3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词上片写_____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____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突然发现,表现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  ) 荒(  )

锄(  ) 我衣(  )

2填空。(查阅资料)

陶渊明,字(   )又名( ),(   )(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

3理解性填空。

(1)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

(2)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   ”

(3)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 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

C. 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 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5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 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

C. “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 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8、诗歌赏析: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汽车和路面,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密切。作为公路的“铠(kǎi)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眼前。可是这层“铠甲”,不是黑颜色的沥青路,就是白颜色的水泥路。单调的路面颜色,会使长时间行车的司机感到疲劳。能否把公路也搞得丰富多彩一些呢?能。新研究出来的彩色路面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铺设这种路面像绘画调色一样,把不同的色彩掺(chān)进黑颜色沥青材料里面,便铺出红、蓝、黄、绿等不同颜色的路面来。彩色路面像一本大书,它会告诉司机:红色——前面有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蓝色——附近有小学校,注意小学生穿行马路;黄色——不准开快车,限制车速……。这种路面可以消除司机的疲劳,对安全行车,减少交通事故非常有效。彩色路面还可以结合周围建筑和环境来美化城市。我国天津市铺筑了国内第一条褐红色沥青路面,色调柔和,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如果居民区中心有蓝色的广场,沿着湖边有绿色小路,儿童游戏场铺上橙(chén)黄色地面,那该是多美丽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单调——________消除——________

2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地球确实得天独厚。它是大自然妙手偶得的杰作。幸运地生活在茫茫宇宙中这块微小绿洲上的人类,当他们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拥有光明前途和希望的物种。

1.用字组成词语填空。 .

(   )的人类在茫茫宇宙中这块微小绿洲上(   )地生活。

2.联系上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地球?

3.这是课文最后一段,和第一段有 关系,起 作用。

4.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  

 

 

 

11、课内精彩回放。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   )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   )会养成依赖的心,根(   )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   )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 )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出使你有所感触的句子,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蝴蝶谷

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作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色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这些小精灵是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哩。

1用波浪线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蝴蝶动作的词语。

2照样子,写一写。

金光灿灿(ABCC式)、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词语。

①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________

②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________

4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________过花丛      ________过树林      ________过小溪      ________到山谷

5找出表明蝴蝶谷名字由来的句子。(画上横线)

6你喜欢蝴蝶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丝瓜(节选)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没有想到它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丝瓜藤爬出了篱笆,爬上了矮墙。以后,每天看丝瓜,它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其词。丝瓜的藤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随之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藤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三楼的窗外,却长出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小孩胳膊一般粗了,那一根细藤怎么能承受得了呢?没过几天,两个瓜不知在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藤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小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下来,一起坠到地上。

一天早晨,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矮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人都是无法上去的,绝不会是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觉得这棵丝瓜简直太神奇了!仿佛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丝瓜用什么来思考呢?它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1】下面的句子属于哪种问句?(填字母)

(1)那一根细藤怎么能承受得了呢? (____

(2)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____

【2】缩写下面的句子。

(1)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B.丝瓜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是因为它的藤很细。

C.“我”能理解丝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了台子上。

D.“我”觉得丝瓜神奇是因为它仿佛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

【4】作者心目中丝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______   交口称赞________

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以前学的哪篇爱国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一个爱国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难道英语不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廊外面的地板上有一只麻雀在跳来跳去。(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官说:“我已经在两个星期以前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一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止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树梢。

橙黄色的柿子把树梢压弯了。

树梢被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收到了我们深情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3)烈士的母亲说: “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而光荣牺牲,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两句并为一句话。

动物之间有生存竞争。动物之间有互惠互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小练笔。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阎振三被捕以后的情形,尽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注意想象合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