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括号里将错别字改正过来。

店捕_____ 诗院_____ 慌岛_____ 帐缝_____ 张灯接彩_____

日厉_____ 处竟_____ 原故_____ 映用_____ 不可思意_____

念刀_____ 原晾_____ 慈详_____ 分乱_____ 翻箱到柜_____

粗爆_____ 寄拖_____ 齿抡_____ 教受_____ 司空见贯_____

2、写出与下列句子中画波浪线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1.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_________

2.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_________

3.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缺乏——________   亲热——________

4、填空。

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③运筹帷幄之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

⑤子曰:“见贤思齐焉, ______________

⑥子曰:“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⑦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⑨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 李白在《行路难》中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旅途中,难免关山重重,挺一挺,走过去,前面定然会是一片明媚的大地,这种情形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来概括。而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 老练、熟练。______

2、像割断的一样,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必然联系。______

3、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__________

4、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喜庆的景象。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中庭:__________________   (2)地白:__________________

(3)月明:__________________   (4)秋思: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句中的“冷”字描写了露珠的清冷,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落”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的特点。

5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二则。

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好雨知时节,                                                  剑外忽传收蓟北,

当春乃发生。                                                  初闻涕泪满衣裳。

随风潜入夜,                                                  却看妻子愁何在,

润物细无声。                                                  漫卷诗书喜欲狂。

野径云俱黑,                                                  白日放歌须纵酒,

江船火独明。                                                  青春作伴好还乡。

晓看红湿处,                                                  即从巴峡穿巫峡,

花重锦官城。                                                  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注释:

①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①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

②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②蓟北: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当时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③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从。                  ③青春:指春天。

④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⑤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锦官城(zhòng     chóng )                 (juàn     juǎn )

【2】理解词语意思。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阅读两首诗根据相关内容填表。

诗题

(内容、体裁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不同项目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春夜喜雨

____

____

____

____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____

____

____

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我的故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阴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小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里频频点头,好像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对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朴实无华的无名花啊!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的花圃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卉争奇斗艳,只愿与茫茫的野草作伴。它不要人们的照料,只要在泥土里、雨水中吸取一点点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并不太长的生命。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们:它的花美化环境,它的叶、茎是牲畜的好饲料,当它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大地……

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

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1文章第三、四个自然段末尾都用了省略号。在下列表示意思正确的序号下画”。

(1)表示内容省略。 (2)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 (3)表示话没说完。

2文章第三自然段写无名花是_______的,第四自然段写无名花是_______的。

3本文第二、三自然段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用横线画出描写无名花无私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描写无名花坚强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的短文,我也很有兴趣。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子罐子。         

爱迪生十二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有一节车厢是专给乘客吸烟用的,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个角落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白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睛。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灯丝,他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于找到了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制成了可以供大家使用的电灯。  

后来,爱迪生又有了很多发明,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

1爱迪生和富兰克林一样,都具有 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便(biàn    pián  ______      重(chóng  zhòng______

11、课外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整整一天,我一直(凝视 注视)这海面上的那个东西,不久便发现它一直停在原处不动。于是我(断定 判断)那是一艘大船。我急于想弄清真相,于是就拿起枪向岛南边跑去,跑到我前次被激流冲走的那些岩石前面。到了那里,天已经完全晴朗了。我一眼就看到,有一只大船撞在暗礁上失事了。

我看到这一情景,心里忽然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求伴求友的(热烈 强烈)欲望,有时不禁脱口而出大声地疾呼:“啊!哪怕只有一两个人,或者是只有一个人能从这只船上逃出来也好!那样他就能到我这来,与我作伴,我就有人说话交谈了,那该多好啊!”我多年来过着孤独(寂寞 寂漠)的生活,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渴望与人交往,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

我多么希望那只船上能有一个人逃出来啊!“啊,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这句话我至少重复了上千次。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对文中画“ ”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情景”指的是“我”急于弄清真相的情景。

B.画“   ”的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我”求伴求友的想法。

C.通过画“   ”的句子说明了“我”急于离开荒岛。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佩服鲁滨逊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一支高昂的曲子,它的过门常常是低调的,这在音乐上叫做软起首,一开始就把调门定得老高,后面的旋律就无法进行,再美的歌也唱不出来。要想把一颗钉子钉进木板,先要把它的头削尖。低头,既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把自己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A)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B)一颗钉子,后面越来越小,也同样钉不牢木板。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都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

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联系短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4分)

软起首:

唯唯诺诺:  

(2)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填在前面横线上。(2分)

(3)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中划线词语低头的含义分别是什么?(3分)

 

(4)第四自然段中的(A)、(B)两句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3分)

 

(5)年轻人打了主考官,反而被录用了,为什么?(3分)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发?试联系生活,谈谈你的感受?(3分)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老师领进门”中的“门”在文中是指:________

2“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听了田老师讲了一千多个故事,故事点点滴滴教育“我”成长。

B.听了田老师的无数个故事,每个故事逐步引导“我”走上喜爱文学之路。  

3老师为什么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  

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具体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多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本文段选自课文__,作者是丹麦作家__,我还读过他的作品,例如____

2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3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作者为什么写她带着微笑死去呢?选择正确的解释(   

A. 小女孩把死去认为是跟着她奶奶一起飞到天堂去,说明小女孩死前还这么天真、幼稚,这样渴求幸福。

B. 小女孩无知、迷信,不知道她的幻想会落空,说明她死得悲惨。

C. 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点儿幸福、快乐,她只有把对幸福的追求寄托在死去的奶奶和根本不存在的天堂,她死得这样悲惨,这样令人同情。

4读了这则语段,你有什么体会,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为字句

①那位先生很快把邮票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把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习。

1.在句子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凝聚倾注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十五的夜晚,月光皎洁,繁星闪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雷锋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马是跪着的。

________

②天空出现一匹马。

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忘不了你的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不少人曾给你帮助、关心、照顾、鼓励……选择其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这一件事给你印象最深,感情最强烈。请将此事写具体。

要求:

(1)请先补充题目。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写出真情实感。

(3)字数在280字左右。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