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读必背回放
1.游赏古诗百花园。“青箬笠,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在《渔歌子》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渔翁形象;“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冕德才兼备,在《墨梅》中借梅花展志气;《夏日绝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生死观,展现了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的本色。
2.《今天我是升旗手》这部小说中肖晓为了当上升旗手做了哪些事呢,请列出其中四件。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女的红发卡》是一部少女心理小说,描写了刘莎、濛对青春期抑郁症患者叶叶的帮助,最终三人心灵都得以成长的故事。请你对刘莎或濛进行简单介绍,写清她与叶叶的关系,及给予叶叶怎样的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
踏( ) 鬓( )
沓( ) 宾( )
窥( ) 疵( )
规( ) 病( )
3、“读万卷书,________”,旅游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当我泛舟西湖,欣赏着美如画卷的景色时,情不自禁地想起“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当我面对大海,看潮起潮落,《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令我警醒;当我置身庐山云雾中时,更加深了对《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这一朴素道理的认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金翅雀》中孩子的吻让我们感受到了 ___;父母的吻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决不仅仅是一座漂亮的房子。作家米·托尔加在这篇文章中要表达的另外一种情感是 。
2. 《秋天的怀念》的作者____通过回忆的方式,将零零碎碎的细节串联起来,表达了________这个主题。
3.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句话中“这样高的代价”指_______________,作者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
5、把词语补充完整。
精兵简( ) 五( )四海 死得( )所
6、阅读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凌寒: 遥知:
为: 暗香:
【2】在原句上划分诗歌的节奏。
【3】诗人借梅花___________的品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画“___________”的句子的意思:________
7、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词人______,号______。
【2】这首词写的是______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______之情。
【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迈克在求学方面一直遭遇失败与打击。高中未毕业时,校长对他的母亲说:“迈克或许并不适合读书,他的理解能力差得让人无法接受。他甚至弄不懂两位数以上的计算。”
母亲很伤心,她把迈克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他培养成才。可是迈克对读书不感兴趣,为了(安慰 安抚)母亲,他也试着努力学习,但是不行,他无论如何也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
一天,当迈克路过一家正在装修的超市时,他发现有一个人正在超市门前雕刻一件艺术品,迈克产生了兴趣,他凑上前去,好奇而又用心地(观察 观赏)起来。
不久,母亲发现迈克只要看到什么材料,包括木头、石头等,必定会认真而仔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和塑造它,直到它的形状让他满意为止。母亲很着急,她不希望他因玩弄这些东西而耽误学习。迈克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吩咐继续读书,但同时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爱好。
迈克最终还是让母亲彻底失望了,没有一所大学肯录取他,哪怕是本地并不出名的学院。母亲对迈克说:“你走自己的路吧,没有人会再对你负责,因为你已经长大了!”
迈克知道了在母亲眼中他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很难过,决定远走他乡,寻找自己的事业。
许多年后,市政府为了纪念一位名人,决定在市政府门前的广场上置放名人的雕像。众多的雕塑大师纷纷献上自己的作品,以期望自己的大名能与名人联系在一起,这将是难得的(荣耀 光荣)和成功。
最终一位远道而来的雕塑师获得了市政府及专家的认可。在开幕式上,这位雕塑大师说:“我想把这座雕塑送给我的母亲,因为我读书时没有获得她期望中的成功,我的失败令她伤心失望。现在我要告诉她,大学里没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有一个我的位置,而且是成功的位置。我想对母亲说的是,希望今天的我至少不会让她再次失望。”
这个人就是迈克。在人群中,迈克的母亲喜极而泣。她知道迈克并不笨,当年只是她没有把他放对位置而已。
(有删改)
【1】给短文拟个题目:《_________》。
【2】用“√”选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迈克在学校里的位置是:_________。
(2)妈妈希望迈克的位置是:_________。
(3)最后迈克找到的自己的位置是:_________。
【4】从哪里可以看出迈克从小就对雕刻感兴趣?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5】读了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嗒嗒嗒……嗒嗒嗒……”无名高地敌军暗堡里的机枪不停地舔着猩红的火舌,就像个张着血口的魔鬼。一个将要登上高地的身影踉跄了一下,旋转着扑倒了。
看得真切的尖刀排排长朱铁痛苦地垂下头,眼光又落在手腕上。再过20分钟,部队就要发起总攻,可这颗钉子硬是拔不掉,刚才上去的战友又牺牲了。他扭头望望从各连队抽来的优秀骨干组成的尖刀排——眼下只剩自己和班长孟梁、苏亮三人了。
他红着眼,抓起一捆手榴弹。“排长,你腿上有伤……我上!”苏亮死死地拽住朱铁,“只求你告诉一下俺爹妈……”爹妈?孟梁心里悸动一下,聊天的时候,他得知苏亮家里就他一个宝贝“疙瘩”,爹妈疼得不得了……
孟梁心里涌起一股热浪,不,不能让苏亮上,可是……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但瞬间便又打消了。他夺过手榴弹:“排长,还是我上,我的动作不比苏亮差……再说苏亮是独生子。”
“孟梁也是……”
朱铁沉重地点了点头。
孟梁抓住还想争执的苏亮,依恋地望着远处青山叠起的峰峦,深情地说:“苏亮,好好儿战斗,好好儿活着!”说完,转身,消失在依稀的曙光中。
不一会儿,一声震耳的巨响震破了黎明的天空。
【1】选文开头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句中的“舔、猩红、魔鬼”三个词语可以感受到敌军火力的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中“什么”指的是( )
A.苏亮动作干净利落,如果我上去炸不掉敌人的暗堡怎么办?
B.自己也是家里的独子,如果在战斗中牺牲,爹妈怎么办?
【4】“瞬间便又打消了”表现了( )
A.孟梁的动作不比苏亮差。
B.孟梁在战场上的英勇和舍我精神以及真挚深厚的战友情。
【5】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有三个:______、孟梁、______,其中勇敢地炸掉敌人的碉堡的是______。文章的标题是“别”,“别”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____ 黑暗——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描写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________
蜡烛________
【3】将句子写完整。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用文中具体的事例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七颗钻石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头水罐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给_______喝 给_______喝 给_______喝
【2】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还是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罐不断地变化,越变越好,你认为是什么让它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文段选自课文《七颗钻石》,作者用它做题目的目的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一天上午在操场劳动,有人跑过来告诉我:“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双圈。”我很兴奋,即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过去,独自站在报栏前,欣赏我的打满双圈的作文。我带着心跳,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是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1】用“ ”画出描写“我”获奖后的心情的句子。
【2】“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过去,独自站在报栏前,欣赏我的打满双圈的作文。”一句表现了我_____的 心 理 。
A. 胆怯害怕 B. 自豪又羞涩 C. 高兴又骄傲
14、阅读理解。
记错的生日
①下班前,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让我回她那里吃晚饭。进屋的一刹那,发现饭桌上已经摆好我爱吃的红烧鸡翅油焖大虾和松鼠桂鱼。望着颇为丰盛的几道大餐,贪吃的我惊讶地问母亲:“妈,今天是啥日子?咋做了这么多好菜?而且样样都是我最爱吃的!
②母亲看了看我,笑着对我说道:“今天是你的生日啊!看你整天忙得像陀螺,定是把它忘在脑后了!”“我的生日?上个月不是刚过完吗?咱们全家还去了附近的火锅店呢!”我接过话茬,嘴里早已迫不及待地塞进一只虾仁。母亲凑到日历前翻了翻,之后不好意思地自责起来:“瞧我这烂记性!又把日期记错了,真是老啦,不中用喽!”
③我的眼眶瞬间湿润起来。为了掩饰尴尬,我只得埋头猛吃,心里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刺痛感。
④不到半年时间,在母亲身上已发生过多起类似的事情了。她不是忘记我的工作日,便是记不起我的休息日,总是不分忙闲地把我叫到家里来,或是蹭饭,或是闲聚。尤其是近俩月,母亲的健忘症变得愈发严重起来,她根本记不住随时发生的某些事情:新买的白糖和甜面酱明明放在了冰箱的抽屉里,却翻箱倒柜怎么也找不到;热衷的电视剧明明看了多遍,到头来却连主人公的名字也叫不出。最令人担忧的是,她出门常常走过两个以上的街口便时常找不到回家的路,有几次居然是站在小区的楼下给我打电话,说是打不开自家的电子门……
⑤从前的母亲并不是这个样子,她一直是全家的“活电脑”。家里各种物品的存放之处,她闭着眼睛也能找得到;自家财物簿上的每笔收入和支出,她样样都能不差毫厘地说出;对于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日及特殊纪念日等,她也能如数家珍般地叫得准;至于平日乡邻间的人情来往和红白喜事等,她均能得心应手地从容应对。
⑥时光真是一个不讨喜的贼,于悄无声息中偷走了母亲的青春,也带走了她的好记性。这期间最令我动容的是,无论岁月多么无情,滞留在光阴深处的母亲依然能时刻记得住我,及与我有关的细碎故事,许多时候虽然只记个片段,却也是一种爱的惯性,无休无止,悠远绵长。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箱倒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④、⑤段分别着重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项选择)下列选项对原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文章以“记错的生日”为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③段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C.第④段开头写母亲总是记错事情,要我回家,表现了作者的不满与懊恼。
D.第⑥段写“时光真是一个不讨喜的贼”,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母亲的忘性大。
【5】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概括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这一声吼叫,把大家的胆都吓破了。(注意划线处的写法,仿照句子,写一写你获奖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马是跪着的。
________
②天空出现一匹马。
________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命在于运动,为了拥有健康的体魄,请你以先锋小学六年(1)班李强的名义给本班同学写一份关于加强体育锻炼的简短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