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3)( )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 )应该坚持到底。
(4)王鹏( )接受了大家的批评,( )改正了错误。
2、比一比,再组词。
竣( ) 浸( ) 劫( ) 挠( ) 测( )
峻( ) 侵( ) 却( )扰( ) 侧( )
3、给下面生字注音并组词
蜻______(________) 蜓_________(________)
蝴_________(________) 耘_________(_________)
蛱_________(________) 蝶_________(_________)
4、“这圆脑袋胖身子的大家伙,有什么秘密呢?原来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而‘流线型’行进时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这是________句,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
5、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最近读的书。(最少写三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节日)的景色。后两句描写的是寒食节的一个特殊情景——万民禁火,然而皇帝却恩赐蜡烛给王侯贵族.到了夜晚王侯贵族之家灯火通明,典型的“只准州官放火,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歌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
,惟有蜻蜓蛱蝶飞。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杂兴”的意思是__________,“兴”在这里读________,我能用读这个音的“兴”字写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
【3】《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4】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理解词语
日长:________________篱落:________________
蛱蝶:________________惟有: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与理解。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2】请针对上面课文选段,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分别就是蝙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从自然界得到启示的例子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则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嘲笑________________周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话写的。
【3】这句话在全段中的作用是( )
A. 总起 B. 总结 C. 过渡
【4】詹天佑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詹天佑始终坚持亲自测量计算,还常常请教当地农民,从这里可以看出詹天佑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段文字最后两句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11、阅读短文《多说一两句话》,回答问题
①从医学院一毕业,他就进了父亲的诊所,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乡村医生。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开大处方。他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上。
②他进诊所,是被看做来接父亲的班的。父亲年龄渐大,一天看几十个病号,已经吃不消了。他们的诊所,只看一些普通的病症,诸如慼冒、腹泻、炎症之类。如果病情复杂,他们会立即建议病人去大医院诊治,以免(延误 延迟)。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因为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说,他的医术已经一点也不比父亲差了。然而,奇怪的是,来看病的人,大多仍然会选择让父亲看。
③父亲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查看了儿子的门诊记录,没开过大处方,药方也是正确的;儿予看病时的态度,问诊周到,热情友善,也没毛病啊。不过,在连续留意了几天后,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
④这天,他坐在父亲身边,观摩父亲诊治。对待每一个病人,父亲都详细问诊、把脉、察看舌苔、摸腹,然后,給病人开处方。他特别留意了父亲所用的药,与他的(判决 判断)几乎一致。一切似乎都与自己的诊治没有什么差别。
⑤父亲也不着急,只顾自己和平时一样,一个接一个看病。一个姑娘,陪着一位老人来看病,肠胃不舒服。老父亲仔细问诊检查后,开好药,对老人说:“老哥,我刚刚检查了你的咽喉,你还有慢性咽炎呢。”老人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你也给开点药吧。”老父亲摇摇头说“慢性咽炎重在保养,你一定抽烟吧?听我一句话,把烟戒了。烟不戒,吃什么药你的咽炎都好不了。”默默站在一边的姑娘忽然激动地插嘴说:“爷爷,你听见了吧,医生都让你戒烟,你就是不信。”老人看看姑娘,又看看医生,憨憨地说:“是得戒了。”姑娘搀扶着老人站起来笑着对老父亲说:医生,谢谢你,你的话他听。”
⑥ 。自己每次看病,都是开完了处方,就急着看下一个病人,根本没时间再和病人交流,而老父亲似乎总会比自己多说那么一两句话。
⑦下一个病人牙痛,老父亲检查后,确定是牙周炎。老父亲开好药,问病人是不是喜欢吃咸东西。病人直点头,说最喜欢吃腊肉和咸菜。每年冬天,家里都会腌很多咸菜,一直要吃到夏天呢。语气里造着满足和自豪。老父亲摇着头说:“成东西开胃,但吃多了,有损健康,还是少吃点吧。”病人捂着肥帮子,点点头说:“听你的。
⑧几天的陪诊结束了,儿子回到了自己的诊室。一位年轻的妈妈领着孩子走了进来, 孩子肚子疼。化验单显示,孩子肚子内有蛔虫。他很快就开好了药方,递给孩子妈妈。然后,他拉过小孩的手,看了看他的指甲,笑着对小孩说:“你看看,你的小手指甲太长了,里面藏着好多小虫呢,小虫一不留神就跑选了你的肚子里。记得要多洗手,常让妈妈剪指甲哦。”男孩腼腆地低下了头。妈妈弯腰对孩子说:“听到了吧,医生叔叔的话,是不是跟妈妈讲的一样?”男孩看看他,又看看妈妈,点了点头。
⑨他微笑着目送年轻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离开, 。他终于明白,多说这一两句话,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温暖的关心,更为这寒冷的冬季,带来了一抹动人心弦的温情与爱。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2】选择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上。(只填序号)
A. 这一幕让他心里暖暖的
B. 这让他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C. 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不已
D. 看着这一幕,他猛地一震
【3】短文第②段中“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一句中“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③段中“不过,在连续留意了几天后,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结合下文,老父亲发现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⑦段画线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___和_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对病人的_____________
【6】下列选项中对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中“谆谆告诫”一词表达了老父亲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不仅有医术更要有医德的医生。
B. 文中分别写了老父亲给老人、牙痛病人、小男孩看病,他用自己在诊疗过程中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了儿子,不露痕迹地解决了问题。
C. 文中的儿子最终明白了,多说一两句话带给病人的不仅是温暖的关心,还有动人心弦的温情与爱。
12、课外阅读。
美国海关有一批被没收的自行车决定拍卖。拍卖会上,每次叫价的时候,总有一个10岁出头的男孩喊价,而且总是以“5块钱”开始出价,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自行车被别人用30元、40元买去。拍卖员问那个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来买,男孩说,他只有5块钱。
拍卖会继续进行,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自行车相同的价钱,然后又被别人用较高的价钱买了去。后来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个总是首先出价的男孩。
眼看拍卖会就要结束了,只剩一辆最棒的自行车,车身光亮如新,有多种排档,有10段杆式变速器、双向手刹车、速度显示器和一套夜间电动发光装置。
拍卖员问:“谁出价?”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经绝望的小男孩说:“5块钱。”
拍卖员停止唱价,停下来站在那里。所有在场的人都看着这个小男孩,没有人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价,直到拍卖员唱价3次后,他大声地说:“这辆自行车卖给这位穿短裤、白球鞋的小伙子!”此语一出,全场鼓掌。
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的5元钱,买了那辆漂亮的自行车,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去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个世界增添多少美好和欢乐。
【1】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聚集——( ) 绝望——( )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最后那辆自行车是最棒的?用“ ”画出来。
【4】你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就是文中的那个小男孩,拍卖会后,你会对在场的人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戏曲的魅力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亲看戏曲时,我总认为它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后,我真是为之震揭,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我真是并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很多青少年们的视线,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上,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地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犹如一个个新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历史的经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永远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1】补充词语。
________ 流长 ________心________目
催人________ 振奋________
多________多________ 出________入________
【2】简单说说戏曲的魅力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的戏曲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列举三个地方的剧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4、竹 石(5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字义。(2分)
任( ) 尔( )
(2)“咬定”这是 手法。(1分)
(3)这首诗着力表现竹子 的品质。(1分)
(4)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 的风骨。
15、改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肯定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6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仿写句子)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搞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为陈述句:
他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缩句)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缩句)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仅有的亲人。(修改病句)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鱼汤更优美的了。(修改病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黄山的松树挺秀坚劲。(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瀑布挂在岩壁上。(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就全部向空中生长。(用带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贝常年生活在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在我们一天天的盼望当中,新年终于来临了,人们穿上新衣服,个个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笑容,大街上热热闹闹的,卖鞭炮的、卖年画的摊前顾客络绎不绝,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情形。
相信你一定对春节有着特别的感触,那么请你选择关于春节的一件事或者某种景物,用你细腻的文笔写出它的独特和美好。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300字。(作文纸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