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阔视野。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在线。
1. 《北京的春节》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 的习俗,文章按 顺序,写了老北京的春节从 开始到 结束,习俗有 、 、 、 、逛庙会等。
2. 《凡卡》一文是按照“ —— —— ”为线索写的。
3. 《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中的“千年之梦”指的是 。
4.著名科学家 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 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5.波义耳通过 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 。
3、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更有早行人。
3.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
4.近水知鱼性,____________。
4、名著回顾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是西方文学中冒险小说类型的经典作品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请结合第5课《鲁滨孙漂流记(节选)》中的梗概,回忆这部小说写了鲁滨孙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四字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_________→驯养培育→________→回到英国
5、读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pái huái mǎ yǐ yáng guāng míng mèi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niàn dāo dān gē zhàn kāi quán shén guàn zhù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天下谁人不识君?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
【2】从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______诗,诗人要远行的朋友是____。
【3】诗人与友人分别当天的天气非常__________(A.晴朗 B.阴沉),这一点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看出。
【4】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哀愁,用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激励朋友增强自信心,努力进取。
【5】有关送别的古诗名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再按要求答题。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扣柴扉久不开: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B.这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格的记游诗。
C.这首诗写诗人兴致很高地去拜访园的主人。却吃了个闭门羹,所以情绪低落。
【3】说一说:“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给了你什么样的哲理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A. 《赋得古原草离别》
B. 《登鹳雀楼》
C. 《静夜思》
【2】“能不忆江南?”是( )。
A. 设问句
B. 反问句
C. 陈述句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 日出江花红胜火
B. 风景旧曾谙
C. 江南好
【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从文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净瓶里灌水,净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个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睡觉,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老鼠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睛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被烧成了几块破布,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盛水解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争执:
争先恐后:
2.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是 ,说明了 。
结果是 。
3.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是 ,
说明了他们当时 。
4.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10、课内阅读。
这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南海政务院。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盖台灯,如此而已。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批阅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1】这个片段选自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如此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说明室内________,另一方面说明总理__________。
【4】“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单写一写你读了这个片段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枝红杏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脚。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棵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权。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它到了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杖。
掐尖儿、砍根、锯杈都没有熄灭杏树心上的火焰。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大墙的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伤痕斑斑、弯弯曲曲的身躯,不由得惊叫:“你靠什么力量活下来了,又开出这样美丽的鲜花?”
杏树回顾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深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1】这篇文章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它的题材属于______。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杏树伤痕斑斑、弯弯曲曲的身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杏树能活下来并开出美丽的鲜花依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说明性文章《猎捕高手——蜻蜓》,完成小题。
①提到蜻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不是烈日下翩翩起舞的优美身姿?看!在前方不远处,有一只蜻蜓正忽闪着四片晶莹剔透的翅膀,自如地在水面上飞行,就像一位优雅的空中舞者。如果仔细观察蜻蜓的翅膀,你会发现每一片前端都有一小块与众不同的区域,它们被称为翅痣。痣较重,可以在蜻蜓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如果缺少翅痣,空气阻力就会使蜻蜓的翅膀向后弯曲,蜻蜓就会失去平衡。蜻蜓能够成为猎捕高手,这些翅痣可是功不可没的呢!
②“嗡嗡——”有一只苍蝇飞入了蜻蜓的视线范围内,此时此刻,苍蝇还毫无察觉。突然,优雅的舞者化身“绝命飞行员”,只见它以每秒44次的速度扇动翅膀垂直起飞,以每秒20米的速度快速冲向猎物。与此同时,苍蝇发现敌情,然而自带雷达的“飞行员”早已锁定了它。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苍蝇打算改变航向的时候,“飞行员”伸出魔爪将其擒获。一场狩猎圆满成功,“飞行员”降落在一根草茎上,开始享用美食。它们经常在飞行过程中用餐,不过偶尔也会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停下来细品尝。
③你是不是注意到了蜻蜓漂亮的大眼睛了?蜻蜓可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它一共有3只单眼和2只复眼,而每只复眼都有2万到3万只“小眼”组成。借助复眼,蜻蜓可以上、下、左、右无死角巡视。任何猎物只要进入它的视线范围内,就会被它锁定。不仅如此,蜻蜓的复眼还是天生的测速仪,眼前有物体移动时,每只小眼都会捕捉一幅画传给大脑,经过信息处理。蜻蜓能准确判断出猎物的运动速度,并预测它的运动轨迹。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蜻蜓能准确把握猎物的动向,是蜻蜓成为捕猎高手的又一重要因素。
④小小的蜻蜓有高超的猎捕水平,几乎是天生的害虫“收割机”,它们专门吃蚊子、苍蝇以及其他的小昆虫,并且食量惊人。一只蜻蜓平均每天能捕食1000多只小昆虫,捕猎的成功率超过95%,是大白鲨的两倍,是“草原之王”狮子的四倍,真让人惊叹!就这方面而言,科学家称它们是地球上最致命的猎手,是自然界里最成功的捕食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说时迟,那时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__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能够成为猎捕高手的重要因素是( )
①蜻蜓能准确把握猎物的动向。 ②蜻蜓能够快速、平稳地飞行。
③蜻蜓每天捕食一千多只昆虫。 ④蜻蜓能够在飞行过程中用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以下关于蜻蜓复眼的描述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信息处理 ②捕捉画面 ③物体移动 ④预测轨迹 ⑤判断速度
A.③②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②⑤④
【4】第④自然段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自然物画“ ”句子中的“几乎”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作者为蜻蜓取了不少有趣的别称:“优雅的空中舞者”“绝命飞行员”“天生的害虫‘收割机’”……选择其中一个,说说这样写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像一个个小镜头。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它们使我受到教育。然而,我最喜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紧接着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小心翼翼地取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
不一会儿,图书馆里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小。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不时地扶扶那滑落在鼻梁上的眼镜;一位留披肩发的姑娘,顾不得去整理那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头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悄悄地离开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却怎么也忘不了。它好像在告诉我什么,到底是什么……
【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热爱)生活 (_____)平静 (_____)头发
(2)头发(花白) 脸蛋(_____) 生活(_____)
【2】这篇文章中捕抓了哪些人物看书的镜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镜头中的人物表现,告诉了作者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读书吗?这学期你读了哪些书?请任选一本介绍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丽在自己家的书房里挂了一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言,你想在自己家的书房里挂一幅有关读书的什么名言呢?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半截蜡烛”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线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与它紧密相连。想一想: 伯诺德夫人一家分别是怎样保护藏在半截蜡烛 中的情报的?请你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情节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该写句子。
(1)这里真安静啊!(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琴声传出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列文虎克磨薄放大镜的四周。(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茉莉花的花蕾托着淡紫色的花苞。(缩句:保留6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我们的帮助,你不能完成这一项任务。(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句式变换。
(1)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变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按要求作文。
题目:《我来给你介绍一种特产》
要求:一定要写清楚这种特产的特点,要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对这种特产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