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名句填空,并品析句子。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4)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借_____________________写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画横线的字词。
1.花重锦官城 __________________
2.应怜屐齿印苍苔 __________________
3.因风飞过蔷薇 __________________
4.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
6.最是一年春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练习.(10分)
(1)根据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内容,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虽然 ,但是她不敢回家。
虽然小女孩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但是 。
(2)按要求改写句子。
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
(缩句)
教堂里的唱诗台不准人随便上去唱诗。
(改为反问句)
(3)补充下列名句,并写出其出处。(本小题4分)
守信是 ,不应该 。出处: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 , 。出处:
(4)根据“理想”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对美好未来的设想):
②(符合希望的,令人满意的):
4、精彩课文回顾。
1、在这个学期里,我认识了__________的郑成功,__________ 的蔺相如,__________的廉颇,__________的哈尔威船长, __________的霍金……其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
2、长篇小说《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__________,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他的一生__________而又__________,像一朵__________中的仙人掌花。
3、《给家乡孩子的信》的作者是__________,我知道他的作品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等。
4、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临终前的遗憾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他强调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
5、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选择成语填空。
语( )心( ) ( )( )暴雨 ( )山( )水
崇( )( )岭 ( )( )更新 安( )无( )
精( )( )政 ( )钧( )发 ( )无( )事
1. 于是我装作一个( )遇事不慌的人那样,把手插在裤袋里然后来回地悠荡。
2. 老师( )地说:“不求甚解读书的人,犹如在沙滩上建高楼一样,不堪一击。”
3. 进藏的车队首尾相接,穿越( ),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人。
【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
(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
(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
(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
(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在线。(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词语解释。
朝雨:___________ 浥:_______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__
【2】诗歌的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点明离别的时间是_________,离别的地点是_______,作者短短两句就把平常景物点染的风景如画了。
【3】写出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充分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完成题目。
在美好的节日里, (yōu)雅的少女和小伙和着音乐的节拍,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尽情欢乐,形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
【1】结合义项和语境判断,句子中的“yōu”最可能是( )
A.优,美好的,指人的举止端庄。
B.忧,发愁的,指对外界事物担心的一种程度。
C.悠,闲适的,指心理状态。
D.幽,僻静的,指居所环境等。
【2】句子中加点的字“和”的正确读音是( )
A.hé B.hè C.huó D.huò
【3】给画线部分换一个词语,最恰当的是( )
A.欢歌笑语 B.能歌善舞 C.载歌载舞 D.手舞足蹈
10、课外阅读。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生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个小时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个小时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个小时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个小时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全文思路精美,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现全文思路:提出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希望与祝愿。
【2】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对语段的理解,给这篇发言稿加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C,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C,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农业生产息息相关。A
气温变化1°C,对农业生产有着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平均下降1°C,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 56亿美元。
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C,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C.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 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B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C至4°C。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来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早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C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因。
【1】“气温升高1°C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这段文字应安排在A、B、C中的_____处。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请从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两方面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中加点的“热陷阱”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你认为自己能为之作出哪些贡献? (写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12分)
考核
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园长,由于待遇极为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云集,其中甚至包括专攻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业和收入稳定的女大学生,但经过考核,最终被录取的并不是她们,而是一位相貌平平、扎着小辫子的文静姑娘——雯雯。
最后一次考核安排在幼儿园的二楼。楼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鸟儿在枝头欢唱。楼梯拐角处,却有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流着鼻涕,泪汪汪的站在那儿等着什么。众多应聘者,大多面容姣好,打扮入时,举止得体。他们都从小男孩的面前走过,满怀信心地去参加面试;只有雯雯一个人停了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给男孩擦干净了鼻涕,还亲切的说了一句:“小弟弟,是不是找不着妈妈了?别着急,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我带你去找妈妈。”
面试之后。众多的应聘者匆匆下楼,对拐角处的小男孩视若无睹,惟有雯雯吧脏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像机全都录了下来!
天哪,考生们大吃一惊,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小男孩儿,原来是幼儿园专门设计的“机关”!
在一楼的大厅里,聚满了等待宣布结果的应聘者。当考核小组宣布被录用者是雯雯时,大家目瞪口呆,一双双惊愕的目光一起投向了着装朴素、相貌平平的雯雯。雯雯也暗想:“我的文化成绩并不十分出色呀,为什么……”随后,考核小组播放了录像,众多的报考者,羞愧地低下了头----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横线的词语。(2分)
视若无睹:
目瞪口呆:
(2)根据文章概括人物对待小男孩的不同态度。(2分)
众多应聘者对小男孩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雯雯对小男孩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说说小男孩在楼梯拐角处“等着什么”。(1分)
(4)文中的“考核”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13、按课文《景阳冈》内容填空。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老虎咬人有哪三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并说说从中感受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抄写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________ 。这句话________ 比作________ 。
14、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从“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最后一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意思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
【3】在法庭上,父亲的神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这时他心里也许在想:__________。
15、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喜获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摘得桂冠;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拔得头筹;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第一。
用“ ”画出上面句子中意思相同的词语。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是
16、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反问句。
(1)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爸爸:“小红,告诉妈妈,今天爸爸不回家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讨厌了。我倘若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最心爱的收藏是什么?你能介绍一下它的颜色、形状、来历吗?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