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万象更(_____) 截然不(_____) 张灯结(_____) 无独有(_____)
见微知(_____) 锲而不(_____) 不可思(_____) 一心一(_____)
万不得(_____) 聚精会(_____) 津津有(_____) 垂头丧(_____)
头晕目(_____) 滔滔不(_____) 泪(_____)雨下 喜出(_____)外
1.上面的词语中是AABC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2.上面的词语中含有近义词的是:__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词语中含有反义词的是: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4.上面的词语中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的是: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有________、_________。
5.上面的词语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的是: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有_________、_________。
6.上面的词语中含有比喻修辞修辞手法的是: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写出带“龙”的成语。
(1)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______
(2)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深藏不露的人才。______
(3)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______
(4)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______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1.眼泪(______) 志存(______) (______)代价 (______)荡漾
2.乱作(______) 娓娓(______) (______)神疲 (______)有偶
3.平平(______) 慷慨(______) (______)观色 (______)隔绝
4.绝口(______) 观风(______) (______)弥漫 (______)残喘
5.泰山(______) 饥寒(______) (______)美景 (______)怒发
4、照样子写词语
1.黄灿灿 香喷喷
2.铺天盖地 遮天盖地
3.寂静而单调 豪气而乐观
4.载歌载舞 有声有色
5、辨字组词。
寞(________) 漠(________) 聊(________) 柳(________)
侯(________) 候(________) 骆(________) 络(________)
脏(________) 桩(________)
6、阅读理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 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C. 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D. 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8、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①立根 。②
还坚劲,③任尔东南西北风。④
注:①咬定:比喻竹子牢牢地立在山石之中。②立根:扎根。破岩:岩石缝隙。③坚劲:坚韧刚劲。④尔:你。
【1】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代的____。这首诗是一首___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_______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
9、课内精彩回顾。(共10.5分)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的意思是:
。 (1分)
(2)面对浪费时间的小朋友,你会用
(填名言)来告诫他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1分)
(3)《老人与海》一课的作者是 (国家) (人名)。(1分)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选自 (朝代)
(诗人)的 《 》(诗题),它的意思是: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3.5分)
(5)黑龙江省抚远县乌苏镇哨所被称为我们伟大祖国的“ ”(1分)
(6)《将相和》一文中,“将”是 ,“相”是 ,“和”的意思是: 。课文一共写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
→ → 。(3分)
10、课内语段阅读。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地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像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做什么,( )很值得观赏。
(1)给短文的最后一句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用“_______”画出表明“双龙洞”名字的来历的句子。
(3)由以上片段可见内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朦胧的雾
我喜欢温暖的春风轻抚脸庞的温柔,也喜欢柔绵的冬雪降临手心的凉快,更喜欢让我眼前一亮的晚霞。但是,最吸引我的还是那朦胧的雾。
小时候,我还住在老家。大清早,房子外还都是一片又一片的雾。一出门,路都感觉消失了,我仿佛来到了仙境。人们都不是很喜欢雾,但我却兴致勃勃地在清晨赏着那十分奇妙的雾。早上五六点钟,正是雾最浓的时刻。一开门,迎面就扑来一阵雾,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雾,它是千姿百态的。
雾有时像一阵波浪,轻抚着花花草草;雾有时像一头老虎,大雾一来吹得你措手不及;雾有时也像一名舞者,让人眼花缭乱;雾像鸟,像鱼,像蝴蝶……雾啊,你是千姿百态的,十分有趣!
在冬天的雾里看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不知哪里冒出来的雾会像纱布一样蒙住你的眼睛,让你幻想着自己就是一阵风,与雾为伴观赏着雾的世界。附近的小河都被覆盖了,河水 随着雾如同飞机一般的速度猛地扎进湖里。最后,这阵雾越飞越远,最终消失在了蓝天的边际。
渐渐地,雾淡了下来,阳光从雾里探出了头,这下子,周围的景又变了。阳光穿过雾照在身上,就像活在仙境里一样,久久地不能让人回过神来。最后,阳光完全融化了雾,雾就像谜一样地消失在了田野之外。
雾,有一种朦胧的美,它吸引着我,让我沉醉其中。
【1】请在文中划横线的部分增加文字,使句子改写为拟人句,并说说改写为拟人句有什么作用。
12、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小船装备完毕,我就把使用帆和舵的方法教给星期五。他当然是个划船的好手,可是对使用帆和舵却一窍不通。他见我用手掌舵,驾着小舟在海上往来自如,又见那船帆随着船行方向的变化,一会儿这边灌满了风,一会儿那边灌满了风,不禁大为惊讶——简直惊讶得有点发呆了。可是,不久我就教会了他使用舵和帆,很快他就能熟练驾驶,成了一个出色的水手。只是罗盘这个东西,我却始终无法使他理解它的作用,好在这一带很少有云雾天气,白天总能看到海岸,晚上总能看到星星,所以也不大用得着罗盘。当然雨季情况就不同了,可是雨季一般谁都不出门,不要说出海航行了,就是在岛上走走也很少。
我流落到这个荒岛上,现在已经是第二十七个年头了,虽然最后三年似乎可以不算在里面。因为自从我有了星期五作伴,生活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我像过去一样,怀着感激的心情,度过了我上岛的纪念日。假如我过去有充分的理由感谢上帝的话,那现在就更如此了。因为现在我有更多的事实表明上帝对我的关怀,并且在我面前已呈现了极大的希望,我可以很快脱离大难,成功的可能性也极大。我心里已明确地感觉到,我脱离大难的日子为期不远,知道自己在这儿不会再呆上一年了。尽管如此,我仍像过去一样,照样耕作、挖土、种植、打围篱。另外就是采集和晒制葡萄干这些日常工作,一切都如常进行。
雨季快到了,那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只好呆在家里,为此,我得先把我们的新船放置妥当。我把船移到从前卸木排的那条小河里,并趁涨潮时把它拖到岸上。我又叫星期五在那里挖了一个小小的船坞,宽度刚好能容得下小船,深度刚好在把水放进来后能把船浮起来。然后,趁退潮后,我们又在船坞口筑了一道坚固的堤坝挡住海水。这样,即使潮水上涨,也不会浸没小船。为了遮住雨水,我们又在船上面放了许多树枝,密密层层地堆了好几层,看上去像个茅草屋的屋顶。就这样,我们等候着十一月和十二月的到来:那是我准备冒险的日期。
【1】“一窍不通”是比喻________________,其中“窍”的意思是_________。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
【2】鲁滨逊在岛上的日常都干些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用“ ”标出来。
【3】鲁滨逊造小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我过去有充分的理由感谢上帝的话,那现在就更如此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星期五的到来给鲁滨逊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朋友,你读过《鲁滨逊漂流记》的全书吗?用简练的几句话来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然后按要求做。
家乡的桥
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的两端,就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的、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各有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xié)取而来的。有趣的是,请石匠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火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做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1】抄写下面的词语,照样子再写几个。
雄赳赳________ 凉丝丝________
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短文是分三部分写的。第一部分是________自然段,第二部分是________,第三部分是________自然段。
②第二自然段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具体写家乡的石桥千姿百态的。
【3】请你写出文中家乡小桥的名字是根据什么起的。
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梦结束的地方
有人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五百人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亦大约有五百人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这个统计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因攀登珠峰而遇难的勇士阎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的独居,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照、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姻,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不惜失去生命。
无限风光,只有站在顶峰上的人才领略的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身居高处的感觉一定惊魂动魄吧?没有一丝尘埃的繁星,广袤(mào)深邃(suì)如宝石样的天宇,还有洁白无瑕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朋友却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完全不是这样的,冰天雪地的山头上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诗人塑造的仙境。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巨大的风裹着彻骨严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真就这些,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那么,为什么要登山呢?不要命地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很难理解,焦急地望着朋友。朋友悠悠地说:“登上山顶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一场痛苦而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了。”
那是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这梦牵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 )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 )在书本里,( )充满了吸引力。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
1.对登山者来说“梦”在山顶,对作家、画家来说“梦”是好的作品;对李大钊、郝副营长等革命者来说“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中国航天人来说“梦”是一次次发射成功;对居里夫人来说“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说“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凡卡来说“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崇高到平凡,梦想无处不在。
2.第五自然段哪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用“ ____________”画出来。
3.第三自然段中,朋友说“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这里“浪漫”具体指什么?他说“不浪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梦”指的是( )
A. 梦想。 B. 睡眠时做的梦。 C. 不切实际的想法。
5.给第五自然段括号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 还是 都
B. 无论 还是 都
C. 即使 只要 就
6.第四自然段中,朋友说“我终于可以释怀了”。在这里“释怀”的意思是( )。他终于可以释怀的原因是( )。
A. 抒发感慨
B. 放心,不用总牵挂着要征服那座高山了
C. 山顶风景不好看
D. 他实现了梦想
7.仔细读文思考“梦结束的地方”其实就是梦想( )
A. 实现的时刻。
B. 破灭的时刻。
C. 刚产生梦想的时候。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之窗。
(1)缩句: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被”字句: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了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那个买鞋的人真是可笑。他宁可________,也________。
(4)巧补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
(5)面对沉迷于各种游戏、不知珍惜时间的小军,我真想用一句名言对他说:________
17、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________
②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________
18、 改写句子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20、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选段,试着进行仿写。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