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默写古诗《石灰吟》。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正常——________ 非凡——________ 特别——________ 

扫兴——________ 轻蔑——________ 开心——________

4、根据要求写句子。  

(1)体现合作的谚语:________。  

(2)孙陵听不进忠言劝告,你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奉劝他。  

(3)《三亚落日》中“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这句话写得生动、有趣。请你也发挥想象,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写月亮或云、海、小溪、花、树……(选择其中一个)。

________  

(4)在《山谷中的谜底》中,旅行者由雪松感悟到: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生活中,你一定也有不少感悟,请你写一句这样有哲理的话。

________

5、根据读音,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汉字。

1.dǎo   _______   _____屿 ________蛋 卧________

2.dù   ____假  _____________皮   _____

3.miǎn  _______除   ____________怀 ______

4.róng ___________树   光_____     ______

5.mó   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之一。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两个动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鉴赏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天祥是   朝的爱国诗人,《过零丁洋》的体裁是   诗。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千古名句,你能从中品读出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

答:

(3)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注释: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8、阅读理解。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直”意思是:( )

A. 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B. 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C. 挺直,使笔直

D. 直爽,直截

2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 )部,余下的部分是(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

3“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选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合,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発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地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 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発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那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 )全班50名同学( )这次数学考试( )你儿子排第49名( )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 )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 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淸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和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后,母亲为何会“差点儿流下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中的家长会上,母亲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是因为________;出乎母亲预料的事是________母亲因为________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

【5】读完选文,你觉得母亲的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选段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黃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1】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把正确的汉字写在括号里,再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破课桌,yǎn______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段句子,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了向世人介绍璀璨夺目的敦煌壁画,让精湛的敦煌绘画艺术永久流传于世,许多著名的画家都为之耗尽心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大千在狭窄的洞窟里,就着昏黄的烛光,孜孜不倦地临摹壁画,历时两年多,完成了近三百件作品。张大千的这一工作对敦煌艺术的传承、对民族与人类文化遗产的弘扬,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________

②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________

2国画大师张大干的工作环境怎样?他是怎样工作的?

_________________

3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工作对敦煌艺术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题目。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床的时候,小屋里射出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A.(  )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换时,他以从遮换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B.(   )地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

1这段文字出自《匆匆》一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

2回忆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词。

3细细品味上面这段文字,你能够从中体会到时间的哪些特点?再联系AB两处所填的词的特点另写两个类似的词语。

4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仿照画线句子另写一个有关时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飘香的生命

站在人行道旁的桂树下,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

我一个初中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处省略号,第一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第二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文中第三四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叙述方法。“飘香的生命”既指“桂香”,又赞人品,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两处写“眼睛湿润了”,说一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课外语段《一株小草改变世界》,完成练习。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向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屠呦呦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的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因难,成功开发出了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双氧青蒿。

2011年9月,81岁的她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2015年,这位中国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当颁奖词庄严的声音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青蒿,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屠呦呦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

【1】根据文意我能推测出“如愿以偿”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摇瓶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一头汗两腿泥”指的是______________。用这样的语言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题目“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理解正确的是( )

A.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就是指小草改变了世界。

B.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说明这种药物具有治病救人的作用。

C.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还暗示屠呦呦的贡献。

【4】为什么说“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屠呦呦的成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她的成功并非偶然,你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好多句子读起来振奋人心,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办法好,我们一定会采纳。(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像天使一样,默默拯救受病痛困扰的人。(仿写)

我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16、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智深把那大王打得乱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3.每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都不得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双重否定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

4.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双重否定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

19、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题目:《那一刻,我___________》(如懂事了、明白了等)

提示:

时光飞逝,你已经从懵懂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很多特殊的时刻,也许是一句深情的话语,也许是一个清晰的画面,请写下来吧!

要求:1.语句通顺、连贯,内容具体、想象力丰富,标点符号使用正确;2.文章中不可出现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3.字数不少于40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