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查字典填空。

络是( ) 结构, 音序是( ),  音节是( ),  部首是( ),  除部首外( ) 画,  字义是( )

( ) 结构,  部首是( ),  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 )

锤是( ) 结构,  音序是( ),  音节是( ),  部首是( ),  除部首外( ) 画,  最后一笔(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旺盛——( ) 浮动——( )   洋溢——( )  气氛——( )

唯有——( ) 广阔——( )   芳香——( ) 攀缘——( )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汉字,组成词语。

( )   ( )   ( )   ( )   ( )   ( )

zhì ( )   ( )   ( )   ( )   ( )   ( )

4、文中有很多精彩的描写,读读下面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1)萨契尔太太病得很厉害,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神智昏迷地乱说。人家都说听见她呼喊她的孩子,看见她抬起头来,侧耳倾听一分钟之久,然后疲惫地呻吟一声,垂下头去,那情形实在令人伤心。

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萨契尔太太_______的心理。

(2)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

对波莉阿姨“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这一_______描写,突出了她______的心情。

(3)③文章第2、3自然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汤姆和贝奇回来后人们疯狂的场面?体现了人们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

(4)汤姆在讲述脱险经历时,从他“怎样……怎样……怎样……”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

(1)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晚上,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这真是“_______________”。于是,我迅速解出了这道难题。

(2)逢年过节,远离家乡的游子给家中的亲友发微信消息,常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2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 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夸张

B. 比喻

C. 拟人

D. 象征

3“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4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表达式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词语。

但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一天清晨,大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锦锻。.连那些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锻,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着开放。曰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徐徐地向外张开笑脸,由微笑,到哈哈大笑。 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 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的、成熟了的花蕾。

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么精力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将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 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萧杀时,它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大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呵!

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1.解释词语。

生机勃勃——

启迪——  

2.照样子,填空。

牵牛花   偃旗息鼓

美人蕉    

     

太阳花   开得愈加   ,愈加 ,愈加

3.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花瓣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徐徐地向外张开笑脸,由微笑,到哈哈大笑。

这句话用了什么方法?用相同的方法写一个句子。

4.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是什么意思?

 

 

 

10、我留着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转眼间又将赤裸裸地回去罢? 

1    两个赤裸裸分别指什么?

2    从中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1、课外阅读。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合、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国难)。

滚滚而來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傾尽仝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掩盖   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但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飄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用“√”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

2V”字形代表_________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奶奶活了101岁

奶奶的眼睛因老年性白内障失明了,几次手术都未治愈,情绪非常低落。在跟大伯、姑姑生活期间,多次流露出不想活的念头,原因不是他们待她不好,而是奶奶对自己从此成了一个无用的人感到不能容忍。

有一年春天,爸爸把她接来和我们一起生活,有次听她对我父亲说,这辈子已经到头了,其实,那一年奶奶才76岁。

妈妈是教师,也是个孝顺的儿媳,每当奶奶说这话的时候,妈妈总是这样劝她:有我们做儿女的在,你没有必要担心以后的日子。

然而,这样的话不能安慰奶奶。她依旧烦躁,悲观,甚至发呆不吃饭。

全家人都为奶奶担心,怕她从此倒下去。为了改变她的坏心情,家里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了很多办法。给她买了收音机;推她去公园,陪她说话。但是,这些都无济于事。

也是黑暗太久了就不黑暗了,也许寂寞本身就是一味药。一天,在爸妈上班干部时候,奶奶一个在家摸索着剥了一小筐花生米。又有一天,她把家里的几只脏油桶给刷得干干净净。爸妈从外面回来,见奶奶坐在那儿,嘴角边破天荒地挂着微笑,他们既惊喜又不知该说什么。不让她做吧,她从劳动中得到喜悦,让她做吧,她年龄又那么大了。最后爸妈采取既不鼓励也不阻止的态度。每当奶奶做完一件事后,只向她表示感谢。有一次,奶奶把我的一件新棉袄当做1日的给拆洗了,爸妈也是这么做,向她说谢谢,说给家里帮了那么大的忙。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奶奶刷过鞋,洗过衣服,整理过妈妈的备课笔记,甚至上街帮家里买过一次菜。奶奶不在消沉,她做的事越来越多,她发现她还能做很多事。

奶奶从76岁失明,到101岁去世,她在黑暗中生活了25年,也在黑暗中劳动了25年,直到去世的前几天,她还在剥花生米,奶奶除了眼睛之外,没有什么病,她是无疾而终的。 现在每当人谈论劳动能挣多少钱的时候,我常想起奶奶。我想,也许只有奶奶才真正体会到劳动对人的意义和价值。书上说,劳动创造了人,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也导演了其他奇迹,尽管劳动本身平淡无奇。

1本文是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后面小题。

①我家墙上挂着一把京胡(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客人们看了总想让我拉一段儿,我从来不敢接茬儿。小时候练过不少乐器,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吉他什么的,可没一样行的,都浅尝辄(zhé)止,说来惭愧。

②提到京剧,我总忘不了我家曾经的一个邻居,邵家和。据说他曾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徒弟,后来因为得了怪病,一着凉就抽风,唱不了了,便不再工作,闲在家里。那时我还在上小学。每天放学后,都看见他坐在街角的树荫下,瘦长脸,徐徐摇一把蒲扇,嘴里念念叨叨,时而摇头晃脑,和旁边乘凉的人们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我一走过他身边,他就冲我笑,这让我很好奇。

③那个初秋的傍晚,天气凉爽,斜阳把树影拉得很长。我路过邵家和身边,他突然叫住我。

④“胖子,陈大爷让我教你唱戏。”

⑤“是吗?”

⑥“你这小模样,行!”

⑦在天津,街坊邻居都按一家人称呼。比我爸小的男性长辈我叫“叔”,比我爸大的就叫“大爷”。我爸比邵家和他爸的年龄大,所以他叫我爸“陈大爷”。我一溜烟跑开,觉得他说的天津话都跟别人不一样,还能教我唱戏?

⑧从那天起,我就跟邵家和学唱老生戏。每天放学,把书包一扔,我就奔出去找他。其实说找他并不准确,因为他早就在街角的树荫下等我。

⑨每天学戏,邵家和都给我买一根冰棍,吃好再唱。“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他一句我一句,还打着点儿。如果唱错了,他会突然让我停下:“打住打住,我说嘛来着,这个“说’字得上口,要落在‘约’的韵上。再来。”他一边打点儿,一边跺脚,仿佛在为一个角儿指点大戏。他常说:“学嘛都得认真,人活着就得认真,对吗?”他有时还会摇头晃脑地用那把京胡为我伴奏。他说这京胡是马连良马老板送给他的,谁都不让摸。我唱的时候要么快了,要么慢了,总压不上点儿。这时他就顿足搓手大声说:“你怎么回事!跟着弦儿啊!过门儿没完就出来了,忙什么呀!”可我并不怕他,还恶作剧地故意不跟他的弦儿瞎唱。他装出生气的样子,更是招人发笑,当时觉得特别有意思。

⑩没过多久,他病倒了,我就不再学戏了。

最后一次看见他,是我当兵离开家的前几天,再次路过曾经跟邵家和学戏的街角,他更瘦了,头发长长的,胡子凌乱不堪,看上去老了很多,憔悴了很多。他手里端着那把曾经为我伴奏的京胡。“家和哥!”我几步跨到他身边。他冲我微笑:“胖子,我等你好几天了。听说你当解放军了,多好啊,多光荣啊!你看,也没嘛送你的,这把京胡留个纪念吧。”我接过京胡,望着他匆匆消失在幕色里的背影,泪水止不住淌下来。

很多年了,我一直珍藏着这把京胡。有时候也唱几口皮黄,我喜欢没人时自己唱,这样我就能看见热情、认真、善良的邵家和的影子,又在我眼前轻轻晃动。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

【2】本文回忆了“我”和邵家和交往的一些事,阅读②一自然段,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

印象

“我”的情感态度

邵家和说要教“我”唱戏

____

不相信

_______

认真

____

邵家和送“我”京胡

____

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邵家和_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邵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极思考,看看你还可以从文中提出什么问题和同学交流,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能力。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我要去游泳,马上就去。你想去吗?可你还要干活——是吗?这是肯定的!”

汤姆仔细看了一下他,然后说:“你说这叫干活?”

“怎么,你那还不叫干活?”汤姆一边继续刷着篱笆墙,一边漫不经心地答道:“嗯,你认为可能是干活。我只知道,这适合汤姆。”“哦,算了,算了,你不是真的喜欢干这活吧?”

刷子继续在移动。

“喜欢?嗯,我为什么不喜欢啊!有哪个男孩子每天都有机会粉刷篱笆墙呢?”

这么一来,事情果然出现了转机。本不再吃苹果。汤姆灵巧地用刷子来回刷着——不时地停下来退后几步看看效果——在这补一刷,在那补一刷——然后再打量一下效果——本仔细地观看着汤姆的一举一动,越看越有兴趣,越看越被吸引住了。后来他说:

“喂,汤姆,让我来刷点儿看看。”

汤姆想了一下,正打算答应他,可是他立刻又改变了主意:

“不——不行,本——我想这恐怕不行。要知道,波莉姨妈对这面墙是很讲究的——这可是当街的一面呀——不过要是后面的,你刷刷倒也无妨,姨妈也不会在乎的。是呀,她对这道墙是非常讲究的。刷这墙一定得非常精心。我想在一千,也许在两千个孩子里,也找不出一个能按波莉姨妈的要求刷好这道墙的。”“哦,是吗?哎,就让我试一试吧。我只刷一点儿——汤姆,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让你试试的。”

“本,我倒是愿意,说真的。可是,波莉姨妈——唉,吉姆想刷,可她不叫他刷,希德也想干,她也不让希德干。现在,你知道我该有多么为难?要是你来摆弄这墙,万一出了什么毛病……”

“啊,没事,我会小心仔细的。还是让我来试试吧。嘿——我把苹果核给你。”

“唉,那就……不行,本,算了吧。我就怕……”

“我把这苹果全给你!”

汤姆把刷子让给本,脸上显示出不情愿,可心里却美滋滋的。

当刚才那只“大密苏里号”在阳光下干活,累得大汗淋漓的时候,这位离了职的艺术家却在附近的阴凉下,坐在一只木桶上,跷着二郎腿,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一边暗暗盘算如何再宰更多的傻瓜。

【1】画“  ”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意思的转折

【2】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大密苏里号”指的是______,“离了职的艺术家”指______

【3】汤姆“正打算答应他,可是他立刻又改变了主意”,是因为(  )。

A.想把他的苹果骗到手

B.怕波莉姨妈不答应

C.想让本感觉机会来之不易,勾起他的兴趣

D.想让吉姆刷

【4】读画“  ”的句子,想象一下汤姆心里是怎么想的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我觉得汤姆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孩子。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16、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型转换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会很成功。(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回答。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谷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了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题目:我的理想

提示: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内容要具体,有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