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我会根据《丰收的画》填空。

1)小朋友_____出来了,______着秋风,______着芳香,向田野______去。

2)啊,丰收的画,挂在___________________,挂在_________________,挂在_____________,也挂在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名言。

________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________

3、现在有一些孩子,听不了一丝一毫的管教,对待家长的批评,左耳进,右耳出,对待老师的批评,不以为意。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们。(填写格言)

4、填空:

(1)赵孟頫是_____著名的书法家。他的_____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__________,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2)《石灰吟》中,表明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保持高洁的品格的诗句是:_____

(3)苟日新,日日新,____________

(4)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

5、辨字组词。

______   拌______   猜______

______   伴______   睛______

______   绊______   晴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细品诗歌,判断对错。

(1)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

(2)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3)“绝胜烟柳满皇都”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

(4)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幕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

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_____________的场面,表现了将士们_________的精神。

2________”一句写景,既交代了时间是在________,又烘托出了战前的 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一句写出敌人夜间的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______

4卢纶的《塞下曲》中还有一首:“林暗草惊风,______________,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__的事。诗中表现了将军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理解《塞下曲》一诗,并判断对错。

(1)全诗语言简洁,作者以雪的寒冷更加衬托出将士们杀敌的热情。____

(2)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可以通过领悟诗意想象出一幅战争的画面来。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父亲数钱

李书霞

  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左手数。母亲叮嘱道。

  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

  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再数数。

  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岔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1】选文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段划线句子中“不小心”三个字有何深意?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⑶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精兵简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 ___________。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采用“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5这一段话中的前四句话有两层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四月的维也纳

开头几天,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此时的春天似乎只是绿色连看绿色。大片大片的草地上,没有五月那无所不在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对驾着车一同外出的留学生小吕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 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小吕听了,就把车子停住,叫我下车,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然后让我蹲下来拨开草好好看看。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青草下边藏了满满一层花儿_______白的_______黄的_______紫的_______纯洁_______娇小_______鲜亮_______这么多_______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努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全冒出来…

“得要多少天才能冒出来?”我问。“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换一个样儿。”

可是,当夜冷风冷雨,接连几天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我很快就要离开这里去意大利了,便对小吕说:“这次看不到草地上那些花儿了,真有点遗憾呢,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

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怏怏然吧。外边毛毛雨点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可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然对我说:“你看窗外——”隔过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窗上流动。小吕停了车,手伸过来,一推我这边的车门,未等我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

迎着细密的、凉凉的飘在我脸上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千万万朵花儿藏身的草地,此刻一下子全冒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已经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看到每一朵小花,在冷雨中都像英雄那样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小小的花(    )有如此气魄!四月的维也纳(    )叫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这两个普通又非凡的字眼,又一次叫我怦然感到心头一震。这一震,便使眼前的景象定格成为四月春天独有的壮丽的图画,并终于被我找到了。

1在第二自然段的横线处加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带有字的词语。

3第三自然段中的字换成字合适吗?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由一朵朵小花,悟出________的哲理。

5你是怎么理解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爱的塑像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曾经历了一场森林大火,大火过后护林员们开始上山察看灾情。

有一位护林员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只被烧焦的鸟。虽然已经死去,但这只鸟却像雕塑一般保持着一种姿势。护林员感到有些惊奇,便用树枝轻轻地拨了拨那只鸟,没想到几只雏鸟从已经死去的母亲翅膀底下钻了出来。

原来,这只慈爱的鸟妈妈为了不让灾难降临孩子们身上,它把几只小鸟带到大树底下,用自己的翅膀为它们撑起了一个保护伞。

鸟妈妈本可以展翅飞走,找一处安全的栖身之所。但它不能把自己的孩子丢在大火中。

当火苗蹿上来灼烧它的身体时,它坚定地立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因为它已经下定决心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翅膀底下的孩子们。

1它不能把自己的孩子丢在大火中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什么原因使护林员感到有些惊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位护林员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只被烧焦的鸟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正确的是(   

A. 护林员发现了一只鸟。                                B. 护林员发现了鸟。

4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文题母爱的塑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会有这样的事?”魏王不相信地问。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更羸笑着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行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选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给本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2填空。

①这是一篇________故事,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的________国。

②更羸不用箭就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原因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________的人。

3细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石灰,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1给下面的字注音。

(   )   ( )   糯(  

2用横线画出描写客家民居的样子的句子。

3写出选段中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这段话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  李红说:我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李红说,她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小芳说:我爸爸要带我去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春风吹绿了田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5分)

天空挂着圆月。(扩写句子)

 

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树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改为反问句)

 

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

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的人和事让你难忘。也许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是一句安慰的话语……想一想,请以“那一刻,我 ”为题,写一写你小学生活中的故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