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默写古诗三首中的《塞下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句中的“浑不怕”体现的石灰的形象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从“竟”这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回答让“我”_________。因为平时父亲是慈祥的,这回却________地回答“我”的问题。这一对比可看出父亲对家人__________,对工作___________

4、知识填空。  

(1)读小说时,我们留意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2)课文在写狼牙山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这些场面时,运用了________的方法。

5、按要求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反义词:狭窄( )  苦涩( )

坚信( )  浅显( )

近义词:广阔( )  茂盛( )

温和( )  养育(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1】对《十五夜望月》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唐代王建的绝句,在唐代咏中秋的诗篇中,较为著名。

B.首句写中庭月色,“地白”二字,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

C.第二句中表明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桂花。意境很悠远,耐人寻思。

D.诗的结尾作者采用了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了自己的思念之切。

【2】品读《十五夜望月》一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话暗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点题之笔,意境显得悠远,耐人寻思。

C.“今夜月明人尽望”这一句明点望月,而且推已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D.“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秋思落谁家”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其中一个“落”字,新颖妥帖,它给人以静的形象的感觉。

7、课外阅读我能行。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_____,题目是__

【2】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

B.青、绿、白、红、黄五色,多层次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衬动,赋予秋日生机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喜的转变。

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这样交错写使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变得多姿多彩。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情,但他从“__”想象出“__”,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发,心情由___转为___

2对“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正确理解是(  )

A.也许是园主可怜他爱惜的青苔,怕我的木屐把它踩坏。

B.也许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3读后两句诗,你想象到的情景是: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后两句说明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下面也能反映此哲理的诗句是(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百家饭

我小时候很顽皮,人家爱叫我“小猴”。有一次爬树,快爬到高高的树顶了,脚下一闪,幸亏后背的衣服挂在枯枝上,才没掉下来。 大人们见我倒挂在半空中,吓得赶紧到树下用手接我。而我偏不往下掉,于是几个大人上树把我救了下来。大人们吓得脸都变色了,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回到地上,照样又去玩儿了。有一次,我跟小伙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我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才罢手。按农家的说法,孩子掉到粪池里得消除晦气,办法是吃“百家饭”。几十名孩子被大人们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乞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不管家境如何,多少都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精米、香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乞讨的人家越多越好,其数不限于一百家,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

孩子们去乞讨,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这锅台很简单,三块大石头中间搁口大锅。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切上肉丁.火腿丝,还放上盐。配料讲究,目的是要让大家把饭全吃光。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

不时地从饭锅里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为止。孩子们不等锅底朝天,小肚皮早吃得滚圆滚圆,裤带一松再松,裤腰滑到了大腿根。

奶奶和妈妈见吃光了饭,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我消灾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我估计,百家饭不容易吃到,是因为掉进粪坑的人毕竟太少了。

【1】百家饭是用从“百家”乞讨来的粮食做成的,按农家的说法,吃百家饭是为了( )

A.当地节日的习俗

B.祈愿丰收

C.祝福平安

D.消除晦气

【2】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调皮的事,主要作用是( )

A.体现孩子的童真童趣.开心顽皮

B.为后文作铺垫,引出所写的话题

C.总领全文

D.无关紧要,可删去

【3】文中画“—”的句子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煮熟后的百家饭的诱人?( )

A.嗅觉和视觉

B.味觉和视觉

C.嗅觉和听觉

D.味觉和听觉

【4】“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为什么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其中的原因不包括( )

A.百家饭配料讲究,让人直流口水。

B.百家饭里藏着奶奶和妈妈对“我”的关心。

C.煮食百家饭的过程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

D.掉进粪坑的经历令“我”难忘。

【5】随着时光的流逝,像百家饭这样的传统习俗,有的变淡了, 有的变模糊了,有的消失了。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是任其消亡还是加以保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外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保尔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

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在坟墓周围摆上了用云杉枝编的花圈,像给这块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绿色的围墙。陡坡上挺拔的松树高高矗立,峡谷的斜坡上绿草如茵。

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他们为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1】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这句话是对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这句话是对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暗示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保尔瞻仰烈士公墓时的内心独白。

【3】读了这个片段,你觉得下面哪个词语最能概括保尔这个人物的特点?(       

A.平易近人

B.积极向上

C.两袖清风

D.坚定不移

【4】简单说说读了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想?你希望怎样对待自己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好汉们四下寻找,最后发现了一个地方,那里山坡(碧绿  墨绿),平原(油黑  紫黑),草尖上开着(美丽  漂亮)的花朵,草腰里沾着露水,草根里聚着酥油汁。在那里,有英雄驰骋的大道,有男女购物的集市,有赛马休息的草滩……那山川的牧草,岭地的牛羊三年也吃不完。岭地的好汉看中了这块地方,但不知这块地方的主人是谁,如果未经允许就随意迁来,可能会引起战争。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 

山坡________(碧绿  墨绿)     平原________(油黑  紫黑)   (美丽  漂亮)________的花朵

2写反义词。 

允许——________     战争——________

3省略号的作用: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④语句未完,意思未尽。

文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

4文段中有一个排比句,请用“________”画出来。

5选段主要写了________

12、阅读完成练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秘密  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很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  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  发觉)真理。

1请将括号中不恰当的词画掉。

2“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你列举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不是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而是要把一直萦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我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了我所遇到的幸与不幸。

1文中画线句子中“心平气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启示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在短时间内成功完成了心理调整,为他在荒岛上顺利地生存下去提供了精神支持,这并非逃避现实,恰恰是敢于正视现实的表现。

B.鲁滨逊在那样的环境中,能理智分析自己目前所处的困境,是一种明智的表现。

C.鲁滨逊记下自己经历的事情,是想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告诫世人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用切口证明自己

我住在乡下时,和爷爷在院外空地种了一片西瓜。到了盛夏,西瓜长得硕大溜圆。

西瓜太多,一时半会儿吃不完,需要卖一部分出去。有一天,我和表哥挑拣了满满一三轮车到镇上去卖。虽然筐里的西瓜都是熟透的沙瓤瓜,可是到集市上人家都不相信。我切开了一个西瓜做样本,大家又说这是提前挑好的。等到下午,我们还是________,只好推着三轮车,________地回了家。

爷爷说:“你们为什么不再多切两个西瓜?”

我们嗫嚅着说:“怕万一切出个不熟的西瓜来,连累了其他的西瓜,坏了所有的买卖。”

爷爷点了一下头,说明天他和我们一起去卖瓜。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来到集市。集市上,卖瓜的人很多。我们选好摊位后,爷爷拐进了一家超市,出来时手里多了一卷保鲜袋。他随机捧起一个西瓜,洗净放妥,提刀切瓜,接着一连开了七八个西瓜,无一不是熟透了的沙瓤瓜。我们把每瓣西瓜都用保鲜袋装好,单独出售。没想到这些装在保鲜袋里的西瓜很受人们欢迎。我________,提起西瓜刀准备再切几个。爷爷制止了:“不用了!”话音刚落,人们簇拥过来,很快把那些尚未切开的西瓜________。

很多年后,爷爷跟我提卖西瓜的事,说:“为人处世和卖西瓜的道理都是想通的!如果我们心中的忌讳太多,越是遮遮掩掩,越是难以让人认清我们真正的内心。当得不到别人认可的时候,你不妨学学那天在集市上卖西瓜的方式,拿出袒露自己内心的勇气来,多给自己切两刀,学会用切口证明自己,从而赢得世人的信赖。”

我的心不禁一颤,一下子明白了许多……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一扫而空     一无所获     恍然大悟     垂头丧气

①等到下午,我们还是________,只好推着三轮车,________地回了家。

②我________,提起西瓜刀准备再切几个。爷爷制止了:不用了!话音刚落,人们簇拥过来,很快把那些尚未切开的西瓜________

2这篇短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3看到爷爷一连切了七八个西瓜,也准备切几个,这时爷爷说不用了,他制止的原因是(   

A. 再切就浪费了。                                          B. 西瓜已经受到人们的认可。

C. 人们不太信任                                          D. 人们被蒙住开始上钩了。

4同样的西瓜,第一天和表哥一个都没有卖出去,是因为________,无法赢得顾客的信赖;第二天爷爷卖得一个不剩,是因为________,赢得了大家的信赖。

5结尾说我的心不禁一颤,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那么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 爸爸拿出餐具放在桌上。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敌人将长长的导火线一直延伸到外面一个院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练习。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廊外面的地板上有一只麻雀在跳来跳去。(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官说:“我已经在两个星期以前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一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

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同学们,学习了《北京的春节》一文,你一定也会想到你的家乡也有许多节日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者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题目自拟。注意语句通顺,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