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用字组词,再填空。

1.用“严”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1)局势越来越_____,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2)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______态度。

(3)在老师的_____要求下,我的学习进步了。

2.用“沉”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1)人们心情_____,目光随着总理灵车缓慢移动。

(2)父亲的脸上表情非常安定,非常______

(3)小华____片刻,迅速地做完了那道竞赛题。

2、填课文内容。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___________,有再青的时候;_________,再开的时候。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匆匆》)

②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或轻于鸿毛。”__________,就比泰山还重。(《为人民服务》)

③在《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个小孩争论时的观点完全不同。

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音字组词。

1.yán 屋____ 食____ 井____

2.xíng ____态 造____ ____

3.méi  ____花 ____有 ____

4.zhǐ  ____挥 彩____ 禁____

4、选择关联词填空。

就算…………   虽然……但是……

…………   即使…………   无论…………

【1】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2】(   )雨再大,路再滑,我们(   )要按时报到。

【3】有人口头上(   )讲得很好,(   )行动却做得很少。

【4】我(   )这么用功,(   )成绩还是不如你

【5】(   )怎么拥挤,他(   )能挤过去。

 

5、照例子,写词语。

例:代替——替代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在你写的词语中哪些是位置调换后,意思没有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歌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理解。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翻译下列诗句。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石灰的形成要经历这些考验:________;石灰的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赞颂。

【3】诗中作者抒发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的坚定志向的诗句是:______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一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写的是____________,后两句写的是____________

3后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妙?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对皇帝给宦官传赐蜡烛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什么?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陌生人的红苹果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58次列车。

我躺在铺位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a):“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b)。

夜深人静,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个很精致圆润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我苹果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我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

“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多一个心跟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女儿,一样留着长头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静静地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象得同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

【1】根据短文内容,文中a、b两处的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

A.呼唤B.呼喊C.道歉D.道谢

【2】“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中“警惕”的意思是( )

A.犹豫不决

B.高兴、愉快

C.小心谨慎

D.觉察

【3】“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的原因是( )

A.“我”并不喜欢吃苹果

B.“我”怀疑妇女的用意,不敢吃

C.“我”接受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苹果,觉得不好意思

【4】“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除了这个“苹果”,“我”还得到了( )

A.很多红苹果

B.那位妇女给“我”的纸条

C.那位妇女对“我”的关爱

【5】“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你读过这个童话故事吗?你能再提供两点有关这个童话故事的信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这个红苹果引出“我”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按提示把相关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感情,称为___________

②对别人的行为不很相信,称为___________

③内心考虑、计划,称为___________

④内心感受惭愧不安,称为___________

⑤从“_______”这个词可以看出,“我”对那位妇女的态度已从______转为信任。

【7】文章中的“我”以及那位陌生妇女,哪一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请选择其中一位,谈一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为什么呢?”句中的指的是____

(2)“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句中的指的是____ 

(3)“他的这个见解中的指的是____

2简要概括,这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______

3这个事例是为了说明(  )这个中心意思。

A.放洗澡水形成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1、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一声不吭,盼着。……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一声不吭”在课文第六自然段中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一声不吭,是因为“我”仍________ ;第二次一声不吭,是因为“我”仍________;随着光线“暗下去”“凉下去”“沉郁下去”,“我”的心越来越________,第三次一声不吭,是因为“我”已沉浸在________之中了。

【2】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奶奶家的院子

奶奶家的院子很朴素,但是,它在我的心里比繁花似锦的花园更加美丽。

阳春三月,院子里开满了迎春花,那嫩黄色的花瓣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草地上,小草睁开惺忪的双眼,从泥土中探出头来。枣树也抽出新的枝条,蜜蜂在花        。嫩绿的树芽从树枝上钻了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

夏天,烈日炎炎,枣树的叶子都卷了起来,知了在树上叫着,像是在说:“热死了,热死了!”大黄狗也趴在地上,吐着舌头,直喘粗气,一动也不动。只有高大的香椿树不怕热,我们都跑到树下去乘凉。

凉爽的秋风吹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气息。秋天来了,大雁排成“一”字形,飞回南方去了。树上的叶子落了下来,像一只只金黄色的小鸟。小草都枯黄了,可是明年它们还会更加翠绿的,因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苹果树和橘子树都长出了甜美的果实,报答爷爷奶奶辛勤的劳动。

冬天,院子里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地上,树上,房顶上,一片皑皑白雪。花坛里的雪就像是给小草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所有的花都凋谢了,只有腊梅顶着刺骨的寒风,在冰天雪地中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我们兴高采烈地跑到院子里,玩堆雪人、打雪仗……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我爱奶奶家的院子,它伴我走过了快乐的童年,我相信,明天的它,将会更美丽!

【1】请在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增加文字,使句子改写为拟人句,并说说改写为拟人句有什么作用。

              

1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给自己树一面旗帜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三百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预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他。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子走路,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

在就职演讲中,罗尔斯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有成功的人,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信念就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

【1】罗尔斯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文,保罗教育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尔斯为什么会记住并相信保罗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给自己树一面旗帜”中“旗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试谈纽约大沙头贫民窟和罗尔斯成长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训练。

无根的兰花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影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文中提到北平”“祖国已破两个词语,由此判断此文的写作背景应该是_________时期。

2③段画线的这些这里分别指代什么?

答:这些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段中写到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作者为什么要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段蚕未离开那片桑叶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5⑦段中描写的的漂泊有什么不同?在这里分别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⑨段划线句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感情。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写反问句。  

1)这是中国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国租界里,谁也不敢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肯定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刑法这样没常规,岂不是让天下百姓手足无措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臣不敢奉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的原因,臣不能陷陛下于无道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宗生气了,板着脸说:权善才砍了昭陵上的树,是陷我于不 孝,必须杀他!(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练习。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

改为陈述句: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人们以为赫胥黎发疯了。因为在人们看来,恐龙早已灭绝。

因为   ,所以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

 

 

 

 

19、改写句子(4分)

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拾起地上的碎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飞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火柴的小女孩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吗?(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祖国伟大。(改写成感情强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正在打扫卫生。(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生长。(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王宇做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6)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8)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妙笔生花。

题目:难忘______

我们就要离开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在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临近毕业,你一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荡漾在心间。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两件事来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深深的情谊,字数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