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着问题来回顾。
《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__________的一篇散文。作者借__________的生长,来比喻__________的成长。
2、把下面的俗语补充完整。
1.亲身下河知深浅,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3.日日行,______;常常做,______。
4.种瓜得瓜,____________。
5.隔着门缝瞧人——____________。
3、按要求填空。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辨字组词。
镀(________) 客(________) 奇(________) 籍(________) 豪(________)
席(________) 容(________) 寄(________) 霜(________) 毫(________)
贷(________) 机(________) 忱(________) 冠(________) 崽(________)
代(________) 讥(________) 枕(________) 寇(________) 筛(________)
5、成语我能巧入座。
声泪(______)下 过(______)不及 赴汤(______)火 跃跃(______)试 (______)兵简政
(______)而不舍 自愧(______)如 (______)知非福 地广人(______) (______)有趣味
1.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以防______________。
2.任何一个有所建树的科学家都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科学精神。
6、阅读理解。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①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②浴蚕③去,闲看中庭④栀子花。
注: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招呼。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院子中间。
【1】解释古诗题目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古诗,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______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色是______季。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__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__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______
【4】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尝”的意思是_____,“闻”的意思是_____,“尝闻”写出了人们对_____的关注。
【2】“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的迫切心情。
【3】《农家望晴》与《江上渔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但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上渔者》主要运用_____的手法,《农家望晴》主要运用了_____的手法。
【4】用自己的话写写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jiān),
钟山只隔数(shù shǔ)重(chónɡzhònɡ)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hái)。
【2】《泊船瓜洲》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_______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________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__________之情。
其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_______)。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______)。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并理解句子。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
(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
9、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此时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自己的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再试……
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亲的丝线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拿起针线,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请给文章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声誉日隆: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她不相信自己的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拾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这段话中连用几个“再次”,并且将穿针的过程写得很具体,这是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中的哪个方面进行描写?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亲的丝线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母亲的丝线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这句话表面上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又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拿起针线,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此时母亲“笑纹如花”,这是为什么?请写出两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认为儿子今后公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岩石生蛋
大家都知道鸡会生蛋,鸟会生蛋,蛇会生蛋,可从来没听说过石头会生蛋。然而,在贵州省的三都县却偏偏出现了岩石生蛋的奇事。
清明时节,我们带着对岩石生蛋的疑问和兴趣,来到了三都县,直奔岩石生蛋的地方而去。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一个叫姑鲁坡脚姑挂村的地方。
村里有八十多户人家,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有趣的是,家家户户门前都放着几个圆滑的石头,作凳子用。这些石头大小不一,非常沉重。村民们告诉我们,它们就是石蛋。
与鸡蛋不同,石蛋硬梆梆的,不怕摔不怕砸,坐在上面还挺舒服的哩!这些石蛋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
一位热情的村民主动为我们带路去观看石头生蛋奇观。我们沿着山谷往前走,约二十分钟后,来到了一个小溪旁。村民指着溪旁高山上的岩崖说,这就是岩石生蛋的地方。
探索欲望驱使着我们,一定要上去看个究竟。在七十多米高的一块悬岩绝壁上,我们看到了最壮观的岩石生蛋奇观。悬岩( )仅有十几米长,高两米左右,( )大大小小的几十个等待降生的石蛋却布满了整个悬岩,就像有一排母鸡正在生蛋一样,有的只露出一点蛋头,有的已露出一半,有的已挤出岩石就要降生大地。生下的石蛋掉在岩下,大小不等,轻的也有几十千克重。石蛋为青赤色,表面有如原木断面般的纹路,纹理清晰。
今天我们的运气不错,碰巧一个石蛋就要降生了。村民用手轻轻一碰它,石蛋果然脱岩而出,一个圆溜溜的石蛋坠落于地。
岩石为什么会生蛋呢?
香港大学地质系陈龙生先生认为,这地方的山岩处在“下沉盆纪”地质层上,已形成四五亿年。在岩石的形成和以后的挤压中,由于成分的差异和形状的不同而产生蛋形石。又有的地质学家分析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蛋”岩石与周围岩石的成分不同,经过上亿年的沧桑,相继脱离原岩石,掉落下来。还有的地质学家与生物学家通过石蛋外表的木纹状纹理分析认为,可能是岩石中含的特异矿物质,在地壳运动中受地热形成一种结晶体,又在地壳运动的驱动下逐渐脱离原岩石,形成石蛋。
( )是什么原因,岩石生蛋的现象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这一奇观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世界真奇妙!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石蛋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画出描写岩石生蛋壮观景象的语句。
【4】岩石为什么会生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了解大自然中的哪些奇闻趣事?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上帝的男孩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被叔叔帕特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全付了。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
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并写出来。
干燥(__________) 落后(__________)
倒霉(__________) 冷淡(__________)
【2】仿照下列词语的结构形式再写出两个词语。
兴冲冲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填空。
本文是按____的顺序来叙述的,文章依次写了:男孩购买上帝→(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章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店主老头外貌、语言、神态的句子各一句。从店主老头的言行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话想对店主老头说的呢?请展开想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我最棒。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呃……”要用哪种的语气来读?
A.紧张 B.兴奋 C.惊讶 D.纳闷
【2】下列不属于“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中“一切”的是( )
A.在锅里粉碎的栗子 B.黄焖鸡锅子里的栗子
C.煮得肿胀的饭豆 D.脱了皮的花生仁和锅巴
【3】让八儿感到意外的是_______。
【4】想一想:此时八儿的头脑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chì)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文第一句话中加点的“又”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节是“又一个高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选文中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为的是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可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读这句话时要读出什么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藏戏(节选)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根据之一。
西藏地广人稀,生产形态松散,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即情节可以任其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1】下面对课文开头三个自然段的表达方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开篇的表达方法新颖独特,用三个连续的问句先声夺人。
B.课文开头用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C.这样的开头总领全文,激发了读者的好奇,自然地引出下文。
D.课文开篇用设问句的形式提出三个问题,感叹世界上剧种丰富多样。
【2】下面不属于藏戏的主要特点的一项是( )
A.戴着面具演出。
B.演出时没有舞台。
C.主要表现形式是唱、念、做、打;演出时长也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D.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3】下面对藏戏中人物身份和所戴面具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B.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蓝布缝制,以示朴实敦厚。
C.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D.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4】下列对这篇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文章,能让读者对藏戏有基本认识和了解。
B.本文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京味儿”十足。
C.本文语言精炼准确,生动传神。
D.这篇文章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将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5】不同地方有不同特色的艺术样式,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河南——豫剧
B.东北——二人转
C.四川——黄梅戏
D.北京——京剧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改为否定句,意思不变。)
2.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3.笑声从远处传来。(改为比喻句)
4.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改为夸张句)
5.人人都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改为双重否定句)
17、句子练练坊
1.人们爱秋天,爱它的天高气爽,爱它的云淡风轻,爱它的瓜果飘香……(仿写)
2.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改为反问句)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转述句)
4.城市之间如此相像。(改写成比喻句)
5.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写成拟人句)
6.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诺贝尔毫不动摇研究炸药的决心。(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他想:“是的,这样的事情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8.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撕破了的湿淋淋的渔网。(缩句)
18、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9、句子乐园。
【1】小守门员敏捷地把球挡回去了。(改为“被”字句)
【2】杨靖宇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她现在听课认真。她现在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用关联词连接)
【4】讨论时,同学们发言特别激烈。(修改病句)
【5】这堂课,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修改病句)
20、改写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加油!
提示:生活中,你曾为别人加油,别人也曾为你加油,你还曾为自己加油……请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