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默写。
1.______________,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____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______________;默默时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 !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1.娓娓动听(AABC式) _________ _________
2.前仰后合(含反义词) _________ _________
3.绿荫如盖(含比喻词) _________ _________
3、填空。
1. 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人。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以农村一年四季的生活和农民的甘苦哀乐为题材,写了七绝组诗六十首,描写了 之乐。
3.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 ,眉山人,是 宋著名的 、书画家。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 和 的景色。
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诞”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它的第六笔是_________。它的意思有:①人出生;②生日;③荒唐的,不合情理的。给下面的“诞”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荒诞不经( ) 诞生( ) 华诞( )
5、请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奇丽(_______) 拘束(_______) 寂寞(_______) 拥戴(______)
反义词:崎岖(________) 高歌(_______) 幼稚(_________) 放肆(_______)
6、课外诗歌阅读。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①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②窦:此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④啮(niè):同“嚼”,啃、咬。
【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描绘的画面。
________
【2】与《乡村四月》相比,《禾熟》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
7、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塞下曲(节选)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未曾看。
【1】请联系选文的内容,说说两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一种物侯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 “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 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 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 《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 《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 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3】《江南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回答问题:
(1)《只有一个地球》都是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各举一例。
(2)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明。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么?
(5)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6)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自然资源有限”的?
(7)重点语句理解
①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②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8)“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这段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9)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10)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10、课外阅读。
史上名人过春节
春节是我国辞旧迎新的重要节日。你知道名人们是如何过春节的吗?
书圣王羲之每到春节,都会写80个福字,再写20个寿字,分给来拜年的人。
有一年到浙江绍兴暂居,过年时,王羲之写了一副对联:春风春雨春*,新年新岁新景。对联刚贴出不久,就被人偷走了。王羲之又提笔写了一副对联: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谁知,对联又被人偷走了。王羲之又提笔写了一副对联,为了防止再被“偷”走,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在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叫家人将对联剪去的一截粘贴上,变成了一副妙趣横生的对联: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过春节踩高跷,每年都要加高一点,寓意更上一层楼,《关汉卿传》记载:卿70岁,春节高跷过。
王安石写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千古绝唱。
1948年春节,丰子恺正住在杭州葛岭,一时书兴大发,欣然为一村人家家写春联。
钱钟书过春节忙看书,有人来访,钱钟书先生只露出一道门缝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于是,有人说钱钟书不近人情。
【1】王羲之过春节要写福寿字, ;关汉卿要 ;王安石要 ;丰子恺 ;钱钟书要 。
【2】偷对联的人为什么看到王羲之的对联摇头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详写了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弱种子也要发芽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 )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 )地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能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城里人( )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伙,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请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①感激 ②小心翼翼 ③悄悄
【2】农民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的心事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国作家海伦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给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的标题是“弱种子也要发芽”,“弱种子”喻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 )想取得成功,( )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 ),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 )坐着羡慕别人“成”,倒( )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花苞长期孕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 )
A.水滴能穿透石头。
B.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
C.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4)请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围绕“成功是什么”的话题简单谈谈看法。(100——1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成为大师的秘诀
[奥]斯蒂芬•茨威格
我在巴黎学习的时候,已经发表过不少文章,有很多人赞扬。有几篇我自己也认为不错,但总觉得应该还能写得更好,只是苦于无人指点,于是我暗自留心,渴望找到成为大师的秘诀。
25岁那年,我终于找到了这个秘诀,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那是一个周末,我到麦东拜访罗丹。“或许你愿意看看我的工作室?”他和蔼地说,“恐怕没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你不要嫌闷。”
我跟大师来到一个有着巨大窗户的简朴房 间,桌子上堆满了草图,地上摆着一些已经完成的雕像,其余的都是黏土做的雕塑局部:一只胳脾、一只手、一根手指,有的甚至是指关节这样微小的细节。
我正看得入神,回头发现罗丹已经穿上了工作服,站在一个木架子前面。“这是一个新作品。”说着,他小心地掀开湿布,一座少女的半身像出现在眼前。那是一尊黏土 的小样儿,线条柔和,细节逼真,我忍不住赞叹:“太完美了!”
罗丹侧头看了看雕像,后退一步,盯着少女 出神。这位身材魁梧、肩膀宽阔、满头白发的老人好像变成了热恋中的少年,他柔声说:“肩上的线条还是太粗,这里还差一点儿……”
大师拿起刮刀,木制的刀片轻轻滑过湿润 柔软的黏土,所到之处留下肌肤柔美的光泽。罗丹在架子前走来走去,不时转动雕塑台,有力 的双手一刻不停,眼睛里闪着光,“还有这里……嗯,还有这里 ”他一边修改一边自言自语,时而兴奋得点头,一会儿又双眉紧锁。他 捏好一小团黏土,粘在雕像上,再用木刀一点点儿刮开,喉咙里发出含糊奇怪的声音。
就这样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 罗丹再没跟我说一句话,他把我给忘了,把整个世界都给忘掉了。除了手中的作品,他眼里没有第二件东西。他专注的神情,究如上帝正在创造世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罗丹舒了一口气,扔下刮刀,满意地笑了。他又一次拿起盖布,小心翼翼地盖上少女,好像把披肩披在情人身上一样,满脸的温存,然后他向门口走去,突然看见我,吃了一惊,凝视半晌才记起我来。
罗丹又变回了先前淳朴好客的老人,为自己的失礼感到魅尬:“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而我毫不介意,握着大师的手,心里充满感激和崇拜。
在麦东的那个下午,我得到的启示比在学 校里所有学到的东西加起来还多。我明白了成就一切艺术与伟大事业必需的本领——专注,
一种无论眼前的工作或大或小,都能将意志贯 注其中的本领。我这才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除了专注,成就伟业没有别的秘诀。
【1】文章题目中的大师一是具体指________ ,文中具体写了他 ______________的事情;二是指__________的人。
【2】成为大师的秘诀是什么?请在文中画出来。
【3】“除了专注,成就伟业没有别的秘诀。”对于这句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 。
A. 这句话是说,专注是成就伟业唯一的秘诀,其他的都不重要。
B. 这句话告诉我们,专注是成就伟业非常重要的品质,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C. 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自谦地认为自己最为缺少专注的品质,这是他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14、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我最喜欢教我英语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他对学英语毫无兴趣,很怕上英语课,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出。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就着重辅导陈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陈晖学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那是在一节自习课上,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正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原来,是自然课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同学们都希望去阳台上看一看。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再认真听讲了,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她果断地一挥手,说:“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王老师就微笑着说:“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在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习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了。‖
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叫人喜欢呢?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惑(_______) 宁静 (______)
【2】短文已用“‖”把文章分成三段,概括各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给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换一种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喜欢的王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的好老师。
15、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不阅读,不观察,连日记也写不好,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所有敌人都投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两句并为一句话。
动物之间有生存竞争。动物之间有互惠互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块儿上街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橘子真酸。(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仿写句子)
鲜花无语,却________;青春无语,却________。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例句,根据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欣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作文
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