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8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   ,在给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   家。相传他有弟子3000,贤人72。孩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2、写出带有“然”字的成语,并用词填空。

______然起敬 ______然无恙 ______然大悟

______然而起 ______然一新 ______然正气

(1)李大钊在法庭上大义凛然,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令人______________

(2)寂静的夜晚,一阵春风随风潜入夜,早晨推开窗户一看,到处______________

(3)大地震中,周围的房屋倒塌了,这座楼房竟______________

(4)经他这么一解释,我才______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过去的日子如薄雾,被初阳zhēnɡ rónɡ____了,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光阴无可挽回地xiāo shì____,我内心感到chóu chànɡ_____,感到jīnɡ huánɡ_____。我只能掩面tàn xī_____,只能pái huái_____等待。

4、写出与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1.他大为吃惊,就一动不动地站在台阶上听了起来。( )

2.他实在无法忍受,捡起一块石头朝他们扔了过去,并骂道:“住嘴!你们这群乌合之众!” ( )            

3.那些鸡-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聚精会神的样子在地上刨虫子吃。( )

4.他垂头丧气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        ( )

5、按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结合《石灰吟》,把石灰的一生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下清白

2.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与“千磨万击”结构类似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与“东西南北”结构类似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诗歌赏析: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前两句用________两字点明仲春*;后两句用_____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2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_渲染的美丽景色。

7、阅读诗文,完成练习。

(甲)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以为汁。

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乙)反七步诗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注释)①曹植: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②持:用来。③羹:用肉或者菜做成的糊状食物。④漉:过滤。⑤菽:豆。⑥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⑦釜:锅。⑧郭沫若: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1(甲)诗中,曹植巧妙运用比喻,用“豆”比喻曹植,用“萁”比喻______。“同根生”指__________,“相煎”指_________。(乙)诗中的“豆”成了“_________”,“萁”成了“_________”。

2(甲)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诗的写作角度不同,曹植写(甲)诗是希望_________;郭沫若写(乙)诗是歌颂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词, 回答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1】解释词语。

灯如昼:____________     约:____________

【2】说说词句的意思。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的是中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写出这个节日的传统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河(节选)

赵丽宏

①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②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接雪弟去上海,可雪弟并不想去。

③乡下房子的后门外面是一条河,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的鸟在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

④阿爹说上海也有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可雪弟还是不想离开乡下,不想离开亲婆。

⑤亲婆对他说:“雪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妈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最听话了,去吧。”

⑥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合,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怎么也赶不走……

⑦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

⑧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

⑨亲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很多人在喊他的名字,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雪弟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

⑩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雪弟,到上海后,你就要上学了。等放暑假,你就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伙伴们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

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觉自己被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问阿爹:“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

“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

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③段中画“   ”的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

A.这是一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家优美宁静的生活。

B.这段话写出了雪弟将要去上海,心里很开心,所以看到什么都喜欢。

C.这段话写出了雪弟对老家的留恋与热爱之情。

3对第⑨段中画“   ”的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

A.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们摇动的手臂比作风中的芦叶。

B.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伙伴们与雪弟依依惜别的情形。

C.这句话写出了小伙伴们十分羡慕雪弟,也想与他一起到上海去。

4乡下生活留给雪弟怎样的童年记忆?(   )

A.贫穷、落后。 B.惬意、自然。 C.陌生、冷清。

5第⑥段提到“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联系上下文,说说雪弟为什么“鼻子发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免费而珍贵的礼物

多克是一个信差,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向人们传递快乐。因此,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鼓励性的话。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也留给他们一张小纸条,告诉他们“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开”,“别再烦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克因为年龄太大而没有入伍,但他自告奋勇到野战医院做了一名志愿者,协助医院救死扶伤。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在医院的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他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医院的人说他疯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无伤大雅,不必擦掉。那句话一直没有人去管,就一直留在了那面墙上。后来,不但伤员,就连医生、护士包括院长,都渐渐地记住了这句话。

伤病员们为了不让这句话落空而坚强地活着( )医生和护士为了这句话尽力给予病人最精心的医治和护理(   )这个医院变成了一个坚强的医院( )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盼望和坚毅的表情( )//

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是巨人,也许只是一句普通的话语。而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对方一个免费却珍贵的礼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却往往重如千钧。//

1根据上下文,理解带点的词语。

突发奇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四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文中免费而珍贵的礼物是谁送给谁的?起到了什么效果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已经分段,请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你也送一份免费而珍贵的礼物给灾区的人们,把它写下来吧。

我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爱的味道

“妈,我难受。”“再坚持一会,孩子,来,靠着妈站。”这已经是第十一站了。车里的人好多啊,人们几乎是紧贴在一起的。异常闷热的空气里夹杂着汗水的酸味。我焦躁不安,怎么站都难受心里一面念叨着汽车快些到站吧,一面担心自己会呕吐在车厢里。

熬啊熬,终于可以下车了。妈妈扶着我,找到车站旁边的一个座位坐着。我已经忍到了极限,肚子里早已翻江倒海眼前直泛红,慢慢的,我似乎失去了知觉,身子软了下去。隐约间感觉到有好多人围了过来。“这孩子怎么了?”一个叔叔关切地问。“是不是低血糖啊?”“对,是有一些低血糖。”“低血糖?这就好办了。”一个阿姨凑过来,“各位,谁带糖了?有没有带糖的?”“我这儿有,我这儿有。”一个老奶奶回答,紧接着,我就感觉到一丝甜味在嘴里扩散。

渐渐的,我恢复了知觉,腿也有了些力气,眼睛慢慢地睁开了。一张张陌生的脸庞映入我的眼帘。“你好些了吗?”一个阿姨抚摸着我的头问。我点点头。“给,孩子,这糖是奶奶给的,要是难受了,就含上两块。”说着,那个奶奶把一包糖都塞进了我的怀里。“如果没事儿,我们就先走了。”很快,周围又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我看着怀里的糖,不禁流出了感激的泪。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那股甜甜的味道,却永久荡漾在我的心头……

【1】写出近义词

①关切-______②隐约-______

【2】短文主要写______

【3】第一段里“我”焦躁不安的表现是______

【4】请用“     ”画出车里的环境描写,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股甜甜的味道为什么荡漾心头挥之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个奶奶把一包糖塞.进我的怀里。”把“塞”改成“放”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口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村子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很久,还不见水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见乌鸦用这种办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个够。

1短文共______段。第______段写乌鸦用原来的办法喝水。

2猴子看见乌鸦用“这种办法喝水”中“这种办法”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乌鸦用原来的办法喝水为什么不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①1915年10月,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娃娃"投生"到这个清贫之家,这就是我。大伙儿见我胖乎乎挺逗人喜欢,便起了个小名叫"狮仔"。莫看名字威风凛凛,不知怎的,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多了,直到三周岁口齿才清楚些。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我排行当中。

  ②我们年纪很小,父亲便教我们读书识字。他的旧学功底很深,教的是四书五经。他的视力在年轻的时候就坏了,看东西很吃力,常拿出一叠叠学生作文,唤着我的小名:

  ③"狮仔,念念!"

  ④我便"咿咿呀呀",照本宣科地读了起来。他一听就记住,听到妙处,往往露出欣慰的微笑,甚至出声叫好。

  ⑤我真怕他检查作业。一旦发现错别字,他就沉下脸来,低声但却是严厉地叫:"狮仔!"于是,我只好乖乖地伸出手,让他打手心。且不论这种教育方法得当与否,挨打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这倒使我养成了从小就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童年吟诗、联对子、背古文……就是没想到将来要跟什么"物质"、"分子"打交道。我至今十分感谢父亲的严格要求,为我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使后来的学习和研究顺利多了。

1第一段写出了""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怕父亲检查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词"乖乖",原指顺从,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摘出最生动的描写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6第⑤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类文阅读。

那年的江水

  四年前,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边陲村小任教。生活条件差,学生们不听话,让我倍感孤寂和怀才不遇。常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不远的江边去看浪花,因为只有浪花才能感受到我的无助和伤感。

岸边是肥沃的土地,可很少有人垦荒播种,因为每逢夏季,江水都有可能漫到岸边,让你起早贪黑白忙乎一场却颗粒无收。我稍微抬了一下头,看见不远处有一片地,禾苗长得枝粗叶大壮实无比,油油的亮光灼得我眼痛。在烈日下,竟还有一位瘦矮的老农微屈着身子掘地锄草。我愣住了,竟感觉出少许生气来。

我不解地问  您在这里种庄稼  水涨上来了咋办  那不是白忙活了一年吗  谁知道今年水会不会涨上来  我也没去想  你想想看  你要有收成就必须流汗  可流汗了不一定有收成  今年淹了  说不定明年不会淹  希望总是有的嘛  老农嘿嘿地笑着说  听完这番平凡朴实而饱含深厚哲理的话,我脑中像拨亮了一盏灯,让我对前方不再感到迷惑。我感慨万千……

那天,天蓝,云白,心爽。我悠悠地骑着自行车唱着歌儿回到了学校。之后,讲台上是我深入浅出的讲解,下课时教室里是我悉心辅导的身影。夜晚,星星作伴,我睡得很晚,月亮作证,我起得很早。 江水那年并没有漫上岸滩,老农的庄稼获得了好收成。而我在人生路上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哲理______  悉心______ 

反义词:孤寂______  坚实______

2短文用__比喻老农的话对我的启迪。

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听了老农的话“我”有什么变化?请用“——”画出来。

5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春风吹绿了田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难道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个电话不是又随即而来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水滴石穿

张乖崖为崇阳县令,一个小吏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头发旁的头巾下有一枚铜钱,就问他,他说是钱库中的。张乖崖就下令杖法伺候。那个小吏大为生气说:一枚铜钱怎么值得说,你竟然棒打我。你能打我,可你不能杀我!  

张乖崖提笔写下判语,又说道:一天一枚铜钱,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铜钱;用绳子来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会断;水滴石头,(时间长了)石头会被水滴穿。说完,亲自拿着剑,走下台阶,斩下他的首级,去申台府自首。崇阳县的人至今仍流传。  

1、认真阅读以上故事,以《水滴石穿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流畅,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