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综合回顾。鲁滨逊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请你根据课文节选,完成思维导图,感知人物形象。
从中我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按原文填空。
在________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________;像________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_的流里,没有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我________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3、回顾语文学习生活,完成填空。
①老舍先生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组织材料,表达了“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
②当代作家赵丽宏在《学步》这篇课文中写道:“在你未来人生的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结合小学六年的学习及生活,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
③“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农民。”根据文句列举三个成语,表现詹天佑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____。
④“纸扎的人儿虽大,经不起手指一戳;铁打的秤砣虽小,却可以压住千斤。”(照样子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恰当的词语替换画线的部分
(1)“缩小机构,精简人员”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
(2)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
(3)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5、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6、诗歌阅读。
毕业
我们从这里起航/走向遥远的地方/当我们走向明天/又怎能把昨日遗忘
回首昨日/那郁郁葱葱的日子/有过青涩也有过芬芳/更有的是/相遇相识相知/那瑰丽的宝藏
今天,我们流泪了/那可不是忧伤——是歌唱/今天,我们分别了/那可不是遗失——是珍藏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宝藏(______) 珍藏(______)
【2】根据词语意思在文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美好蓬勃。(__________)
(2)形容异常美丽。(________)
【3】诗中“歌唱”的是(_______),“珍藏”的是(________)
A.青春的回忆 B.青春的激情
【4】诗中的“昨日”指的是______;“今天”指的是______;“明天”指的是____。
【5】“起航”原指________ ,这里比喻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毕业意味着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节日)的景色。后两句描写的是寒食节的一个特殊情景——万民禁火,然而皇帝却恩赐蜡烛给王侯贵族.到了夜晚王侯贵族之家灯火通明,典型的“只准州官放火,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8、阅读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完成练习。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送元二使安西》是____(朝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__________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______诗。
【3】诗的前两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_____”,送别的时间“______”,送别时的环境“________”,这样的环境烘托出与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中,一个“_____”字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之情。
9、阅读
老师领进门(节选)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个三年级的学兄带笔。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轮到给一年级上课时,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四句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了二三里。娘儿俩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两个人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朵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身临其境”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
【2】我“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说明( )
A.“我是一个尊重老人的人。
B.田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
C.“我”深深地铭记田老师对我的教诲之恩,终身难忘。
【3】“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田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认为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_____________这件事,并不是他的刻意追求,而是他在教学中无意的举动,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句话也反映了田老师_______和_______的精神。
【4】最后一句在文中起( )的作用。
A.引出下文
B.点明中心
C.承上启下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讲的是人才栽培的重要与不容易:“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表明了“我”
____________难忘老师对“我”的__________之恩。
10、(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12分)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要,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请概括写出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分)
(2)“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句中“终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3)下面的句子应读出哪种感情?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4分)
矛盾 渴望 失望 兴奋
①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 )
②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 )
③(火炉)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 )
④哎,这是怎么回事呢? ( )
(4)用“ ”画出小女孩幻想的句子。这里,小女孩的现实处境与幻象中的生活形成 ,衬托出小女孩现实生活的 ,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 。(4分)
11、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jiān jiàn) 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 ,被微风吹散(sàn sǎn)了,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请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请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把文中的画横线的地方补充完整。
【4】近义词:
挪移—(________) 遮挽—(________)
【5】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请用“_____”画出有关的句子。
【6】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来勉励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节选)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直到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然间醒悟地向听众致谢。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如此严重缺陷,几乎完全听不到任何声响的人,却陆续写下了那么多大量的美妙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像这样的事,今天我们想起来仍是很感动的。在一个音乐大厅里,美妙的音乐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旋律中,然而那个以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指挥棒的音乐家,自己却一点也听不到。
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到的,这就是:不被缺陷和困难所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这些年来,我们听到的多少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达了怎样的高峰呀!
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象牙的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米粒大小的象牙粒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大小的象牙上刻岳飞的《满江红》。这位工艺师却是瞎了一只眼睛的,你( )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瞎了一只眼睛,那( )大错特错了。他是在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研究的。他原来仅存的一只眼睛发挥的作用竟比常人的不知大多少倍。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作花上晶莹的露珠了。
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吧!
【1】给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3】文中画线部分是把_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
【4】看到这些缺陷者所捧出的美丽花束,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___,原因是____。八儿看到如此颜色的粥,心里想到的是____。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横线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_____,略写的是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14、阅读说明文《猛虎雄风》,回答下列问题。
猛虎雄风
人们一提到虎,就会想到它那健壮的身体、锋利的爪牙和威风的样子。的确,虎被称为“百兽之王”,它是胜利和力量的象征。在生活中,虎的数量很少。在九种虎中,有四种已经灭绝了。在仅剩的五种虎中,也有几种数量仅剩两位数了。但美洲虎、东北虎的踪迹,还是可以在森林中找到,它们还是一样的威风。
东北虎的毛色非常美丽,额前有一个“王”字形的斑纹,一身淡黄色的长毛上夹杂着黑色条纹,显得十分漂亮;它那强健、粗壮的四肢和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又使它显得威风凛凛。东北虎是肉食性动物,它身上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锋利的爪和犬齿。它的爪长达十多厘米,伸缩自如,比钢刀还利,就是牛皮也禁不住它一抓;犬齿长6厘米,是撕碎猎物不可缺少的“餐刀”;虎的舌头上有很多尖锐的刺,适于撕咬;趾垫和掌心的肉垫,像海绵似的柔软,使东北虎走起路来像猫一样,无声无息。老虎几乎都有这些特点,这是它们身体条件上的优势,而它们的捕食本领也比狮子高明,常采取静伏、潜行,好搞突然袭击,它的一声长啸,会吓得许多动物伏地不动,然后使用扑、掀和剪等方法来捕捉。
虎的一扑很厉害,能远扑7米之外,跃高2米,一掌可以击倒一只鹿。它的尾巴就像一条铁棍,“一剪”可以打断动物的腰和腿。它还有尖牙利爪,遇上牛这样的大家伙,就从后面跃上牛背,抓住头颈,前顶后扯;如果从正面袭击,就会抓住咽喉,连咬带撕,再壮的牛也只能任它宰割了。它耐寒超过耐热,喜欢洗澡,常常出没在离水较近的草丛之间,在饱餐之后,它们一般都比较喜欢在安静的地方休息。虎与狮不同,一般都在晨昏时才出来觅食,但是行动却十分隐蔽。除母虎带仔外,绝大多数的虎都是单独栖居,并有明显的巢域。母虎一般两三年一胎,一胎一般二仔。由于森林日趋减少,素有“森林的保护者”美誉的老虎不但保护不了被人类不断吞噬的森林,连自身的生存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虎类总共只有3000多只。由于虎的价值大,数量又少,这“森林之王”的雄姿已很难见到。目前东北虎和华南虎均已被列为我们国家的一类保护动物,相信经过社会各界人士不懈的努力,一定会使子孙后代们可以永远见到这“百兽之王”的雄姿。
【1】下列称呼中,不是老虎的美称的一项是( )
A.百兽之王 B.森林之王
C.威猛之王 D.森林的保护者
【2】老虎的“餐刀”指的是( )
A.犬齿 B.舌头上尖锐的刺
C.爪 D.像铁棍一样有力的尾巴
【3】老虎出来觅食的时间一般是( )
A.中午 B.凌晨 C.晨昏 D.黄昏
【4】为什么说老虎会越来越少?(概括两个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企业老总在办公室挂了一幅名家的《猛虎下山》画,你认为选择这样的画装饰办公室合适吗?请结合文本和生活经验说明理由。(概括两个要点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2)我竟然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3)家家户户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4)水镜先生派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访问。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难道英语不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21、写作题
题目:未来的_______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你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如未来的房子、衣服、鞋子等。②合理想象,语言生动,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