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寂静——(______) 容易——(______) 怀疑——(______)
2、解释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________
弈:________
句意:________。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________
然:________
句意:________。
③孰为汝多知乎?
汝:________
知:________
句意:________。
3、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要求填写两种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
大卫(________)聪明机智,(________)正直勇敢。
大卫(________)聪明机智,(________)正直勇敢。
4、说说下列各句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
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________
②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________
③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________
④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________
⑤清晨,太阳在山尖上露出半边脸,小鸟在林中唱着动听的歌。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善者的面具是________的,________代表________;国王的面具是________的,________代表________;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________;________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________;巫女的面具是________,象征其________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________和________;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________。面具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巴峡__巫峡,_____襄阳__洛阳。
【1】将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2】本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的作品,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此诗堪称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他最高兴时写下的诗。
【3】诗人“喜欲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以下诗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4】在学习古诗文时,我们要理解词语的古今意义的不同。比如:诗中的“妻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青春”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词,并完成练习。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的体裁是(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胜日: ,光景: ,等闲: 。
【3】用自己的话说下面的诗句的意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________。
8、默写《泊船瓜洲》,再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
【3】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4】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的家乡,山水相隔,可谓路途遥远,但是在作者心里很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这种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更加凸显出诗人强烈的________之情。
9、课外阅读。
宁死不屈
①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几个凶神恶煞的日本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押着一位儿童团员向松花江边走来。
②那个儿童团员是个小姑娘,只有13岁。她犯了什么“罪”呢?她的“罪名”就是组织村里的儿童团员学习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以后,敌人为了使东北三省的人民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永远当他们的奴隶,不准东北的少年儿童学习中国语文。
③今天,敌人在松花江边对这个小姑娘进行“审讯”。为了扩大影响,日本兵还用皮鞭赶来了村里的许多孩子。
④敌人问 你为什么要偷着组织大家学习中国语文
⑤ 因为我是中国人 小姑娘回答
⑥敌人恼怒了 大声吼道 难道你不知道 违抗命令就要枪毙吗
⑦ 你们枪毙不了我爱国的心 小姑娘大声回答
⑧敌人没有办法了,换了一副假惺惺的面孔,对小姑娘说:“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只要你当着大家的面,答应不再组织他们学习你们的语言文字,我们就送你到最好的学校上学。”
⑨敌人稍停一下,接着又恶狠狠地说:“( )你执迷不悟,那眼前的滚滚波涛( )是你的坟墓了。”
小姑娘听后,微微一笑。她毫不犹豫地跳入江心……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
________
【3】找出描写敌人神态、表情的词语。
________
【4】给④~⑦自然段加上标点。
【5】小姑娘犯了什么罪?在跳入江心前是什么表情?
________
【6】这篇文章赞颂了东北小姑娘的什么精神?
________
10、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保尔缓缓摘下军帽。哀思,深沉的哀思充满了他的心: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②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③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④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人,应当赶快生活!
保尔怀着这样的幽思,离开了烈士公墓。
【1】第二段话第③④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应当怎样度过呢?”是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回答的。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递进说明
B.解释说明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保尔那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过手练习】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
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
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1】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
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40个字)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白兔过生日
六月十日是小白兔的生日,许多小动物都来向它祝贺。
它们送来了小白兔最喜欢的礼物:小灰兔送萝卜,小山羊送青草,小牛送牛奶,小鸡送白菜。大家一起唱歌,祝小白兔生日快乐。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小白兔的生日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
【3】小动物送了什么礼物?请连一连。
小灰兔 白菜
小山羊 牛奶
小牛 萝卜
小鸡 青草
【4】请在下面这张贺卡上为小白兔写上一句祝福的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起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奇怪——_____________ 往常——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描写方法。
【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被妈妈抱起的八儿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 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 | 小学生 | 初中生 | 高中生 |
记得母亲生日的 | 54% | 66% | 91% |
记得同学生日的 | 58% | 86% | 92% |
差值 | 4% | 20% | 1% |
请用简要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的发现竟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这一声吼叫,把大家的胆都吓破了。(注意划线处的写法,仿照句子,写一写你获奖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正在打扫卫生。(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生长。(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王宇做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6)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8)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春姑娘不是快活地喊着吗?
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燕子在电线上排列成了错落的音符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21、习作表达
小练笔。
王宁同学有个表弟,就读于福州小学,最近一段时间,表弟把课余时间都花在玩手机上,家长很担心。请你代王宁给表弟写一封信,劝他不要玩手机,把精力放在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