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语境填写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却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2.妈妈经常呵护着绿植芦荟,它居然枯死了,而没人管的绿萝却长得很茂盛,这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明期中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念,于是他感叹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字标音。

庸(     弩(  

酌(     瑜(  

瑾(     谲(  

 

3、读句子,解释词语,并翻译全句。

1.两小儿小曰:“孰为汝多知乎?”

孰:_________   为: ______   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 _______ 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国:______   善:______   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规律写词:

①弄、惊________________

②风度翩翩、生机勃勃、________________

③虚虚实实、真真假假、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大吃______ 闷闷______ ______在外 ______绵绵

一元______ 铮铮______ ______年华 ______反三

言行______ 洁白______ ______无厌 ______怡人

北斗______ 囫囵______ ______蓬发 ______如笑

滴滴______ 熟能______ ______如春 ______俗子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词阅读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父母财产而反目成仇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句:_____(填写文中诗句)

2作者巧比妙喻,用“萁”比喻哥哥曹丕,用“豆”比喻①_____,“同根生”指②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兄弟之间情同手足,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B.表达了作者对哥哥曹丕的理解与无奈。

C.表达了作者对骨肉相残的厌恶与憎恨。

7、朗读《清平乐》,完成练习。

春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因风飞过蔷薇。

【1】把诗词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词人、书法家__________。“清平乐”是________ 名。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_____________ 之情。

【3】“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心》,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 ①天山:指祁连山。②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③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④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诗的前半部分表现了边塞生活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要表达的主题有_____(填序号)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 B.边塞生活的艰苦 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的戍边战士具有怎样的精神面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句子,回答问题。

(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这句话反映了总理的两个特点:一是 ;二是

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这两个特点?用“ ”画下来。

(2)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可以数得清颗数”说明了什么?

“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说明了什么?

这几句话反映了什么?

 

10、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文中划线的句子中,“痕迹”是指___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____________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自责。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赤裸裸地回去”指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当官的不能搞特殊

1930年夏,彭德怀带领红五军转战鄂东南,由于战事频繁,加上生活艰苦,他的身体日渐消瘦起来。

警卫员看到这种情形很是焦急。有一天,他暗地里让炊事员下了一碗汤面端到了彭德怀面前。看到面汤里还有几片猪肝,彭德怀问:“哪里来的?”“我看到你连日熬夜操劳,怕身体拖垮了,特地请炊事员做的。”警卫员回答。

彭德怀听后,非常严肃地说:“谁给你这个权力?我一再强调,红军官兵平等,当官的不能搞特殊!”

警卫员还想再解释,彭德怀猛地站起命令道:“不要说了!你快给我送回去!”这时炊事员连忙过来打圆场:“军长,面已做熟了,不吃也是浪费,还是吃了吧!下不为例就是了!”

“不能就是绝对不能!这个先例决不能开!否则就不能说服人。我彭德怀闹革命不是为个人吃好的。如果只为享福,我就呆在国民党里,享受好吃好喝的了!”说完,他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缸子掉在了地上。

炊事员看到军长怒气冲天,顿时不敢吱声了。过了一会儿,彭德怀才缓缓地说:“同志哥,你将这碗猪肝面送给重伤员吃吧。”转头又批评警卫员,“以后约法三章,谁也不准违反。

【1】本文中,“打圆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彭德怀与警卫员约法三章,“约法三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是抓住彭德怀的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表现彭德怀高尚的品质的。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冒  险

春天到了,庭院里的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泥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 感叹)春阳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滴落花瓣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伸长。

第二颗种子说:“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向上钻,可能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作打算吧。于是,它继续(瑟缩 收缩)在土里。

几天后,一只母鸡到庭院里东啄西啄,第二颗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忧愁——(   )  懦弱——(   )  危险——(   )

2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一句中省略号表示的是(  )。

A. 内容的省略   B. 说话的继续   C. 重复词语的省略

3“/”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4找到文中描写第一颗种子和第二颗种子生长状态的语句,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画下来。

5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是摘录的一则“鲁滨逊日记”,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

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1】这则日记中,鲁滨逊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小说想一下,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逊在荒岛还做了哪些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概述两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启示

[新加坡] 尤今

这是一件发生在童年的小事。我的爸爸也许已经把它忘记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有着莫大的(影响 印象)。

那年,我9岁。一日,我坐在靠门边的桌前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开门,是邻居。两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声。

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了一团,好像连头发,也都痛得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而他的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缠来扭去。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究竟的脸,父亲即刻(暴躁 暴怒)地扬起了手,想刮我的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颓然放下了,我的脸颊,仅仅感受到了一阵掌风而已。

邻居以(责备 责骂)的口气对我说道:“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才扶在门框上,你看也不看,就把门用力关上……”

啊!原来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我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着手指,没有看我。十指连心,父亲此刻(猛烈 剧烈)的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个9岁的儿童,我所关心、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手来打我。父亲不曾。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浮浮地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我实在痛得极惨,原想狠狠打她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她!”

父亲的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的启示: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他人,不可推卸责任。

谢谢您,爸爸!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按要求写近义词。

(1)“我偷眼瞅父亲”,句中的“瞅”可以换成____________

(2)“父亲即刻(暴躁 暴怒)地扬起了手”,句中的“即刻”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为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____

A.形容湿淋淋地往下滴。     B.形容畅快。

(2)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颓然放下了。____

A.倒塌     B.萎靡     C.败坏

4读文中的画线句,“我”偷眼瞅父亲时心里会想什么?父亲原本想打“我”,但最终没打,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这件事情必须你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什么人到了这里,都会被珠峰巍峨壮丽的景色所迷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先生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小明是学生。

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道题这样做事对的。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布谷鸟在树枝上鸣叫,树下有一丛花。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到?

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两组不同的关联词语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分别连成一句话。

我们为人民服务。 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收获的过程。在生命的潮起潮落中,任何一种经历都是一种收获,任何一种收获都是一笔财富。比如从陌生人的一个微笑里收获温暖,从母亲的一声叮咛里收获母爱,从老师的批评教育中收获做人的道理,从一次比赛中收获自信等。

请以“收获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