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1.苏轼,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北宋________________。与其父__________、弟___________合称“________”。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___________并称“_________”。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字鲁直,号___________。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形式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宋四家”。

3. 《寒食》是唐代诗人 ________创作的一首 ______。此诗前两句写的是_______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_______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_______手法写实,刻画____________,充溢着对__________ 的陶醉和对_________的歌咏。

2、看拼音,写词语。

六年的光阴就像yún yān( )般地眨眼而逝。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fán huā sì jǐn( )的校园,告别zhāo xī xiānɡ chǔ( )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juàn liàn( )之情。难忘lǜ cǎo rú( )茵的操场,难忘chuānɡ mínɡ jī jìnɡ( ) 的教室,难忘tiān zhēn làn màn( )的同学,难忘hé ǎi kě qīn( )的老师……最后道一声:母校,谢谢您!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丑恶—______ 单调—______ 含糊—______

浓稠—______ 糊涂—______ 寂寞—______

4、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使填进去的字前后搭配恰好组成一个地名。

重于泰________)(________山再起 万古长________)(________阔天空

人山人________)(________辕北辙 风卷残________)(________柯一梦

5、回顾语文学习生活,完成填空。

①老舍先生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组织材料,表达了“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

②当代作家赵丽宏在《学步》这篇课文中写道:“在你未来人生的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结合小学六年的学习及生活,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

③“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农民。”根据文句列举三个成语,表现詹天佑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____

④“纸扎的人儿虽大,经不起手指一戳;铁打的秤砣虽小,却可以压住千斤。”(照样子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二则。

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好雨知时节,                                                  剑外忽传收蓟北,

当春乃发生。                                                  初闻涕泪满衣裳。

随风潜入夜,                                                  却看妻子愁何在,

润物细无声。                                                  漫卷诗书喜欲狂。

野径云俱黑,                                                  白日放歌须纵酒,

江船火独明。                                                  青春作伴好还乡。

晓看红湿处,                                                  即从巴峡穿巫峡,

花重锦官城。                                                  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注释:

①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①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

②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②蓟北: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当时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③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从。                  ③青春:指春天。

④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⑤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锦官城(zhòng     chóng )                 (juàn     juǎn )

【2】理解词语意思。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阅读两首诗根据相关内容填表。

诗题

(内容、体裁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不同项目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春夜喜雨

____

____

____

____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____

____

____

____

7、古诗欣赏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绘的是( )时候的景色。

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字描绘出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 )( )( )( )( )( )。

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颜色是( ),声音是( ),动景是( ),静景是( )。

4根据诗句的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点应该是___________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眉眼盈盈处:________

才始送春归:________

【2】根据词的内容,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浙东之地,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真是美好的地方!

B.词的上阕作者使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浙东之美。

C.这首词的下阙充满哀伤和悲情,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祝福。

【3】积累不同种类的诗文各一句。

(关于送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与结尾互相照应的语句。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泫然”所流露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他们俩在快乐的光明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饥饿,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地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地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把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上述片段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3读这三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回答问题。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从中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有什么话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司空见惯________ 追根求源________

【2】选文中加点的“差不多”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中画“_____”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句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英]丹尼尔·笛福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这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除了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1】选文第1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困难重重”?请分条目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第2自然段的反问句中,我体会到鲁滨逊具有____的精神,这也是他能够在荒岛上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13、课内阅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

“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吓得不知怎么办好。________

②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________

③像钢铁铸成的。________

④山势直立高耸的样子,形容船长站在那直直的一动不动。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派遣——________    片刻——________

沉没——________    好像——________

【3】“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为什么用“奔”不用“跑”?

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描写哈尔威船长镇定指挥、临危不惧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怜怜、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过了。

1给开头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3“太阳他有脚啊”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对“我掩面叹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叹息时间过得太快。

B.叹息自己没有珍惜时间。

C.叹息自己不知该干什么。

5“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个句子中的“闪”字能换成“溜”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回答。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谷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了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的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孔子三十岁左右就从事教育事业,他时常为能培养出优秀弟子而感到安慰。他常常以谦虚严谨、知难而退的态度鼓励弟子勤奋好学。

1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

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4分)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封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

缩句:

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改为字句:

改为字句: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用了什么用词手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请你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我真     

要求:①从自己亲身经历的小学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选取一件,围绕自己填补的词语,或者烦恼、委屈、幸福、伤心、快乐的事,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一题多“解”——写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