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到梅花我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

2、读下面的句子,仿照例句把你体会到的心情写下来。

例:路灯昏黄,深秋的寒风吹刮在空荡荡的操场上。校园里再也不见那些熟悉的脸庞了。(落寞、怀念)

1.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___________

2.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________

3、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为了bì miǎn____革命组织备破坏,李大钊fén shāo____了许多文件。后来军阀派了一群mó guǐ____似的匪徒将他bǎng____走,最后他被zhí xíng____了jiǎo xíng____。坚贞不屈的李大钊值得我们敬仰。

4、文中运用了大量叠词,仿例写词

匆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头涔涔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伶伶俐俐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你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你一定和亲爱的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节选)

何其芳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1】题目中“歌唱”的意思是(  )。

A.唱歌

B.赞美

【2】诗人为什么希望“我的歌”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

A.我的歌很好听。

B.我歌唱的是早晨。

C.为了使“少男少女们”得到鼓舞。

【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想象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

B.第一节作者把“快乐或好的思想”想象成声音、微风、阳光。“微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阳光”给人一种春和日丽的欣慰之感。

C.这首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

【4】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着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故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作者在____(月份)送别________这个老朋友。

3在这首诗中,____两句叙事,____两句写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泥融飞燕子,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

【2】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描绘了 __________ (填季节) 的美景。

【3】后两句中的动词“________”和“_____ ”分别表现了燕子的_____和鸳鸯的_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我想到了这两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从选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明白 _____   严肃 _____

2“眉头拧成了疙瘩”反映了老班长怎样的心情?(   )

A.反映了老班长对小战士的同情和理解。

B.反映了老班长内心的忧虑,担心小战士因难过而不肯吃鱼汤。

C.反映了老班长对小战士的不满和责怪。

3当看到老班长嘴边露出了一丝微笑时,“我”的心里为什么沉重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大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大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根据课文填空。

______)的变化   ______)的黄昏   ______)地消逝

【2】第二自然段中出现三次“一声不吭”,每一次作者心里是怎么想的?请以第一人称写一写。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的心情从________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的变化。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如果那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没把午觉睡过了头,你认为母亲会带“我”出去玩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他写了这样的诗句: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

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

只留下苍白的影子在风中悲泣

心中的太阳陨落在无歌的冬季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他却盯着我的眼晴:“我想知道实情。”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便匆匆逃出病房,心理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緒,便劝他保重身体。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 ”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郎郎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朗……

1注音或写汉字

jiǒng jiǒng cuì

)(  )有神 )弱

)落   )折

2造句

灿烂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力四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最后一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

)——(

4仿句:(如:海水……雨水……)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比喻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一句,你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共2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看国家地理频道,最喜爱各类野生动物。每每看过,总会感慨自然界的动物活得难啊!

觅食固不易,生存更危险;万物相侵害,一环扣一环。好不容易一口一口衔食喂大的小鸟,让黄鼬一下就连窝端了,她窝里还有一群小崽子;刚出壳不久的小海鸥、小企鹅,硬让贼鹰从父母脚底下给叼走了;至于羚羊、角马之类食草动物,时刻都在肉食动物的窥伺之中,不得安宁……危乎险矣,弱肉强食。野生动物的那点自由,需要何等的血的代价!

由此便想到狗狗以及同类,不能不佩服,聪明!以狗狗之肥胖、鲜嫩、笨拙,在野生环境下绝活不过三天,肯定被吃得连骨头也不剩。可是现在,它比人吃得还好,睡得比人还安心。它的生存环境和野生动物一比,那它见的世面就大了!

狗是动物中最聪明的,它看起来是投靠了人,做了人类的奴才;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它是利用了人,揣摸透了人的弱点,让人心甘情愿地成了它的仆人。

人不是最虚荣、最有领袖欲吗?那好,它迎合你,服从你,忠诚于你,让你高高在上,满足你这点小爱好。

人不是最怕寂寞,最怕空虚吗?那好,它装憨卖傻,活力二八,跟随左右,陪伴终生,使你觉得最堪信赖的是犬不是人,所以有个亿万富婆临终把遗产给了爱犬而不给儿孙。

至于你舍不得吃肉而给它吃肉,你为它洗澡、治病、打针、梳毛、遛弯儿,它吃得香了你高兴,它屙不出屎来你蹩劲儿……如此服务,渐成习惯,回头一想,咦,似乎还没对哪个人这么有耐性过!

这不是,你让狗耍了,明知道你也愿意。而且,它绝不愁濒临灭绝。它的一个狗儿子明码标价,它还没生,就有一大群人等着买呢!它不愁计划生育,也不怕难产,有医生给它做剖腹产手术呢!

要说狗现在过得比人好,一点不过分。住高楼别墅,乘豪华轿车,真是钟鸣鼎食、锦衣玉佩、公子哥儿、淑女名媛。可是人弄得这些,得奋斗一辈子还不一定行,狗呢,一点劲儿不费,嘿嘿,坐享其成!

你说,是狗聪明还是人聪明?

(1)第二节中写到野生动物的生存艰难,目的何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狗狗见的世面比野生动物的大,你能结合文章说说它都见过哪些世面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狗是聪明的?(用文中的话回答)(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从文章中看到人的哪一些弱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总结一下狗聪明在何处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找出两句你认为幽默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熟读精思》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三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提出了一个怎样的学习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还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一名学生,你在读书方面有何心得或好的方法?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

③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④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⑤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得分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

⑥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⑦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

⑧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⑨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文章第1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A.因为“我”等的时间太久了,母亲刚来不久。

B.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做到这点。

【3】第4自然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第1自然段中与第9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相呼应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5】文章结尾说“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这是因为(        

A.那些夜晚不仅月色美,而且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

B.那些夜晚是母亲、弟弟和“我”一起度过的,让“我”印象最深刻。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 写一条与长江有关的古诗句。

 

2.例: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仿写)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17、 句式变换。

(1)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变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在热带,即使有衣服不用穿。(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小作文

根据情景,完成写作。不少于100字。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声音,如鸟儿的鸣叫声,小溪流的哗哗声等等,下面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声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