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原文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她现在同过去判若两人了,(   )听课认真,(   )精神焕发,自信十足。

2、他信守了10年前的诺言,(   )用这样奇妙的方式传送这份礼物。

3、当小企鹅从壳中探出湿漉漉的小脑袋,惊奇地打量外面的世界时,第一眼见到的(   )妈妈,(   )疲惫至极又欣喜至极的爸爸。

4、(   )求得别人的帮助,(   )靠自己的力量与智慧解决。

5、(   )没有图书馆,(   )没有实验室。

6、宇宙的万物中都蕴涵着音乐,(   )是在季节的变换、心脏的搏动中,(   )在苦与乐的循环中。你不要置身其外,而应当融入其中,那么,你就会汇入这雄壮的节奏里。

7、这正是它的不俗出。它(   )被人欣赏而生长,(   )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8、但我要说,(   )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   )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9、(   )付出多大代价,(   )要把这件事完成。

10、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   )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   )会过分懊恼。

11、这时它们已(   )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润,(   )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12、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   )狼会咬它们,(   )人们给它们戴上了铃铛。

2、先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再写出句意。

1.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浥: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舍:_________________

柳色: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君: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六年的小学生活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古诗词的知识,如:《忆江南》是_____代诗人_____所写的词,“忆江南”是_______;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描写儿童散学后放风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所作,与“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相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先填写选项中的格言名言,再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写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 

A. 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B.一鼓作气,再而衰,________ 

C. ________,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D.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________ ,迎来光明。

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实践,因为________;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②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勇于面对,阿斯图里亚斯在《玉米人》中曾说过________

5、查字典填空:

1.字是   结构,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除部首外

  画,在诗中的字义是  

2.乾坤应读   ,是   结构,部首是   ,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   乾坤在诗中的意思是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把壮阔雄浑的万里河山,形象地概括在短短的十个字中,有咫尺万里之势。请你具体说说后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虚写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

A. 悲伤流泪   B. 离愁别绪   C. 情谊深厚   D. 黯然伤别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一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写的是____________,后两句写的是____________

3后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妙?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对皇帝给宦官传赐蜡烛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什么?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dǒu qiào(   )的山岩上,叶子也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通过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走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shuò(   )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dàngyàng(  ),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④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也流tǎng( ),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节选自《三峡之秋》)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橘_____  (2)dǒu qiào_______ (3)_____  

(4)闪shuò____ (5)dàng yàng _______  (6)流tǎng_____

2“通过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这个句子有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个句子用了何种修辞?有何作用?

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写的是三峡的秋天,按照______顺序,写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时段的三峡秋色。

5本文写景时运用了多种修辞并且使用了大量的表示色彩的词语将三峡的秋天写得绚烂多姿,丰富多彩。请仿照这样的写法,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并按一定的顺序写几句话,描写一处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材料一]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刊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材料二]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立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节选自六年级下册课文《为人民服务》

【1】联系【材料一】解释句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对【材料二】中“死得其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死后有安稳的居所

B.他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C.死后得到了所有的东西

【3】李华同学认为:“学习张思德、雷锋这些都是军队、警察的事情,我们小学生只要不违反法纪,为自己着想就行了。”针对他的这种认知,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劝说他。__________

11、阅读

我们需要信仰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信仰是人生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的确,当近代的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时,无数热血青年,为了信仰,放弃了锦衣玉食的安逸生活,浴血奋战于御敌的沙场;为了信仰,他们放弃了功名利禄,默默无闻于辉煌后的平凡。他们的人生之所以无怨无悔,是因为他们有信仰。

和平时期,我们同样需要信仰。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这个回答,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在我们这里是否遵守规则,首先要看对自己是不是有利,如果有利,看见自己既无危险,又可以抢时间,就“忘了”规则;其次,是看看自己会不会被发现,如果看见了红灯却看不见警察,又相信此处没有隐藏的监视器,于是就“大胆地往前走”了。

当这种心理状态成为“正常”之后,连基本的是非也会被颠倒过来。例如,梁晓声讲的经历还有“后话”:他回国后,有一次在路口红灯面前停车,但是左右两边都无来车。他后面的车一辆接一辆“勇往直前”闯红灯,绕过他身边时还冲着他大骂:“你神经有毛病!”

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偏向于急功近利,只从眼前的算计出发,不考虑长远的事情;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考虑他人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关系。

无数的这种人随时在抱怨、又随时在卷入道德的缺失,其实来源于我们思想深处的问题——片面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无私或博大的爱心。

而人类不可缺少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爱心,恰恰都超出了个人狭隘的理智,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因为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了狭隘理智的信仰!

有一个年近半百的北京人,当看到云南某边远乡村没有小学,那里的儿童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时,他毅然离开了繁华的首都北京,孤身一人前往办学。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地方,他克服种种困难,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我想,世俗的任何名利和算计,都不可能给予他这么大的力量,除了信仰。

契诃夫说过:“我觉得人都应有信仰,或者都应当去追求信仰,不然,他的生活就空洞了。”信仰(   ),信仰(   ),信仰(   )。因此,我们需要信仰。

1选文谈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短语填入文中恰当的括号里。

A.会使世界充满爱的温暖   B.会使人生更有意义

C.会使人心胸坦荡

3读选文第9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是从哪个角度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有了信仰就会超越狭隘的理智,具有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12、鼠疫(

[法]阿尔贝·加缪(miù

梗概

里厄(è)医生在楼梯口踢到一只死老鼠,他为此疑惑,可所有人都不以为然。接着,奥兰城发生瘟(wēn)疫,突如其来的瘟疫让所有人措手不及。随后,人们发现,疫情源于老鼠,这是一场鼠疫。起初,政客们狂妄无知,甚至想利用灾难来获取利益。随着疫情加剧,人们才开始与疫情抗争,实施隔离救治。但是疫情持续加剧,奥兰城最终被重重封锁,无人能够自由进出。这时,里厄医生挺身而出,与志愿者塔鲁等人一起救助病人。最终,塔鲁献出自己的生命,鼠疫也没有缘由地退却了,可是奥兰人永远不会忘记鼠疫曾给他们带来的梦魇(yǎn)。

【目录】

(1)

■它叫鼠疫

■省府会议

■最初抵抗

(2)

■全城抗疫

(3)

节选

第二天,高烧症又有了些发展,甚至见了报,不过,报道的方式轻描淡写,对此事只作了些暗示。又过了一天,里厄在城内最不显眼的角落里看到省府匆忙地叫人张贴的小小白色布告。从这种布告中很难看出当局正视事实的态度,采取的措施也并不严厉,看来是为了迎合有人不想惊动舆()论的愿望。省府决定的开场白宣称在奥兰地区发现了几例危险的高烧症,是否会传染还不能确定。这些病例的特征尚未达到令人真正担忧的程度,相信市民是会保持镇静的。尽管如此,为了谨慎起见-大家都能理解这点-省长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这些措施纯为防止任何瘟疫的威胁(xié),市民子理解和照办。省长完全相信能得到市民的通力合作。

布告接着开列采取的全部措施,其中包括在下水道中喷射毒气进行科学灭鼠,以及对用水进行严格的检查等。布告要求居民们保持最大限度的清洁卫生,还要求身上有统蚤(zǎo)的人到市医务所去。此外,规定病人家属必须申报医生的诊断结果,并同意把病人送医院特设病房进行隔离。这些病房具有特殊设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疗效。另有几条补充条例规定病人房间和运输车辆必须进行消毒等事项。布告最后要求患者家属接受卫生检查。

……

但不多久,疫情一下子恶化,死亡人数重又直线上升。在死亡记录重新达到三十人。左右的那天,贝尔纳,里厄读着省长交给他的官方拍来的电报,一边说:“他们害怕了!”电报上写着:“正式宣布发生鼠疫,封闭城市。”甚至连通信这样能使人稍感安慰的事也不许可。因为一方面,城市与外界的一切正常交通联系已全部断绝;另一方面,当局又下令禁止同外界通信,以免信件传带病菌……朗贝尔是一位外地的记者,在封城之后,他一直想要出城去,因为他的亲人在城外,他希望见到亲人。他希望里厄医生能够开出证明,证明他没有患病,但是里厄医生拒绝了。因为封城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尽管他理解朗贝尔渴望与爱人相聚的心情,但在这件事上他要承担自己的职责,不能徇(xùn)情。

【1】为了对抗鼠疫,奥兰城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不包括(     

A.在下水道中喷射毒气

B.对用水进行严格的检查

C.封城

D.注射疫苗

【2】阅读“梗概”部分,概括情节,将目录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3】根据阅读经验,推测节选部分的第一至二自然段出自目录中的哪一部分内容?(     

A.它叫鼠疫

B.省府会议

C.最初抵抗

D.全城抗疫

【4】封城后,朗贝尔想要与亲人团聚便要求里厄医生开具证明他没有患病的证明,里厄医生拒绝了。你赞同医生的做法吗?请联系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

【5】2020年,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最美逆行者”,在里厄医生身上你能找到谁的影子?请把两者的相同点写下来。

(1)我找到了____的影子

(2)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

【6】读完整本《鼠疫》后,有两名同学分别为这本书写了推荐语,你觉得哪一段更合适?(     )(填序号)

A.作品描述了不同人在面对极端环境时的表现。主人公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是善,以及在极端环境里厄医生一样善良的做一个善良且坚守正义的人。

B.作品描述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极端环境时的表现。你能认识像里厄医生一样善良的人,还能了解鼠疫,获取根治鼠疫的方法。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仿照词语,再写两个:

逃去飞:  

(2)片段中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抄写下来。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到的修辞是(

A.设问   B.反问

改为陈述句:  

(5)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a.作者深感时间匆匆而过,流逝之快,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白白过此一生。 

b.我们可以在世上随时间的流逝而老去,直至死亡。 

 

14、阅读《植物聊天》,回答下列各题。

植物聊天

①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近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人们眼中那些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类一样,都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特别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是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

②在这个联络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收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并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人类的网络聊天十分相似,因此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植物聊天”。但是让人们好奇的是,植物们在这个聊天网络里都聊些什么呢?

③科研人员发现,一些聪明的植物会在危险迫近的时候通过这个网络传递警告信息,从而有效地减轻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如果有一株植物被毛虫咬食了,那么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其他植物都会接到内部的警告信号。在接到警告信号之后,那些还没有被咬食的植物就会进行化学物质防御和机械防御,使自己不易受到侵害。此时,毛虫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计可施了。可见,聊天网络功不可没。

④当然,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利弊两个方面,植物的聊天网络也是如此。就好比计算机网络上流行的病毒,在植物聊天网络中,有些特殊病毒就利用网络进行传播,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

⑤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现在我们才发现,我们身边那些最常见的植物其实早就是网络聊天的高手了。

【1】文章结尾处说“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请你说说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是什么。_____

【2】说说什么是“植物聊天”。_____

【3】阅读全文,请写出植物聊天网络的“利”与“弊”。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难道英语不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大舞台。(12分)

(1)藏戏是戴着面具演出。(改为反问句)

   

(2)爸爸说:我今天很忙,就不接你回家了。(改为转述句)

 

(3)维吾尔的姑娘漂亮。维吾尔的姑娘能歌善舞。(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5)竹楼藏在竹林中。(扩句)

   

(6)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小守门员敏捷地把球挡回去了。(改为字句)

【2】杨靖宇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她现在听课认真。她现在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用关联词连接)

【4】讨论时,同学们发言特别激烈。(修改病句)

【5】这堂课,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修改病句)

 

19、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2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来的中学生个子都很高。(改变词序变为意思不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的李华同学被评为道德小富翁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了解了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法国作家阿尔弗莱·德·缪塞。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