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春城:______________

(2)札札:__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_

(5)中庭: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他像一尊石雕似的,手里还抓着一个球,一副随时准备砸出去的样子。   (_____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_____

3.她实在忍受不了了,世界上哪有这样狠心的教练?   _____

4.我记得当时的文章里有拾石雨花,寻诗扫叶的句子。   (_____

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章回体小说《_________》中的一个故事,请你再写出这部小说中其他英雄及其故事的名称,(例:武松打虎)___________

4、先用“坚”字组词,再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词语不要重复)。

A.在敌人的法庭上,李大钊始终保持着对革命的____信念。

B.凡卡在鞋铺倍受折磨,无法____下去,渴望爷爷来接他。

C.居里夫人从端庄____的学者,变成科学史上一座永远的里程碑。

D.为使千年梦圆,尽管危险重重,所有航天人仍____在发射中心。

5、《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主要____________,就能在实现生活中发现真理。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诗词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四时_______,从画 的诗句可以看出描写的是_____季。

2此诗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多选)

A. 对偶   B. 比喻   C. 拟人   D. 夸张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映日/荷花/别样红   B. 映日/荷花//样红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下列词语。

故人:________

下:__________

尽:__________

惟:__________

2点明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3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写送别的诗很多,请你再写出两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读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是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

(1)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痕迹”是指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_______________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自责。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赤裸裸地回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清晨,乳白色的雾气迷迷蒙蒙,村外的溪水传来淙淙的响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队,花瓣上闪着几颗晶莹的露珠。枣树上画眉在和黄莺对唱,声音(清脆 清澈)、婉转……  

吱呀一声门开了,大妈踏着被露水打湿的石铺小路,上井台打水。她打起一桶(清脆 清澈)的井水,忽然,她侧过头在(凝神 凝视)听着什么。

是在听溪水的流响么?是在听画眉和黄莺的对唱么?还是彩色小喇叭真会广播?

啊,喇叭花下邻家的小男孩正在念书,念得那么轻细,那么流利,那么动听,真好像是溪水的琴声,小鸟的歌声,喇叭的播音声。

大妈的笑从心底溢到脸上。她提着水桶回家去了,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动 惊断)孩子的念书声,还怕惊落了喇叭花上那忽闪忽闪的露珠……

1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表示声音的词。

:溪水(淙淙

老牛( )   小狗( )   大雨( ) 雷声( )

3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枣树上画眉在和黄莺对唱,声音(清脆 清澈)、婉转……____

(2)啊,喇叭花下邻家的小男孩正在念书,念得那么轻细,那么流利,那么动听,真好像是溪水的琴声,小鸟的歌声,喇叭的播音声。____

4文中第一个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语意未尽   B. 内容省略   C. 说话断断续续

5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句子中哪个词是写数量的,哪些词是写颜色的,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放飞小鸟

今天是小熊贝贝的生日,妈妈送给贝贝一架飞机。这架玩具飞机真惹人喜爱。机身和机翼是银白色的,螺旋浆是灰色的。十分小巧玲珑,小熊贝贝对它爱不释手。

贝贝拿着玩具飞机到草地上玩。正当小熊贝贝玩得开心时,远远看见小兔妹妹拿着一根又细又长的竹竿,上面缠着丝绒,一只小鸟的脚被丝绒束缚住,小鸟呆呆地站在竹竿上,全身金灿灿的,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里充满了悲伤。小熊贝贝看见了,就走上前跟小兔妹妹说:“妹妹,你把小鸟放了吧,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捉害虫的好帮手。”小兔妹妹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一口回绝了小熊贝贝。这时,贝贝灵机一动说:“我可以用我的玩具飞机换你的小鸟吗?”

小兔妹妹听了心里想:“这架玩具飞机真可爱,就跟他换了吧!”“好,我跟你换。”贝贝换到了小鸟,小兔换到玩具飞机拿着就玩,趁小兔不注意,贝贝把小鸟放飞了。小鸟飞到了天空,叽叽喳喳地,好像在说:“谢谢你,小熊贝贝。”贝贝十分高兴,因为他做了一件好事。

【1】划线句中的“我”指(__________),变成转述句“我”可以改成(__________)。

12、生活的滋味

只有那些最渴的人才最了解水的甜美。

从沙漠中走来的疲渴交加的旅行者是知道水的滋味的人。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是最宝贵的东西。

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有的人,尽管他坐在绿荫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旅行者和牧羊人那样干渴,没有在烈日当头的中午耕过地,所以他不会觉得那样需要水。

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和渴是什么味道,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

  阅读思考:

(1)文中的哪些词语表示天气炎热?

(2)渴的人是指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最能体会到生活的滋味?那个品不出水的甜美的人是怎样的人?

(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4)读了本文后,请说说自己的感想。

 

13、课外类文阅读。

在山里头走啊走,走进山的深处,拐了一个弯,就看见半山坡上,坐落着一排    (整齐 端正)的窑洞,一面国旗在风中飘扬。不用说,这一定是学校了。

这是一所希望小学,是山外的人们支援    (建造 建筑)的。山里的孩子们可以念书了。走到跟前,看到孩子们都在上课,神情特别    (专注 刻苦)。读课文时,他们用带shǎn xiá)北口音的普通话,跟随老师读着,声音在山里面回响。

有个孩子的课桌下,蹲着一条黑狗,静静的,不敢乱动。这是这里的特殊情况,是老师允许的。因为这个孩子的家离学校很远,放了学,他要一个人回家,到了家,天就黑了。带着狗,路上可以和他做伴,也可以为他zuànɡ zhuànɡ)胆。

深山里的希望小学,是深山里的希望。

1用“/”画去加点字不正确的音节。

2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允许——______  特别——______

4为什么说“深山里的希望小学,是深山里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 或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_________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______还轻。张思德同志是_________而死的,他的死是比_________还要重的。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1在选文中填入合适的词。

2解释文中带点的字

固: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最后一句话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段引用了一句话,用——标出。这句话是_________说的,他所著的《_________》是优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

7文中引用他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①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自己的祖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支钢笔是他的,不是我的。(改动标点,使句子的意思相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你这样做,岂不是太糊涂了吗?(不改变句子原意,给句子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3)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干脆别读这本书。(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托米说:“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托米说,他爸爸就和他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1.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

 

 

(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句意不变。

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把它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