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2020年春节,武汉疫情sì nüè______,来势凶猛,形势yán jùn______。我们没有huáng kǒng______不安,而是lǐ zhì______应对,共同fáng yù______

2、多音字组词

cān________             shēn________  

hǎo________             hào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本单元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有________的鲁滨逊,有______的尼尔斯,还有_______的汤姆·索亚。书中的这些人物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很多面,我们应该全面地认识人物。

4、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语境写出词语。

黄昏,太阳轻轻悄悄地nuó yí( )了,洒下一片余晖。老屋内,老人fān xiāng dǎo guì( ),嘴里不停地niàn dao 着( )什么。突然,他似乎jué chá ( )到什么,动作tíng dùn( )了一下,从箱子里拿出一把旧吉他,轻轻地qīn wěn( )了一下,一边用手bō nòng( )琴弦,一边哼起熟悉的曲子。

5、古诗填空

1.人们常用杜甫的____________。”一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2.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如旁人清楚,就像宋代诗人苏轼所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1】作品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

【2】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选择答案,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A.这篇作品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及旅居在外的喜悦之情。

B.这篇作品通过景物烘托,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哀愁。

7、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之一。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两个动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全/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石灰吟》当然要紧扣石灰的特点。请举一句诗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二句写成“烈火焚烧若等嫌”,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赞颂了什么人?这种写法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表示,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意思。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0、课内阅读

元(宵 霄)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ènɡ zhē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采 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ù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1用“√”从文中选出正确的汉字和音节。

2用“  ”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3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  )一个比喻句。

A. B.不是

4给选文取一个小标题:______

11、阅读答题。

一条小面包

从前,有个地方闹饥荒。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二十个小孩召来,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条。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条面包。”

这些饥饿的孩子蜂拥而上,围住篮子你推我嚷,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最后,当他们拿到了面包,也没有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格琳琴,这位衣着贫寒的小姑娘,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那些坏行为的孩子离去以后,才拿起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条面包。她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以表示感谢,然后才回家去了。

第二天,那些孩子同先前一样没有教养,抢在前面。而羞怯、可怜的小格琳琴只得到一条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格琳琴,赶快去!”当小姑娘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他说:“不,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1】说说为什么格琳琴得到了奖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面包师带来的一篮面包,这些饥饿的孩子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匆匆(节选)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jǐn jìn)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zhuǎn zhuàn)。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用“√”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选文是按____的顺序叙述的:早上“我”起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伸出手遮挽时→________→睁开眼和太阳再见→掩面叹息。从这一声叹息中,我们感受到了时光__________,感受到作者________之情。

【3】朗读这段话时的感情基调是(  )。

A.豪迈

B.坚定

C.感慨

D.抒情

【4】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仿照这个句子,想象时间还会怎样从我们眼前匆匆溜走,用上“……的时候,日子……”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这个片段中带有的意思的字是(   ),能表示的意思的字还有:           等。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画横线的句子换个说话,基本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从两段话中感受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写句子:

1)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越来越   也越来越  

2)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非常 非常。

14、仔细阅读短文,思考完成练习

两棵松树

一棵高大的松树屹立在山巅,翠绿的枝叶泼下一地浓阴。还没有走近它,就见到地面上攀爬着无数条根须,一半裸在地表,一半埋入地下,象是一堆乱麻,踩上去磕磕碰碰。有些根须象树藤一样缠在石头上,横生虬结,五麻六道。显然,这些根须是从那棵松树的根部延伸出来的。走近它时,又见到它那粗壮的树根从地表隆起,如钢浇铁铸,象老鹰的利爪(zhǎo  zhuǎ)紧紧地pān fù(    )着沙石。在山顶的小块平地中,这是唯一的松树,铁爪稳稳当当地站立着,树干挺拔,苍劲,一块块粗糙的树皮如古铜色的鳞甲,向四周伸展的枝叶如张扬的手臂。如一位wéi  àn(    )的将军”。

我们翻过山巅,穿过一线天的狭窄山道,拾级而上。突然,从右边的石台上窜出一只松鼠,眨眼之间就钻入了左边的一棵松树中——我的视线被这只可爱的松鼠吸引,也被牵到了那棵松树上。蓦然(mò mó)一瞥,我不由得脱口惊叹:这是一棵怎样的松树呀!它横生在峭壁上,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压着树身,深深的凹痕上有灰白的树渍(zì zé)。那是巨石压出的伤痕。树干在这里被压弯了,但是却并没有被压倒,而是扭转身子,绕过一处石角向上生长,茂盛而翠绿的枝叶顽强地伸展在空中。yáo yáo yù zhuì(      )的巨石重达千钧,却被一棵轻巧柔弱的松树承载(zǎi zài)着!

是惊讶,是感动,还是zhèn hàn(    ),真是无以言表。

我觉得人活一生,成败得失都要淡然处之。成功不足喜,失败也不足悲,正如那棵承载巨大压力的松树,于逆境中奋力成长,以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挑战巨石。

刚才那位将军不再显得高大,因为——只要这块被压制的松树突然松动,撤开树身,那块巨石就会危如累卵,滚落而下,站在山巅的那位将军也会随之跌入万丈深渊……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读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无以言表:_______________

危如累卵:_______________

4作者看到第一棵松树时,对这棵松树的评价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画出作者描写第二棵松树的句子。

6作者在看到第二棵松树时,为什么说成功不足喜,失败不足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的两棵松树分别象征了哪两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棵松树,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喂,我的铅笔丢了,把你的铅笔给我用一下。(改为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19、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的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40分)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习作。

题目一: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题目自拟,字数450以上。

题目二: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过数不清的难忘的经历欢乐的、痛苦的、悲壮的、欢喜的、成功的、失败的……然而,所有的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我们一步步地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的巨大财富,是十分宝贵并值得珍惜的。请以经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