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上作者名字
(1)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________
(4)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________
2、必读必背回放
1.游赏古诗百花园。“青箬笠,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在《渔歌子》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渔翁形象;“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冕德才兼备,在《墨梅》中借梅花展志气;《夏日绝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生死观,展现了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的本色。
2.《今天我是升旗手》这部小说中肖晓为了当上升旗手做了哪些事呢,请列出其中四件。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女的红发卡》是一部少女心理小说,描写了刘莎、濛对青春期抑郁症患者叶叶的帮助,最终三人心灵都得以成长的故事。请你对刘莎或濛进行简单介绍,写清她与叶叶的关系,及给予叶叶怎样的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歌声 (______)的容貌
(______)的舞姿 (______)的姑娘
(______)的江水 (______)的唱腔
(______)的现象 (______)地走去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
(2)这棵树粗壮极了,我双臂合拢才能把它抱住。( )
(3)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
(4)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
5、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坊: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服: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拗: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禅: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绰: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习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这首诗中,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①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②浴蚕③去,闲看中庭④栀子花。
注: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招呼。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院子中间。
【1】解释古诗题目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古诗,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______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色是______季。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__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__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______
【4】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9、重点段落品析。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这个片段主要写_________。
【2】请在片段中找出一个谚语是:____,这个谚语说明了______。
【3】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呢?
___________
【4】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是这样的:_____。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
__________
【7】“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
【8】找出一个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
【9】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紧张”?
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的写作顺序是:__________
10、艰苦而诗意
有一幅肖像画,比世界名画更加打动我。
是一个女人的肖像。花白短发,额头上密密的皱纹,像树木的年轮,宽松的双层眼袋,盛接了漫长岁月中不曾淌下的泪。抿紧的嘴唇,唇边一粒黑痣,清晰可见。目光凝滞,仍能看出清秀的脸廓。红黑横纹的棉质衫,提亮了画的基调。
当年的美术老师说过一句话:有机会,画画你们的母亲吧,你会发现,你竟不认得她!
的确,很少有孩子像母亲打量你一样,细细地打量过母亲,像母亲凝视你一样,久久地凝视母亲。
打动了我的这幅画,正是儿子为母亲所作,这位89岁的高龄模特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每到后半夜都要起身坐着,必须有人看管陪伴。60多岁已退休的儿子,责无旁贷。
与所有患者的症状相同,老人家昼夜颠倒,到处乱走,大小便不能自理,动辄打人骂人……身边一刻都不能离人。为她做任何事,她都没有反应。这样的日子,是叫人崩溃的。
与所有的陪伴者不同,在备受煎熬的一夜一夜,儿子选择了摊开纸笔颜料,为母亲画画。这时的母亲出奇地安静。老太太曾是个才女,那一刻,也许她回到了当年教儿子习字作画的情境之中。夜深人静,儿子用母亲喜欢的方式陪伴她,在她身旁写字、画画……这样的夜晚,有些许诗意!
也是一对母子。
90后小伙子追随母亲的手艺,在杭州最繁华商厦的门口摆个摊,做精工织补。
从早到晚,坐在大理石柱墩上等他们的顾客。身边走过成千上万的人,很少有人看他们一眼。大理石上坐着,夏天火烫,冬天冰凉,工作条件艰苦。
最近他接了单织补车篷的活,那是辆奔驰敞篷车,倒车时车篷划破了三个口子,车主没去汽修店,而是辗转找到了已成为业界达人的母子俩,为车篷织补。
母子俩坐飞机“出差”青岛,事先配好三四种粗细不同的黑线,认真研究车篷布料的纹路,根据车篷本来的经纬线,一根一根,一下一下,来回织补。这技术,恰似“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多么纤巧的手,多么诗意的活儿!虽然,侧身站立干活,非常辛苦。
人们向往诗意的生活!然而诗意不是刻意。只要真心、用心,艰苦的生活,自带诗意。
【1】结合文意,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1)凝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责无旁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出差”这个词用了引号,它的作用是( )
A.表示特定的称谓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引用的部分
D.表示讽刺或否定
【3】“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4】当年美术老师叫“我们”画自己的母亲有什么言外之意?( )
A.老师要训练“我们”画人物肖像的技法。
B.“我们”很少有机会画自己的母亲。
C.提醒“我们”要多关心自己的母亲。
D.画自己的母亲虽然辛苦,但充满诗意。
【5】儿子每晚陪伴母亲明明是备受煎熬的,但作者又说“这样的夜晚,有些许诗意”。又如摆摊的母子明明工作非常辛苦,但作者又说这是“多么诗意的活儿”。这样写矛盾吗?请选择其中一处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C,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C,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农业生产息息相关。A
气温变化1°C,对农业生产有着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平均下降1°C,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 56亿美元。
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C,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C.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 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B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C至4°C。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来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早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C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因。
【1】“气温升高1°C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这段文字应安排在A、B、C中的_____处。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请从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两方面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中加点的“热陷阱”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你认为自己能为之作出哪些贡献? (写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谈热忱
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他一生遍访名山大川,其间虽屡历险境,九死一生,却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着热忱,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②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热爱某项事业或工作的一种执着的感情,它能给一个人强大的力量。
③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收获更大的成果。众所周知,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投入得越多,那么他在这方面收获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对于一个热忱的人来说,他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有满腔热情,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美国前总统卡特年轻时曾在海军服役。有一次他与海曼•里科弗将军谈话后发现自己在时事、文学、海军战术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此后,他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竭尽全力将自身蕴藏的潜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不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军官,而且最终成为美国最高领导人。
④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战胜各种困难。热忱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能够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获得精神层面的一些支持,让你能够以苦为乐,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那些困难,从而克服那些困难,最终获得成功。居里夫人提取镭时,提取设备极其简陋,每天的工作单调乏味,但对科学研究的热忱使她乐在其中,最终她成功地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陈景润在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证明时,每天只能呆在狭小的屋子里,用手中的笔不停地在草纸上演算,但对数学的满腔热忱,让他感受不到外界环境的恶劣、自身工作的枯燥。常人无法忍受,他却乐此不疲,终于成功地摘下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只有怀揣满腔热忱,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⑤那么,如何才能对一件事产生热忱呢?
⑥只有充满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热忱。比如,在解一道很是复杂的数学题时,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认认真真地去解答这道题目了:但是,如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从解答数学题中得到很多乐趣,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失去了兴趣,想把一件事做好是不可想象的。
⑦只有充满进取的欲望,才能激发出热忱,面对同一件事,如果你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成某事”,那么就会抛弃一切杂念,全力将这件事办好;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说“这件事先试一试吧”,那么就可能对这件事有所保留,从而会减弱你的热忱程度。
⑧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就要选择一个能够激发自己热忱的事业,让我们充满热忱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事业上的成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收获更大的成果。
B.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战胜各种困难。
C.一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D.只有充满进取的欲望,才能激发出热忱。
【2】请简要分析⑥段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⑥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选文第④段横线处填写一个事实论据,下面的两个例子哪一个更好?( )
A.音乐家冼星海在延安时,没有钢琴供他练奏,可对音乐满怀热忱的他,以乐观的心态,用碗、碟、盆、罐等替代钢琴,经过长期酝酿,终于创作出了史诗般的作品——《黄河人合唱》。
B.周恩来总理从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抱定了救国救比的信念,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伟大的革命事业当中,最终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
【5】请结合实际谈谈选文对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分为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交通方面,北京新机场以及连接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大赛区的高速铁路,都预计在奥运测试赛前具备通行条件。
【材料二】在云贵川三省交界,有一个被称为“鸡鸣三省”的地方,建桥一直是当地群众的期盼。2020年1月21日,50多层楼高的鸡鸣三省大桥完成通车,从四川岸到云南岸车程从两个半小时缩短为1分钟!远远望去,一座拱桥跨于“U”形河谷山区天堑之上,犹如一道彩虹飞跨两岸,气势雄伟。随着山区道路瓶颈的打通,交通更加便利,各种特产也能更为方便、快捷地运输到山外,助推山区群众脱贫奔康。
【1】这两则材料都体现了_________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2】下列关于材料一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北京张家口冬奧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的冬季奥运会。
B.加快赛区的交通建设,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C.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河北省张家口举行。
【3】材料二中的“鸡鸣三省”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省。 鸡鸣三省大桥完成通车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 ”画出材料二中的比喻句,并以“桥”为对象仿写一句。
【5】请你为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听老师读短文两次,完成下列练习。(4分)
(1)、在残疾人运动会上,九个孩子在百米速跑,突然一个男孩 。其他八个 ,其中有一个男孩 ,然后,九个孩子 。
(2)这件事告诉我们
。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 爸爸拿出餐具放在桌上。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敌人将长长的导火线一直延伸到外面一个院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
(1)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靠扇动翅膀保持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柔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得些知识绝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没有一个人不为姑娘们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给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玛丽”号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20、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能破坏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杨获得奥运会游泳冠军,我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平台。
请以“如果 ”为题,编写一个科幻故事。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我有一个背包飞行器”“时光能够倒流”“我成了一名科学家”“人类不得不移居月球”……然后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注意把故事编写得生动具体一些,让你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