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解释下列词语

冶炼 

溶解 

沉淀 

分析 

隐退 

乏力 

荣誉   

头衔   

里程碑  

人声鼎沸  

卓有成效  

 

2、根据课文填空。

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3、先补充成语;再按要求归类。

口若______河 斗志______扬 高瞻远______

______峰突起 高不可____________李戴

(1)褒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

(2)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性词: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对联,再填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修辞手法,它贬斥了__________________

5、皮日休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殿前拾得露华新”让人想起中秋佳节。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 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

②瘦骨:清瘦的骨头。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与(  )一起被称为“小李杜”。

A.杜甫 B.杜牧 C.杜荀鹤

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

A.此/马非/凡马 B.此马/非凡/马 C.此马/非/凡马

3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____________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___________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__的现象,第2句描绘_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__

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_________

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种子

①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kōu)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②那一年,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兜里的那张百元票子被人瞄上了,等他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票子就不见了。那时,l00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父亲急得满头大汘,在翻遍所冇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他感到眼前一黑,差点儿晕倒。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③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地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④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chōu qì)。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去了趟厕所,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就没影儿了。她还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车里人都对这个女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人。

⑤“不管怎样,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zāo yù)了盜贼的人。

⑥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予,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大捧一大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举动,也都打开自己的袋子,往那个女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几,空袋子就鼓了起來,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⑦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了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自始至终也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⑧下车的时侯,人很挤。父亲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他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⑨望着从车上下来的每一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了。

⑩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做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为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声嘶力(jiē  jié)  (2)素平生( mèi  wèi)

2根据文中所给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1)chōu qì____________  (2)zāo yù____________

3根据提示,用简练的语言把文章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父亲和乡邻去买种子→____________→“女人”的种子被偷→____________→父亲的钱失而复得。

4第⑥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对第⑧自然段中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 父亲粗心大意,上车后没有仔细找那张百元票子,误以为把钱弄丢了。

B. 那个丢种子的女人,为了表示对父亲的感谢,悄悄塞给父亲一张百元票子。

C. 父亲的善举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他悄悄把百元票子还给了父亲。

6文中与第⑨自然段相照应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 第①自然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与下文父亲帮助丢种子的女人的行为形成鲜明。

B. 第④自然段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介绍了丢种子的女人的家境,突出了她的勤劳与节俭。

C. 第⑧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细节描写,说明这100块钱对父亲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因此他非常看重,一直舍不得花。

8短文的题目“种子”含义深刻,因为“一袋种子”不仅帮助了___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___

10、北京的春节(片段)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タ,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成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推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1】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一填。

除夕

热闹场面

做年菜 穿新衣 贴_____ 贴年画

放鞭炮 吃_____ 祭祖 守岁

_____

休闲活动

拜年 待客 _____

【3】任选一题回答。(从写的角度写,可以举出三种习俗)

(1)课文是怎样写出“除夕真热闹”的?

(2)课文是怎样的写出 “休闲活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我知道文章详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春节吃鱼,寓意是_______。山陕甘会馆建筑上雕刻有蝙蝠,寓意是_______

(3)通过学习课文《腊八粥》《寒食》《十五夜望月》,我知道了传统节日还有腊八节、_______________

11、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大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1)“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中的“可能”的意思是 ,说明了

 

(2)联系上下文,本段文字中主要写了   ,从“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体会到 ,从“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 体会到   ,从“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体会到  

(3)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发挥想象,居里夫人身上还有哪些地方留下了“酸碱的烧痕”?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陈木城

雨已经下了很久了。

浙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叮叮咚咚打在铁皮屋顶上。于是,屋子前面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

打开一把红色的雨伞,走在树林里的小路上,听雨滴打在油加利树上,打在相思树上,打在羊蹄甲上,打在面包树上……淅浙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小雨滴在树叶上集合起来,成为一颗大水珠,顺着叶脉滑下来,打小鼓似的:啪!嗵——嗵一—嗵!咚——咚——咚!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

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所有的鼓都敲起来了,敲在小伞上,敲在地面上,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选文有改动)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_____清泉      _____大水珠      _____小鼓

2照样子,摘录文中描写雨的声音的词语。

滴滴答答、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______

②整片树林仿佛成了______

③好像地球就是_______,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

4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  )

A.雨的颜色 B.雨的样子 C.雨的声 D.雨的敲打

5在作者的笔下,小雨的心情是(  

A.激动的 B.忧愁的 C.愉悦的 D.平静的

6小雨滴落下来,会像打小鼓似的发出不同的声音,主要是因为(  

A.小雨有时下得大,有时下得小

B.小雨滴下来的力度不一样

C.小雨滴落在不同的物体上

D.小雨滴落下来的速度不一样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墙壁冒汗

今天早上,我刚刚起床,猛然发现我家的墙壁上湿漉漉的。走近一看,原来墙壁上沾满了一粒粒小水珠呢!这些小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呢?难道墙壁也会冒汗吗?我很奇怪,就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这叫墙壁返潮,因为天气闷热,空气潮湿,天快要下雨了。

墙壁潮湿,天真的会下雨吗?我连忙透过窗户看看天,天空灰灰的,太阳失去了往日的威力,阳光也不会那么耀眼了。可是,天空中没有一朵乌云,天怎么会下雨呢?

这样的天气持续了两天,第三天,果然下雨了。我终于明白了:墙壁冒汗,天要下雨。哈哈,墙壁也成了气象家了!

1照样子写词。

湿漉漉  __________  __________

2看到墙壁冒汗就知道________,我家的墙壁成了________

3我们还看到什么现象,也知道就要下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贼也想:“‘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________,贼顺势一________________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了!

1选择合适的词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蹿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________,贼顺势一________________到树上。

2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①在老虎的心里,________;在贼的心里,________

②老虎打算用________的方法逃命,贼打算用________的方法逃命。

3你觉得文段的哪个地方有意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老虎和贼狼狈的样子,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

 

 

(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16、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告诉姐姐:我要出差了,三天后我才回家。(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日出为内容,分别写句子。(比喻句、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虹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2.小雪对小明说;“明天我去你家一起写作业。”(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3.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4.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18、改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老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画也跟作诗一样,最要紧的是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奥运圣火唤起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生活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俱全。在生活中,我们品尝着各种各样的滋味:心痛的滋味、幸福的滋味、思念的滋味、孤独的滋味、胜利的滋味、快乐的滋味……请以“那滋味,让我回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情感要真挚,内容要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