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下列每个题的括号里填上反义词,构成成语。

例如:七(上)八(下)

___不敷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崭新——________   辽阔——________   精细——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

3、圈出错字,并在横线上改正。 

①我的心据烈地跳动起来,用恐布的眼光瞅了瞅父亲。________

②总理召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培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香味   ______的玩具   ______的日子

______的歌声   ______的容貌   ______的唱腔

5、解释诗句中加点的字词的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千磨万击还坚劲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_____________。任: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古诗一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古诗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古诗一中体现早春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二中体现早春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

2古诗一中描写诗人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古诗二中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

3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赞美之情,古诗一中诗人赞美的是_______,古诗二中诗人赞美的是____________

4古诗二中把_______比作______,形象地写出了景色的特点。

7、课内语段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

                                                                                    

                                                                                

                                                                                

1默写诗词

2题目中忆秦娥_______________娄山关_______________

3解释

  苍山:__________________

  残阳:__________________

4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课文中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怀?请你结合课文有关诗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________的竹子。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一个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填空。 

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________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________

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的科学幻想是________

3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________________

10、《匆匆》片断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nuo yi(   )了;我也茫茫然跟着xuan zhuan(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fan wan(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和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ling ling li li( )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说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上汉字。

(2)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匆匆这个词在本文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片断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你读过他著名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有一件往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②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fèi quǎn)。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③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liǎng liǎ)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 。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故意   特意)多给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   不高兴)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⑤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我不禁一怔(zhēng   zhèng),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求我快快送回来。”

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⑧母子俩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在正确的读音上打“√”,在正确的词语下划横线。

【2】给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在序号上打“√”。

①背影   ②一根项链   ③母子俩

【3】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4】第②段“不速之客”中的“速”意思是______。文中的“不速之客”指____________

【5】“我”第一次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第二次又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6】仔细读读第⑥自然段划线的语句,将“央求”换成“请求”“恳求”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想象一下小孩发现金项链以后与妇女的对话,然后把“央求”的过程写具体,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和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能用简洁的话语来赞赞文中的妇女和小男孩吗?语言可以引用也可以自己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内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莲蓬的长头发下而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而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和蔼——________     机敏——________     火冒三丈——________

2请给这个文段加上一个小标题。

3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是指:________

4这段话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一块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_______的“麦穗”,就_______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才是_______。

1填空。  有的人见到了________麦穗,就________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________,这才是________

2麦穗指的是________,加引号表示________

3最大的追求指的是________颗粒饱满的麦穗指的是________眼前的一穗指的是________

4写反义词。  东张西望——________            错失良机——________

5写出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________

6写一句关于机遇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长衫老者

冯骥才

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suì)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huì)!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 chuài)!

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了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yuān)路。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地从胡同里走出来,,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

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fàn)。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闯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了也没用,整天尘土飞扬。人们气急了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的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了。就这样,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多久就返回来。,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

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ào),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niē)出几颗饭粒,代做糨(jiàng),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

,谁料到这张纸一贴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刚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便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胡同陡然清静多了。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依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了下来。

胡同自此大变样了。

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xiāo)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

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肯思索更肯动手去做的长衫老者

1为加点字注音。

(1)八折______ (2)安宁______

2原来这是条死胡同!”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把洞口堵死 B.你真是个死心眼

C.花枯死了。 D.这地方吵死了。

3文中画线的语句反映出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态?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内画“√"

漠不关心(  )幸灾乐祸(  )怜惜同情(  )埋怨不满(  )

4第⑨自然段中简单的一举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冯骥才先生在文中以寥寥数笔,描写了长衫老者的__________________,语言简洁传神,人物特征鲜明,令读者过目不忘。

6短文第①至③自然段详细记叙了行人、小商小贩的表现以及胡同居民的态度,写这些与刻画长衫老者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修改病句: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开了,很远都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想活下去。鲁滨逊得想办法。(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籍是一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仿句)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题

题目:我真幸运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写,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