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   暮______   皎______   河______   鸦______

______   幕______   咬______   何______   鸭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1)________,一字值千金。

(2)路遥知马力,________

(3)________,近山识鸟音。

(4)莫道君行早,________

(5)________,胜读十年书。

3、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填空题。

古人云:“读书以明理为先。”“为人民利益而死,_____________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生死观;“荀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_____”提醒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情,不必拘泥。

5、给下列句子填写合适的成语。

(1)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样东西是_________的。

(2)这件事再难办,你也要_________地办好它。

(3)要是今年遇上_________的好天气,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春风不度玉门关。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春风不玉门关:_________          不破楼兰终不________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穿金甲”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你从《凉州词》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从军行”和“凉州词”都是乐府曲名。( )

(2)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描写了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色。( )

(3)“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

(4)《凉州词》中前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白云”“孤城”“山”等景物。( )

7、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神秀,阴阳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阴阳: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割:分割。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会当:一定要。

1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入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泥融飞燕子,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

【2】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描绘了 __________ (填季节) 的美景。

【3】后两句中的动词“________”和“_____ ”分别表现了燕子的_____和鸳鸯的_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我想到了这两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接连好几天,他发现它晚上老是在围墙石头边磨犄角,它浑身 汗津津地卧在圈里头。

夜里,他躲在圈口,刚到半夜,他看见它用犄角挑开挡在圈口的栅栏,走了出来,他悄悄地跟着它出了村,钻进了山沟,左拐右拐……

猛地,他惊呆了,也吓坏了,浑身发抖,连声气也出不来……他看见从沟里边仰头窜出来一只土豹子,毛森森的身子,绿幽幽的眼睛,血盆似的大口,一股呛人的腥味儿……无须互通姓名,它们一照面就交上锋了。

豹有豹术,牛有牛招。

一个是扑、抓、咬,一个是顶、撞、踢。

它们是敌手,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同怀一种坚定的意志,那就是必胜的信心,坚信自己一定会战胜对方,(  )在现在,(  )在将来,迟早有一天。

豹的凶残狠毒,牛的倔强勇猛。

凭着这些,它们玩强地拼搏着,真是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好一阵鏖战!直到残月西斜,曙色初露,才各自收住招法,一个走回山里,一个走出山外。

他看了半宿,抖了半宿,尿了一裤子尿。

苦思苦虑了一整天,他决定了。

晚上,当磨犄角累了躺在圈里的时候,他偷偷把两把尖刀绑在它的犄角上。

果然, 在这天夜里,它把它的敌手置于死地了。

第二天清晨,他在牛圈面前的碾盘上宰了那头土豹子,周围围了一大群人,人们一边听他眉飞色舞地演说,一边交口称赞着(它、他)——胜利者。

当它看见他从自己的犄角解下那把尖刀的时候,它短促地叫了一声,尔后,它久久地望着那披在轱辘上的血迹未干的豹皮。望着望着,它走了过去。

它围着碾盘转了两圈,猛然,它一头撞在那披着豹皮的碾轱辘上,头骨碎裂,犄角折断,倒在了敌手的皮前面。

这不幸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人们说,它是把豹皮当成土豹子才撞上去的,大家埋怨他不该粗心大意,把豹皮披在碾轱辘上。

1势均力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六段括号中填的一组词是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牛招的动作是_______________ ,牛为这场鏖战所做的准备是 _______________

4牛与豹交锋时,文中描写牛的勇猛,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一处细节最能表现牛的性格,这个句子是(  )

A. 它晚上老是在围墙石头边磨犄角

B. 它短促地叫了一声

C. 望着望着,它走了过去

6文章结尾句,大家的埋怨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们一边听他眉飞色舞地演说,一边交口称赞着(它 他)——胜利者。括号内应选的词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8根据文意,从下面四组词中各选出一个词,编成文章情节提纲。

A.鏖战 观斗 拼搏  (     )

B.施计 受辱 杀敌  (     )

C.误撞 撞碾 惊叫  (     )

D.遗恨 非难 遭怨  (     )

9《恨》一文主要写了谁恨谁?为什么恨?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用“ ”划出一个夸张句,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

【2】说明彩灯喜庆的词语是( ),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 )

【3】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

林冲、贾宝玉、宋江、武松、林黛玉、薛宝钗

属于《水浒传》的有( ),属于《红楼梦》的有( )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用“_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试谈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吗?在上面的文段中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认真思考一下,试将这一处对比的作用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一连串的设问句具有抒情性,它们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概括上文内容或者说出上文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鲤鱼和泥鳅

宁书科

我在青铜峡工作20余年,学会了捕鱼。青铜峡濒临黄河,渠道如网,湖泊、水坑星罗棋布,是个捕鱼的理想所在。我有两张渔网,每到星期天便外出捕鱼,每次都能捕到很多鱼,但大多是鲤鱼。自己吃不完,便送给邻居们分享。

一次一位邻居向我要几条泥鳅,说是当药引子治病。可我几次都没有捕到泥鳅。是泥鳅太狡猾了吗?不,从我数年的捕鱼经验来看,泥鳅并不狡猾,那为何捕不到呢?原来每次撒网抛出去,泥鳅闻声就朝泥里钻,极难捕到它。鲤鱼就不同了,听见撒网声,就跳到水面上逃跑,水面阻力小跑得快,但渔网抛出的速度更快。鲤鱼被渔网罩住后,________往下钻,________继续抬头跑;此时只要它能低头钻下去,或许能逃过一劫。它的悲剧就在这里。

再者,我在捕鱼前,首先要观察一下水面,看看水中是否有鱼,我在岸边静坐不到十分钟,便有鲤鱼跃出水面,发出啪啪的击水声。它首先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捕它就有的放矢了。

鲤鱼失败的教训首先是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炫耀自己;再就是不肯低头、不愿钻到污泥里去。它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就在所难免了。泥鳅和鲤鱼恰恰相反,该低头时则低头,该钻泥时就钻泥,它不像鲤鱼一样一辈子困在自以为是的里。

1联系上下文,在短文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鲤鱼被渔网罩住后,________往下钻,________继续抬头跑;此时只要它能低头钻下去,或许能逃过一劫。它的悲剧就在这里。

2每次渔网抛出去时,泥鳅和鲤鱼分别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的四字词语(至少两个)归纳概括鲤鱼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北京的春节》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的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了。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运用______修辞手法描写了玻璃灯、牛角灯、_____等形形色色的灯,表现了元宵节_____的气氛。

【3】这个片断介绍了北京的元宵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习俗。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节选)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了一会儿后,又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虛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功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徐先生处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作文技巧。(至少写两点)

3作者在结尾处写道“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怅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敬慕”是因为___________。用“﹏﹏”在选文中画出与这句话相呼应的句子。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说:我相信你不会知错还犯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花的秘诀是在传承中得到创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天真的其中一个词义写一句话。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真(头脑简单,容易被迷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聪明机智的大卫,出其不意地打败了狂妄自大的歌利亚。

缩为最简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柔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柔嫩的柳丝。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的青蛙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们前赴后继地来到桂林,欣赏这里的山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拓展题。

从所给的事物中自选一个,补写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感叹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疑问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反问句)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被母亲拉进她的怀里。(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匆匆》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应该珍惜时间的重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妙笔生花。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你将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

要求:

1.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也可以写新颖、

别致的民间工艺品。还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亲身感受到的民风民俗。

2.突出民俗特点,详略得当,语句通顺。

3.选材要新,要写出真情实感。字数400以上。

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每4个错别字扣1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