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过程,课文主要内容按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展示了革命先烈_________的精神,激发我们对前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悼念___________________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赞扬了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中心着重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索亚历险记》是__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课文中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汤姆与贝琪在“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片段中经历的困境,从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主人公形象。

2、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_,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_

3、查字典,填空。

“鼎”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首,再查_____画。第六笔的名称是:__________,组一个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

4、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悬”字的部首是______,再查_____画;音序是______,再查音节_____

“悬”字的解释有:①挂 ②公开揭示 ③ 危险 ④无着落;无结果 ⑤距离大;差别大。

A. 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E.______

5、按课文填空,我能灵活用。

1.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 _______________”?

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父母健在时要及时行孝道,不要等到父母去世了才后悔。

4.在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的珍宝,《春夜喜雨》中常用来赞美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泊船瓜洲》中_________________。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5.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____的张思德,________的鲁滨逊,我们学过的外国名著中你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是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1】下面对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终日不成——章:文章

B.泣涕如雨——零:零散

C.相复几许——去:距离

D.脉脉不语——得:得到

【2】这首诗中用了很多叠词,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诗中的叠词有:迢迢、________________、札札、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只有“________”是属于拟声词,其他几个都是状态词。

【3】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织女的姿态美,意在表现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描写的情景,有虚实之分,眼之所见为实,心之所想为虚。哪些诗句描写的是眼前所见的“实景”?请用“﹏﹏”画出来。

【5】从“泣涕零如雨”和“脉脉不得语”中,你能体会到织女心中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尝”的意思是_____,“闻”的意思是_____,“尝闻”写出了人们对_____的关注。

2“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的迫切心情。

3《农家望晴》与《江上渔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但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上渔者》主要运用_____的手法,《农家望晴》主要运用了_____的手法。

4用自己的话写写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

【2】一个“咬”字,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劲竹_________的性格。

【3】根据古诗的内容,试着画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A)就拿这伙人来说吧,我简直很难想象他们中间有什么人能死里逃生,也没有任何理由指望他们全体生还。对他们来说,唯一的希望是被结伴同行的船只搭救。可是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了,我看不出任何一点被搭救的迹象。看到这一情景,我心里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求伴求友的强烈欲望,有时竟会脱口而出地大声疾呼:"啊!哪怕有一两个人——就是只有一个人能从船上逃出性命也好啊!那样他能到我这儿来,与我作伴,我能有人说说话也好啊!我多年来过着孤寂的生活,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渴望与人交往,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

(B)在他们和我的城堡之间,有一条小河。这条小河,我在本书的开头部分曾多次提到过;我把破船上的东西运下来的时候,就是进入小河后搬上岸的。我看得很清楚,那逃跑的野人必须游过小河,否则就一定会被他们在河边抓祝这时正值涨潮,那逃跑的野人一到河边,就毫不犹豫纵身跳下河去,只划了三十来下便游过了河。他一爬上岸,又迅速向前狂奔。后面追他的那三个野人到了河边。其中只有两个会游水,另一个却不会,只好站在河边,看其他两个游过河去。

1A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鲁滨孙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段中指谁?后来,鲁滨孙给他取了什么名字?两个人关系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两段文字,谈谈鲁滨孙为什么会救这个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腊八粥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那种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是啊!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1“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中“糊糊涂涂”是指_______

2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八儿____________两件事,其中详写的内容是_________的事。

3判断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文以对话贯穿全文,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________

(2)选文写粥在锅里叹气说明母亲煮粥的动作太慢了________

(3)选文主要通过对八儿语言、心理和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馋嘴、天真、可爱的小孩形象。_______

11、课文理解。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眼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在选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2】“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____________,“平静”说明________,“慈祥”充分体现了_______

【3】用“ _”画出描写李大钊的外貌和神态的句子。

【4】李大钊的表现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给短文加上小标题:________

2短文写出锡林郭勒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草原不仅广阔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作用。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崖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1文中画有横线句子内容就是这首钢琴曲《_______》所展现的内容

2请把短文中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样子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短文中描写海面静态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陶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哗哗地流着。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捧着硬币对张丽说:“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搭石不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改变句意,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①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娘用手拢了拢头发说:俺去西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照要求写句子。

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不算偷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

(1)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题目:小事不小

提示:小事往往包含着智慧、道理;小事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真可谓小事不小。你在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小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一篇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