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归类。

视死如______ ______苗助长   拾金不______ 愁眉______

_____悬河   大惊失____________虎威   不屈不______

垂头_____气 亡羊补______ 头头是______   对答如______

_____无尽 不计___________千上万 不______枚举

(1)表现人的精神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的语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人的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寓言故事说明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1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小萝卜头》

联系上下文,小萝卜头可能这样想:________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请你展开想象,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景物:________

3)读了《温暖》这篇课文,你认识了________的雷锋,读《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你认识了________的小男孩。

3、补全词语。

色色______ 生死______ ______鳌头 ______献佛

无可______ 无情______ ______云霄 ______如水

水深______ 绰绰______ ______如此 ______技穷

诗情______ 走马______ ______载物 ______抽薪

夏水______ 不容______ ______月圆 ______芙蓉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防不胜________      ________欲试

热泪盈________       一本正________

________云散       能歌________

________不离        乐此不________

5、根据“日积月累”填空。

1.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

5.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柴。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本诗的第三句

 

 

 

 

 

 

 

 

 

 

 

 

 

 

 

 

 

 

 

 

 

 

 

 

 

 

 

 

 

 

 

 

2“水边原上乱抽柴”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两句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对这两句诗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关于这两句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B.这两句诗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冷露”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C.这两句诗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为后文塑造人物形象作了铺垫。

3由“地白”一词,我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漫 幔)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进 近)曹军的水(zài  zhài)。诸葛亮下令把船头(cháo  zhāo)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请你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zài  zhài)      ________(cháo  zhāo)西

【2】请你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漫 幔)________      ________(进 近)

【3】“诸葛亮笑着说:‘……’。”从这一“笑”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箭的经过突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表现在(______

A.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诸葛亮是神仙,能掐会算。

10、阅读感悟

与书交朋友

(1)半个多世纪以前,八岁的我来到美国。通过读书,我( )在一个新的国家里找到了新朋友,( )发现,书能给人一种述人的生活。∥

(2)我是从荷兰来美国的。留在记忆中的,不是同祖父母、叔叔婶婶和表兄妹们分别的场面,而是我没读完的第一本故事书《玻璃球》。我再也没读到那本书,不知道它的结尾。

(3)我至今还能像半个世纪以前一样,清清楚楚地记得那本书的模样。最初来到美国的那些日子,我总感到心里很难受,因为我再也不知道那本书的结尾了。我爸爸在一个胡同里为我们家找到了一个住处,街的一边是暖棚和保育室,街对面是七座破破烂烂的住房。我家是最新来的移民,没有自来水,另外六家都是从荷兰来的,他们很敌视我家,

不肯帮忙。我父亲一家家央告过去,他们才肯给我们些水。

(4)我不会讲胡同里别的孩子们讲的话,一个朋友也没有,也没有书。不过,我看到父亲挨家去要水,受到了启发——我可以向那几家的大人去借荷兰文的书。可能我是想借到《玻璃球》,看看结尾是什么样的………现在,我记得最清楚的,( )那个昏暗的胡同里没有自来水,(   )在这个富裕的美国,那个胡同里的人没看一本书。//

(5)在那段时间里我学会了讲英语。记得一天来了一位年轻妇女,我想向她借荷兰文的书,她一句荷兰文也不会。我现在还真真切切地记得我们的谈话。

(6)“我只有给大人看的书。”她说。

(7)我说:“没关系。”

(8)那可不好  你并不需要这类书 她说   不远处有个图书馆 书架上全是儿童书

(9)“可我看不懂英文啊。”

(10)“你只要会说英语,就能看懂英文书,至少可以看懂儿童的英文书。为什么不先读点童话呢?”她建议说,“你可以得到一张借书卡,免费从图书馆借书看。”

(11)我呆呆地站在门口,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她说这是真的,还让我看了她的借书卡。她教我去附近学校的图书馆,向图书馆管理员要一张申请卡,然后回来找她,她在我的申请卡上签字认可后,我就可以一次借四本书,一借就是一个月呢。

(12)在这之前我不知道有公共图书馆这回事。当我轻轻推开门海进那间图书室时,我不禁呆住了:只有一间屋,可四面墙全让书占满了!我还记得,屋里安静得出奇,只听到墙上的钟表喷答作响。我悄声地向图书馆员提出要一张申请卡。令人吃惊的是,那个伟大的女人竟替我填了申请卡。拿到申请卡我就一路小跑去找我那位朋友,是她为我打开了这样一个新世界。她在我的卡片上签了字,我马上就拿着它一口气跑到图书馆。

(13)果然我得到了同她一样的借书卡。我站在桌前,摆弄着这张漂亮的新书卡。我转身着看图书管理员,她也看着我。屋里静悄悄的,钟表的滴答声送走了一个伟大的时刻。//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敌视——________   摆弄——________

3给文中第(8)小节加上标点。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事情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依然记忆犹新。文中清楚地记得 ,因为 ;记得 ;因为 记得 ;因为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2-4)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13)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组的含义。

1)令人吃惊的是,那个伟大的女人竟替我填了申请卡。

2)屋里静悄悄的,,钟表的滴答声送走了一个伟大的时刻

 

3)拿到申请卡我就一路小跑去找我那位朋友,是她为我打开了这样一个新世界

 

7第(13)小节中我站在桌前,摆弄着这张漂亮的新书卡。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当时的心理活动。(3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语段赏析

我爱在树林中漫步,这里有嫩绿的杨柳,碧青的梧桐,更有那苍翠的松柏。多么丰富的绿色啊,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柔和恬静,充满了生命力。在这绿色的诗一般的境界里,人们能松弛紧张的神经,消除积累的疲劳。怪不得人们常常用绿色来粉刷房屋,以获得宁静和凉爽的感觉。

1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2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这段话告诉我们作者喜爱在树林中漫步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按课文写在方法续写一段话。

  我爱在树林中漫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欣赏,回答问题。

让别人的生命更美好

①许多年前在费城,有一个名叫海蒂的小女孩。由于她,使得与她同社区的人们的生命中,发生了一些很不寻常的变化。 

②有一位当地的教士,为住在附近的孩子们开办了一个主日学校。海蒂去参加了第一次聚会,但由于房间很小,有些小孩子无法参加,怅然离去。当天晚上,海蒂伤心地上床睡觉,因为她的许多玩伴都无法参加主日学校。地方实在太小了,容不下太多的人。

③两年之后,海蒂不幸夭折。有一天,她的父亲请这教士前来,交给他一个在海蒂枕头下发现的破旧红色小钱包,里面装着海蒂平时打杂赚来的五毛七分钱,另外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有海蒂的笔迹:“好让更多的小孩可以参加主日学校。”

④在海蒂葬礼之后的第一个礼拜天,教士把那个红色小钱包带到他的讲坛前,拿出那五毛七分钱,然后讲了海蒂如何地奉献了她的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⑤礼拜结束后,有一位来宾走上前来,表示愿意为新教堂提供一块良好的土地。他说:“只要支付五毛七分的价格,我便让教会拥有它。”当这个故事在媒体上披露之后,来自各地的支票便不断的涌入。

⑥今天,访客们对费城的圣殿浸信教堂都有深刻印象。教堂的座位可以容下3300人。而这一切都是从一个愿意帮助他们的小女孩开始的。她让这个世界变得多么不一样!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夭折: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容: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的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④段中,牧师说海蒂“奉献了她的所有”,这个“所有”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第⑥段画线的句子的?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吧,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孟母三迁

孟子名叫孟轲(),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孟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盂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这里经常有人送葬、筑坟、祭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哭咿咿()唔唔()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她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鱼、肉……各种东西都有。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没过几天,盂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他母亲见此状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于是,她决定再次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了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有时,老师领着学生演习各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学生演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孩子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孔”指的是____,名叫____;“孟”指的是____,名叫____

(2)孟子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____,第二次住在______,第三次住在____

3按要求改写句子。

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1)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第3~5自然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_____ _____   ____

5对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下列哪个词语的表述最恰当?请在括号内打“√”。

事不过三( ) 知错就改(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择邻而居( ) 投机取巧(  ) 知子莫如父(母)(  )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只鸭子

小男孩约翰尼和兄弟姐妹们到爷爷奶奶的农场里做客。约翰尼得到了一把弹弓,他高兴地拿着弹弓到树林里练习射击。约翰尼一遍一遍地练习,却一次也没有射中目标。他有些灰心,就( )地准备回家吃午饭。

就在约翰尼走到院子里的时候,他看到了奶奶的宠物——一只肥硕的鸭子。约翰尼忘记了刚才的失落,他拉开弹弓,( )地对着那只晃晃悠悠走路的鸭子射击。说来也巧,这一弹( )正好击中鸭子的脑袋,鸭子当场毙命。约翰尼顿时( ),因为害怕受到奶奶的责骂,他手忙脚乱地把那只死鸭子藏进了木头堆里。藏好后才发现他的姐姐萨利站在门口。萨利目睹了事情的全过程,但她什么也没说。(联系下文,我们知道萨利什么也不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过午饭后,奶奶对萨利说:“萨利,我们去洗碗吧。”萨利说:“奶奶,约翰尼对我说他很想帮您洗碗。”说完,她转过身,小声地对约翰尼说:“记得那只鸭子吗?”就这样,约翰尼只好去厨房帮奶奶洗碗了。(从加点词语“只好”我们能体会到约翰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傍晚,爷爷问孩子们想不想去钓鱼,孩子们都非常踊跃地举手。奶奶插嘴说:“哦,真是不好意思,我想让萨利留下来帮我做晚饭。”“哦,奶奶,”萨利微微一笑道,“约翰尼会帮我做的”。说完,她又一次转过身来,小声地对约翰尼说:“记得那只鸭子吗?”无奈,约翰尼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兄弟姐妹们和爷爷一起高高兴兴地去钓鱼,自己却留在家中帮奶奶做晚饭。

就这样,约翰尼每天除了干完自己的那份家务活外,还得把萨利的那份也做完。终于有一天,他实在是受不了了,就来到奶奶的面前,将自己打死鸭子的事老老实实地告诉了奶奶。奶奶微笑着蹲了下来,张开双臂,将约翰尼搂在怀里,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温柔地说:“哦,我亲爱的约翰尼,我早就知道了。当时我就站在窗前,目睹了这件事的整个过程。但是,因为爱你,我并没有怪你。我之所以一直都没说,只是想看看你会让萨利控制多久。”

【1】把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饶有兴趣 垂头丧气 惊惶失措 不偏不倚

【2】在文中横线上批注自己的理解、体会。

【3】姐姐萨利说“记得那只鸭子吗?”,其实她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约翰尼受不了的事是( )

A.射击弹弓失败

B.奶奶和爷爷不喜欢他

C.打死了奶奶的鸭子

D.被姐姐威胁

【5】奶奶为什么一直没有说破打死鸭子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按照“有了短处、受制于人、承认错误并决心反抗”,把文章分为三段,用“//”在文中标出。

【7】请写出两点你读了本文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西门豹说: “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傅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说:“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型转换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会很成功。(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不会少你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终于把你盼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难道英语不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  李红说:我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李红说,她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小芳说:我爸爸要带我去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芳草地。

熊顿直面肿瘤的勇气让我们震惊,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你是怎样处理和面对的?选择一两个事例,说说你的感受。题目自拟,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