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xī shuài_______ bō xuē_______ yī wēi_______ qīn xí_______

pái huái_______ fáng yù_______ yān zhī fēi fú_______

2、给下面生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语段,根据语段内容推断概括,说说维持生命存在的因素有哪些。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疲倦——_________ 僻静——_________ 漂亮——_________

飘荡——_________ 飘拂——_________ 品格——_________

5、用“望”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______妈妈这个星期天能带我出去玩。于是,我热切地______星期天快点到来。好不容易到了星期天,妈妈却不停地忙着做家务,让我的______落空了,我感到很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 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 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 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字实为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 《山行》用一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 《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 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3《江南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泊船瓜洲》,完成习题。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月,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说成______________;“京口”和“钟山”相隔也很远,诗歌却说只______________;“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你想想看他为何要用“绿”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2翻译后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蕴含着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的教诲

①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②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为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有一次上活动课时候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 郑老师忽然把我 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怎么 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 郑老师亲切地问我

③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 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④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 ),“骄傲”的反义词是( )

【2】用“ ”在文中划出一个排比句。

【3】给文中第二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与第一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在文中画出。

【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

10、阅读欣赏。

《山谷中的谜底》节选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shēn )__________ 。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shēng )___________ 。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1在文中拼音处写上恰当的词。

2按要求写词。(至少各写2个)

(1)和“依旧”意思相近的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和“立即”意思相近的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谷中的“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补充完成下面的填空,并回答问题。

(1)用文中的句子最简洁而又完整地叙述东坡大雪和雪松的较量: ____________。

(2)两个旅行者这样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从而揭开了谜底:因为柘、柏、女贞这类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这类树在东坡都绝迹了。因为西坡雪小,所以柘、柏、女贞这类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雪松的枝丫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它___________________ ; 所以不管东坡____________,雪松都_______________,所以东坡就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地春盘

刘学刚

①立春,是新一年的开始。立春日,阳气初生,春江水暖,百草回芽,万物生发,大地一片勃勃生机。

②立春有一些很热闹的习俗。譬如(   ),句芒[注]为春神,主管树木发芽生长,要从山上接回来,一路吹吹打打,沿途乡民争掷五谷,好不热闹。再如(   ),折一根细细的柳条,轻轻地打春牛三下,人们也领受了这鞭策,春耕春播春种,有的是力气,有的是精神。人与植物的生命节奏似有冬日的缓慢,闹一闹,喊一喊,东风回暖,冰面解冻,蛰虫始振,百草回芽,人们就“春天”了,凡俗的生活开始得以升华。又如 (   ),萝卜味辛性凉,生吃甜脆如梨,嘎嘣咬一口,薄的皮微辣,嫩的肉汁多,甚有口感,食之可提神解困,常说“嚼得草根,百事可为”,春天的鲜脆清爽和做人的精神气韵都在这一咬一嚼之中了。

③古代诗人在咏叹立春赞美春*的时候,出镜率最高的恰恰是春盘。春生以盘装之,谓之春盘,唐朝尤为盛行。杜甫是一个忠实于节气习俗的信徒,他漂泊异乡之时,犹不忘在立春日以生菜的鲜嫩唤醒自己的味觉和知觉,“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盛满细嫩生菜的白玉盘,犹如探出皇宫大殿的一枝梨花,在民间的大街上次第开放。如果把这些活色生香的诗加以整理,就是一份唯美的文化食单。朱淑真《绝句二首》中有云:“自折梅花插鬓端,韭黄兰茁簇春盘。”嫩黄的韭芽、浅紫的兰芽横陈在洁白的玉盘里,与嫣红的梅花相映成趣,尤能勾春引色,彰显出新春的勃勃生机。元人耶律楚材的“春盘”则更为丰盛华美:“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蒌蒿点韭黄。”木案即春盘,银线为粉丝,还有藕丝、豌豆、葱白、蒌蒿、韭黄等一应食材,好一份春天的馈赠。

④倘若意犹未尽,试看杨万里的《郡中送春盘》:“饼如茧纸不可风,菜如缥茸劣可缝。韭芽卷黄苣舒紫,芦服削冰寒脱齿。”白如茧纸的是春饼,吃的时候,从春盘里夹取菜蔬各一小著,卷为细简状,这便是咬春饼。

⑤小时候,家中菜蔬无多,母亲就备好甜面酱、羊角葱,让我们卷饼吃。吃法很简单,用白嫩嫩的葱蘸了香喷喷的酱,在春饼上涂抹一条红色的竖线,再把小葱卷了,春饼超薄,但是滋味醇厚,甜中带咸,香辣清鲜,极为爽口。女儿长大以后,我变着花样给她炸春卷吃,荠菜春卷,韭菜春卷,豆腐春卷,以此幸福她的味蕾,让她感知新春的清香爽鲜。

⑥吃春饼,就是吃春天,吃出满嘴的香鲜,吃出满眼的新绿。食春饼迎春,亦有祈盼丰收之意。捡取三春美景四时菜蔬, 。春饼是大地的春盘。

[注]句(gōu)芒,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春神。

【1】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第②自然段中的“人们就‘春天’了”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列立春习俗还原到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

A. 打春       B. 咬春       C. 迎春

【3】作者说诗人笔下的春盘“就是一份唯美的文化食单”,请举例说明这里的“唯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

【4】请问第④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

【5】请将第⑥自然段中的对联补充完整。

答: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春饼是大地的春盘”?

答:_______________

12、多彩的阅读园地

阅读文段《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完成各题。

到星期四晚上,①天气有起色,汤姆提着姨妈那只洋铁旧灯笼,拿了一条遮灯光的大毛巾,乘机溜出去。他把灯笼藏在哈克的糖桶里,开始望风。午夜前一小时,客栈关了门,连那仅有的灯光也熄灭了。西班牙人没露面,巷子里也没人走动,一切平安无事。

夜色深深,万籁俱寂,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汤姆拿起灯笼,在糖桶里点亮后用毛巾将它紧紧围住。夜幕中两个探险者蹑手蹑脚朝客栈走去。哈克放哨,汤姆摸着进了巷子。②好一阵工夫,哈克焦急地等待着,心头好像压着座大山那样沉重。他希望能看到灯笼闪一下光,这虽然让他害怕,但它至少说明他还活着。

汤姆好像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似的。他一定是昏过去了,要么就是死了,或许因害怕和兴奋,心脏炸裂了。③不安中,哈克已不知不觉地接近那条小巷,心里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意外不测的降临,一下子把他吓得憋过气去。事实上他已没有多少气了,他现在只能一点一点呼吸。这样下去不久就会心力衰竭。突然灯光一闪,只见汤姆狂奔着从他身边跑过。

“快逃!”他说,“快逃命!”

他不必再重说,一遍就够了,还没等汤姆再说下去,哈克的速度已达到每小时三四十里,他俩一口气跑到村头旧屠宰场的空木棚那里才停下来。他们刚到屋檐下,风暴就来了,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1】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万籁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诚惶诚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夜色深深,万籁俱寂,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属于________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A.句①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汤姆的细心和聪明机灵。______

B.句②运用了心理描写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哈克的紧张不安。______

C.句③是心理描写,既表现了哈可的惊慌,也表现出他对汤姆的关心。______

【4】根据选段内容,给文章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

【5】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三位著名作家的作品,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塞尔玛·拉格洛夫的《骑鹅旅行记》的故事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1】画“____”的句子写出了曹小三怎样的感受?这样写对表现刷子李的“奇”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刷子李故意在徒弟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让徒弟对自己刮目相看,心服口服,把自己当作榜样。

B.刷子李以“身上没有白点”为自己的功夫的最后标志,是在以极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其中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和自豪。

C.曹小三在这段文字中的感情也是一波三折的,从一开始对师傅的失望、惋惜到由衷的赞叹。

【3】曹小三为什么最关心刷子李的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训练。

风落之果

在某便利店门口,看到一女士掉了一元硬币,刚好滚到不远处的一个乞丐面前,他当时盘腿而坐,因下肢残疾,所以他捡起那枚硬币,极吃力地高高举起来,要还给那女士。那女士微笑着,摆摆手,顺水推舟,就把一元钱给了乞丐。我看到这一切,会心一笑,这是都市里的一幅即兴画卷,很美,还有淡淡的喜乐色彩,泛着些许温暖。

小时候,在乡下,很穷。但是每天早上起床时,妈妈常会给我们六个兄弟姐妹一些惊喜,因为她可以变魔术似的,在桌上摆出一些时令水果,这是匪(fěi  fēi)夷所思的,因为我们买米的钱都没有,怎么可以奢侈(chǐ yí)地吃到水果?但是妈妈做到了。春天有枇杷、夏天有龙眼、秋天有石榴、冬天有板栗(lè lì……

那是些丰美富足的早晨,妈妈总是第一个起床,然后第一个跑到不远的万果园里去捡风落之果,在水果成熟季节,晚上总有风吹落一些被小鸟啄过或者承受不了自身重量的果实,果园主人对于起大早来捡落果的穷人,一直心存宽厚与仁慈,没有刁难,而是默许。有一次刮台风,龙眼树下都是果实,我们几个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叫老天有眼,我们可以大饱口福了。结果,我们被妈妈臭骂一顿:我们怎么可以幸灾乐祸?人家的损失有多大,我们怎么可以高兴呢?妈妈的想法是朴素的,人家落难(nàn  nán)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否则就是没良心,就应该内疚。  

多年过去了,我常常梦到那些诱人可爱的风落之果。今天,我又看到了它,那是一枚滚落在乞丐面前的硬币……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或成语。

                                      

3简析标题中风落之果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现了乞丐、便利店门口的女士和果园主人怎么样的品质?

A、善良慷慨     B、宽厚仁慈      C、拾金不昧

乞丐(          便利店门口的女士(          果园主人(      

52自然段结尾处有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与描写母亲有关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妈妈臭骂我们,她有着朴素的想法,那妈妈的想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全文,你有什么体会?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6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仿写句子)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搞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为陈述句:  

他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缩句)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缩句)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仅有的亲人。(修改病句)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鱼汤更优美的了。(修改病句)

 

 

16、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为反问句。

1)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19、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我们消灭了全部敌人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3】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唱歌。

【4】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学校要开春季运动会,纷纷报名参加。(修改病句)

【6】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生活中,是否有人曾经误解、冤枉、委屈……了你?你的心结也许到现在还未解开呢。或者有人曾经开导、鼓励、鞭策……了你,让你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与收获。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把它写下来。

题目:《他(她)   了我》

提示和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误解、冤枉、委屈、开导、鼓励、鞭策等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③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出真情实感。④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⑤字数在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