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我会查字典。

如果“顷”字我们不认识,要用___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先查_______。“顷”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面积单位;②时间很短。请你根据这两个意思分别组一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2、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最近读的书。(最少写三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义词我知道

舒服——(    ) 强硬——(    )

薄弱——(    机敏——(    )

复杂——(    渺小——(    )

 

4、填上人物特点的成语。

__________的孔子 ___________的子路   ___________的颜回

__________的福楼拜 ___________的聂荣臻  __________的斯帕拉捷

5、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兴国安________  排山________  应接不________    神机________

________归赵    理直气________  ________楚楚    ________后继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长恨春归无觅处,

【注】

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时被贬任江州司马。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②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_,全诗表达出作者由________的感情。

【3】写出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觅: ___________                                     芳菲: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前两句蕴含了物候现象,这是因为_____引起的。李白的《塞下曲六首》中也有两句与此原因相同,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分析诗人登山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诗中所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半亩方塘一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鉴:

②徘徊:

③渠:

④清如许:    

⑤源头:

⑥活水: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3】怎样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节选)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子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想起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她吗?”

闫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儿,“看好,别让他自杀!”

他们仔细地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我也被他们带走了。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我们被关在女居留所里。

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有一天,我们正在啃手里的窝窝头,听见警察喊我们母女的名字,说是提审。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袄,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将本文题目写在上面横线上,本文作者是

【2】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几层,标出段落序号并试着分一分,并说说每层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神态或言行的句子。从这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父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事迹。选其中一个,把他的事迹简单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兰草

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字作名,干吗要用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í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

答:①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②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7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我的老师

①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②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③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④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⑤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味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⑥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⑦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着:“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⑧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刘老师的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①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自然段的画线句,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赏析

我爱在树林中漫步,这里有嫩绿的杨柳,碧青的梧桐,更有那苍翠的松柏。多么丰富的绿色啊,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柔和恬静,充满了生命力。在这绿色的诗一般的境界里,人们能松弛紧张的神经,消除积累的疲劳。怪不得人们常常用绿色来粉刷房屋,以获得宁静和凉爽的感觉。

1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2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这段话告诉我们作者喜爱在树林中漫步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按课文写在方法续写一段话。

  我爱在树林中漫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chuàn  zhuàn)》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慨  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zǎo  zhǎo)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āi  ái)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选择文中正确的读音和字。 

水浒chuàn  zhuàn     大(慨  概)

囫囵吞zǎo  zhǎo      āi  ái)打

2在文中在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________       认认真真——________

3用浪线画出具体写读书囫囵吞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读书张冠李戴的句子。

4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这句话指的是________

5用小标题概括这一段话的内容:________。这一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的品质。

14、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完成练习。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老舍先生的文章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元宵节”的内容属于__________写。这个片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

【2】“一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3】对元宵节的灯,你印象最深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又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练习。

1.在句子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凝聚倾注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十五的夜晚,月光皎洁,繁星闪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雷锋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8、写前训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下列句子写得更生动、形象。

我的脸红了。我觉得很惭愧。

雨下得很大,她打着伞在路上艰难地走着。

______

(2)将下列文段补充完整。

那年我______岁。有一天,老师对我说:“我们学校要举行_______,你可以____。”我听了以后,心想______,我一定要________,不能_____,于是我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

(2)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大约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_______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转换句子。 

例:父亲说: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父亲说,他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他经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太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题:

1.读课文《爱之链》,请以“乔依醒来后”开头,写一段话。       

2.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都会有感人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写跟动物有关的故事。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③字数不少于45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