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关注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句子

父亲仍旧穿着他的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

(1)从“没戴眼镜”和“乱蓬蓬的长发”,我们可以猜出父亲_____

(2)父亲遭受苦刑却仍然能保持平静,联系下文可知,父亲的“平静”源于_______;“慈祥”体现了父亲______

2、按要求填空。

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先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组词为__________。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_笔。

下列"御"字的不

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 抵挡   驱使车马行进

 

3、形近字组词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4、解释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我们一家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每一分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兢兢业业地努力干好送报纸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形近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 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请指出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并具体谈谈你对此诗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①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②黄梅时节: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④处处蛙:到处是青蛙。⑤有约:即邀约友人。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眀,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1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时间)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

2诗中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在诗中画出诗人巧借棋子描写等待友人的情景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七八个/星天/ B. 两三点雨/山前

C. 旧时/茅店/社林边 D. 路转溪桥/忽见

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 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 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 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比较网读下列两篇文章,完成题目。

夏天里的成长(A文)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跟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 儿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 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侯,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夏感(B文)

(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2)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3)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一一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4)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5)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1)A 文的划线句体现了夏天万物生长迅速的特点,请发挥你的想象,另选取合适的事物,用“昨天……今天……明天……”的句型体现同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2A文从植物、______、山水、铁轨、马路、______这几个方面来表现夏天里万物的生长。

B文的第4小节,从两方面表现了“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这两个方面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意思是:在文章结束时,作者将要表露的胸怀、志向很自然地说出来,给人一种鼓舞和向上的力量。这两篇文章,也都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 你能运用这种阅读文章的方法,体会出作者写文章的用意吗?

A.文描绘夏天万物的迅速生长,是要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B.文刻画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是要赞美 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材料《生之喜悦》,完成练习。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因马修所经受的痛苦而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以手掩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契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中。

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

1)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____

(2)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____

【3】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选自《那个星期天》)

1这段话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在文段中用横线划出来。

2作者为了写出这个意思,他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事例,将等待中的__________情感融入这些具体事例中。

3这些事例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我_________的心情。

12、课内阅读。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一一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

【2】找出一个过渡句,画上“_____”。它在文中起 的作用。

【3】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忙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穷人》节选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a.这段文字主要是对桑娜的 描写。表明桑娜内心活动是复杂的:一方面是考虑丈夫   ;一方面是   ,可又怕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对他说;再一方面是

b.选文连续用了七个省略号,第一个省略号“……是他来啦?省略了桑娜 ,于是想到是他来啦。第二个省略号则省略了   ,然后得出结论: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他会揍我的!原来是那样焦急地盼望丈夫回来,现在又担心他回来发现两个孩子后会不同意收留,这第三、四个省略号表现出桑娜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个省略号表示桑娜  

 

14、课外阅读。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净瓶里灌水,净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个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睡觉,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老鼠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睛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被烧成了几块破布,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盛水解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争执:

争先恐后:

2.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是   ,说明了  

结果是  

3.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是

说明了他们当时

4.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喜获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摘得桂冠;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拔得头筹;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第一。

用“ ”画出上面句子中意思相同的词语。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是

17、下面的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孔子三十岁左右就从事教育事业,他时常为能培养出优秀弟子而感到安慰。他常常以谦虚严谨、知难而退的态度鼓励弟子勤奋好学。

18、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广场。(按要求改写句子)

1.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真热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 来我家住几天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6分)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 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六年时光,转瞬即逝。请以“藏在记忆深处的____________”为题写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抒写真情实感;③字迹工整字数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