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原文将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BB: 笑(____)(____) 光(____)(____)
黒(____)(____) 粗(____)(____)
成语:莫(____)其(____) 郁郁(____)(____) 兴趣(____)(____)
1.山上的树很多,很绿,(__________),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这两天,班长动不动就发火,真是(__________)。”同学们埋怨。“他也是为了咱们好,咱们得多理解他。”学习委员(________)地说。
2、写反义词。
黑暗—________ 讨厌—________
3、补全下列成语
1.同仇(_____) 程门(_____) (_____)其烦 (_____)霸道
2.临危(_____) 理直(_____) (_____)斯理 (_____)称快
3.前仆(_____) 负荆(_____) (_____)扬威 (_____)洋洋
4.中流(_____) 三顾(_____) (_____)勃勃 (_____)而归
5.大义(_____) 踉踉(_____) (_____)纸上 (_____)起舞
4、比一比,再组词。(3分)
5、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青春是美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德行为凭自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在邻家。
【1】“雨后全无叶底花”中“全”的意思是_______。
【2】后两句诗中的“_______”二字运用得很好,在诗中起转折作用,将蜂蝶追逐春*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
闻:_____ 闲:____________
【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 。
, 。
【1】默写古诗。
【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
【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通过____和________的对比,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蹲下的不只是身子
多可爱的一个孩子,虎头虎脑的,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嚷着,跳着。很多人都为孩子的情绪所感染,长途的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消失。
大家就站在目的地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看到售票窗口的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小孩半票,1.1米以下免票”。
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的父亲:“他有多高?”
孩子的父亲说:“1.3米。”
“那得买半票了。”我说。
孩子的父亲并不做声,队伍慢慢移近窗口,只听到孩子的父亲在对孩子说:“进门的时候把身子蹲下来。”
孩子说:“爸爸,你放心,①像坐公交车一样是不是?”
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
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地“沉”下来,做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②像只小小的唐老鸭移进了大门。
或许人太多了,售票员没有发现这位学鸭子走路的孩子。
孩子一进动物园,马上恢复了原样,又蹦蹦跳跳起来。
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孩子的父亲。为什么呢?在那么多人面前,毫无顾忌又顺理成章的。
孩子蹲下来的不只是身子,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诚实。
【1】“顾”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音节是________,是________结构。“顾’的意思有: A.看;B.照管;C.顾虑;D.拜访。文中的“毫无顾忌”的“顾’应选________。
【2】写出“顺理成章”的本义和在本文的语境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划线字注音,并释义。
那得买半票了。
注音:________
释义:________
【4】为文中划线的“像”选择恰当的用法。
①像________
A、表比喻 B、表比较 C、表举例 D、表猜测
②像________
A、表比喻 B、表比较 C、表举例 D、表猜测
【5】缩句。
长途的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变“把”字句。
很多人都为孩子的情绪所感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
A.父亲
B.孩子
C.“我”
【8】文章开篇概写小孩的外貌、动作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传达出的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对那个孩子的感情是复杂的,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个细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鲁滨逊(xùn sūn)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他惊恐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的野人留下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于是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养。他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两年。后来,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他不由得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又过了几年,有一天,鲁滨逊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了岸。他们拖出两个倒霉(méi měi)的同伴,杀了其中一个人,另一个则挣扎着逃跑。他逃的方向正是鲁滨逊住所的方向。鲁滨逊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于是他开枪打死了追赶他的另外两个野人。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很多葡萄干。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想法。
【1】用“√”圈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1)形容非常的害怕,十分厉害。(______)
(2)物体留下的印儿。(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逐步(______) 缩小(______) 痛苦(______)
【4】请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想法(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①有人说过这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③波义尔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冲冲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尔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尔立刻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尔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尔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选一选。(填序号)
(1)和“司空见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________)。
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相近的名言是(________)
A.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C.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2】画横线的句子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
【3】请用小标题概括波义尔制成“石蕊试纸”的过程。(请填序号)
摘花插瓶→(______)→(______)→连续发问→(______)→制成试纸
A.花瓣变红 B.反复实验 C.溅上盐酸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苍蝇与蜜
蜂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苍蝇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1】填入转述句的正确标点符号。
苍蝇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______)它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______)
13、阅读理解。
【材料一】
近些年,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手段。据统计,家庭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60%左右。垃圾分类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家里先把垃圾分好类,怎么做呢?第一步:给家庭配备不同功能的垃圾桶。第二步:垃圾分置。在厨房准备一个绿色的厨余垃圾桶装丢弃的菜叶等。厨房里产生的并不一定就是厨余垃圾,建议在阳台或者厨房放置一个蓝色的垃圾桶装可回收的废纸、易拉罐啤酒瓶等。有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要放在红色垃圾桶。其他垃圾如废旧衣物破旧陶瓷品、一次性餐具等应放在橙黄色垃圾桶。
在垃圾分类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有人曾经把垃圾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材料二】
厦门垃圾分类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推行。如今,经过几年的实践,早已领跑全国。数据显示:目前,厦门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接近100%,参与率达85%,连续4个季度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考核中总分排名全国第一。厦门居民垃圾分类只是福建省推行垃圾分类的一个“美丽缩影”,正在引领着全省群众生活新时尚。
【1】根据材料,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手段是_______
【2】下列有关【材料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目前,厦门垃圾分类宣传很到位,市民参与率达85%
B.厦门市连续4个季度在全国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考核中总分排名全国第一,超过其他46个城市。
C.厦门垃圾分类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推行,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D.厦门居民垃圾分类正在引领着福建全省群众生活新时尚。
【3】综合以上材料,对“垃圾”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垃圾都可以变废为宝。
B.所有的垃圾都是有害的。
C.厨房产生的垃圾都是厨余垃圾。
D.垃圾分类回收,节能又环保。
【4】西安市也实施了垃圾分类,为了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好,我们应当从每个家庭做起,请结合以上材料,给家人提三条建议。______
14、课内阅读。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______________,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______________,变成一条条______________,她变成了科学史上______________。
【1】“卓”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中“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而玛丽·居里发现人生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把这段话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画上横线,并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居里夫人在科学事业上贡献了一生,她美丽健康的容貌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你觉得这样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为转述句。
(1)法官说:“两周前我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抬起头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例句,根据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欣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乐园。
【1】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把”字句)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被”字句)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5】修改病句。
(1)某家新开张商店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3)演员的穿着打扮怪模怪样,同学们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场比赛怎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呢?
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怎么会让人觉得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喂,我的铅笔丢了,把你的铅笔给我用一下。(改为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
(缩句)
2.用“生气”的不同词义造句。
(1)活力;生命力。
(2)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3.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21、习作
在每个人的童年生活中,都会有许多难忘又有趣的事情,请你选一件事,将事情经过写清楚,感情真实,语言通顺。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自拟题目,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