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风来了,榆树先呼叫,雨来了,榆树先冒烟。_____

(2)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___

(3)这样的坏人难道不该治一治吗?______

(4)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_____

(5)张飞的胆子晒干了有倭瓜大。______

2、我会填。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 的女儿写的,按照   顺序写了     部分。

2.   》是 在中共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会议上的演讲,其中他引用了中国古时候文学家司马迁说的: ,或重于泰山,

他认为张思德为   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的。

 

3、古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与运用。

(1)百里不同风,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

(4)青,取之于蓝,而____________

(5)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如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杜甫的“_______ ,当春乃发生”;还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课文综合回顾。

《鲁滨逊漂流记》是_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文中的梗概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情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的鲁滨逊形象。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尽”的意思是(  )

A.尽头。 B.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A.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落在了谁的一边?

B.今夜明月皎皎,人人都欢喜地望着,团聚之日又有谁在思念家乡?

3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是诗人思念家乡,而________的这两句诗写的是天下所有人都在望月,他发出了心中的疑问:“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用委婉的语气写出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下列词语。

故人:________

下:__________

尽:__________

惟:__________

2点明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3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写送别的诗很多,请你再写出两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   )   风雷(   )   万马齐(   )

2解释下列同语。

九州:                生气:            

喑:                 抖擞: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

4学了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禁让人想起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想起了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写出了当时社会(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局面,表现出了诗人对此的强烈不满。(   )

(2)“天公在诗中的意思是天帝、老天爷。(   )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共计315首。广为传诵的这首诗联想丰富、奇特,比喻形象,含意深刻,言辞恳切。(   )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本梳理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1我小时候关于声音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天中有多少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街上有哪些声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信息类阅读。

长征五号遥三成功发射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节选)

时隔908天,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归来。12月27日晚间,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从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失利,到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成功,这908个日夜里,科技工作者的坚守和追求,以及背后的科学精神,让人感动。

此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具备发射更重的航天器,或将航天器送向更远的深空的能力,为将来的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载人航天等提供了前提保障。消息发布后,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作为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经过10余年研制而成,先后于2016年11月3日和2017年7月2日实施了两次发射。其中首次发射取得圓满成功,第二次发射的遥二火箭因发动机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失利后,研制团队负重前行:20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1.5万余秒关键技术试验,2万多次地面试验……终于迎来长征五号的“重生”。

“在908天里,整个火箭系统重新归零,并走向成功,这条路非常艰难曲折。”曾任航天科技集田一院党委书记的梁小虹,尽管已从航天岗位上退休,但在长征五号第三次发射的那个晚上仍然夜不能寐。作为一名在航天系统工作了多年的老航天人,他理解这个队伍908天所作出的奉献和牺牲。这次发射,不仅关系着该型火箭,更关系着中国航天未来几乎所有的重大工程。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测量雷达总指挥孙建英在文昌现场见证了长征五号的“重生”。他告诉记者,当目睹“胖五”在人群的欢呼中顺利升空,一股暖流夺眶而出,思绪回到了两年多前那次失利,“没有一个型号不是克服了无数困难,最后才破茧而出的。我为本次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感到骄傲。”

来自未来宇航科技研究院的雷磊,看到长征五号遙三火箭发射升空,感受到的是“非常的幸福、震撼和振奋,力量感爆棚”。他说,作为大推力火箭,“胖五”个头越大,责任越重。“对于长征五号的第三次飞行,我的感想可以用欣慰和期盼来概括。”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表示。他还用了三个成语来形容此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归来: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如愿以偿。

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认为,908天的坚守,体现的是中国航天人科学、严谨、专业的工作作风,“用一种科学的、专业的精神态度对待问题,对待失利以后的归零”。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认为,此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验证了中国航天人的拼搏精神,是航天精神在新时代的一个杰出表现。

这种面对失利的坚守和科学精神,这种拼搏的航天精神,值得更多人学习,将让更多人受益。“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更加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勤奋钻研,踏实工作,勇攀科学的高峰。”参与海南文昌发射场导流檜工程硏制工作的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姜毅向记者表示。

(选自《光明日报》2019-12-29陈海波  张蕾  韩显阳  汤先营  张亚雄  周世祥  卢重光,有删改)

1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从中国(   )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A.酒泉 B.西昌 C.文昌 D.太原

2对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原因说法有误的是(   )

A.关键技术突破 B.大家亲切地称为“胖五”

C.整个火箭系统重新归零 D.面对失利的坚守和科学精神

3长征五号的“重生”指的是(   )

A.死而复生 B.成功发射 C.重新成长 D.重新复活

4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是在2017年7月2日。

B.“908个日夜”说明了中国科学家科学、严谨、专业的工作作风。

C.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具备将航天器送向更远的深空的能力。

D.梁小虹在长征五号第三次发射的那个晚上仍然夜不能寐的原因是他已经退休。

5有的人觉得应将“失利后,研制团队负重前行:20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1.5万余秒关键技术试验,2万多次地面试验……”中一系列的数字改为“多次”,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主要写了长征五号遥三成功发射的过程和反响,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短文:

去年,我家院子里种了许多牵牛花。它的嫩叶、花朵缀满了篱笆,把我家院子打扮得像一座美丽的别墅。

牵牛花最乐于攀登,勇敢地越过障碍,向着高处攀登。她那纤细而坚韧的茎蔓,在篱笆上千方百计地穿过缝隙,围着篱笆杆缠呀缠,盘呀盘,把篱笆编织得不透风,就像巧姑娘在用竹篾编织花篮,又似在飞针走线制作美丽的刺绣。距篱笆不远处有一棵挺拔的柏树。牵牛花探出头,竟爬上了树干,一直爬到树梢,然后又围着树冠缠绕。慢慢地,她竟盘踞了整株柏树。

牵牛花的攀登,是脚踏实地的。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儿也不游离。她缠住葵花杆儿时,随着葵花的生长,竟把葵花杆勒下一道道深沟。多大的缠劲和韧劲啊!

牵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息才罢休。到了深秋,她虽然枯萎了,却给人留下了那一粒粒饱满的种子,黑如乌金,白似碎玉——这是一味治疗疾病的良药。

牵牛花是平凡的。她奋斗一生,把花朵和果实留给人类。不屈不挠的牵牛花,多像一位不畏艰险、攀登不止的勇士啊!这样可爱的花,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1作者写出了牵牛花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出了对牵牛花怎样的赞美之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满足30万吨级巨轮的通行,大桥就得建高;满足附近机场航班起降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最后将大桥的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连接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建造时,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插入海底在海床固定,再在中间填土。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和篮球场差不多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地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下管的岛隧工程,科研人员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⑦施工的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这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1】港珠澳大桥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的原因是( )

A.不影响万吨巨轮通行的航道

B.不影响国际机场航班的起降

C.满足抗台风和地震的需求

D.满足建高与建矮的不同需求

【2】港珠澳大桥“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是由于( )

A.大桥高入云端

B.大桥进入隧道

C.大桥没有合拢

D.大桥进入小岛

【3】下面不属于港珠澳大桥科技密码的是( )

A.外海人工建岛

B.海底沉管隧道

C.净化生态环境

D.搭积木式建造

【4】第④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A.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B.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C.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

D.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5】第④段和第⑤段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比较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凡卡(节选)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童年(节选)

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切了。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结婚而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 ,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________ :“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高得出奇,震耳欲聋的。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________ , 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挺着大肚子的娜塔莉娅舅妈拼命地喊着.劝着,我母亲把她给拖走了,永远乐呵呵的麻子脸保姆叶鞭格妮娅把孩子们赶出了厨房。

战争一开始,我就跳到了炕上,又好奇又害怕,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姥姥用铜盆里的水给雅可夫舅舅洗脸上的血迹,他哭着,气得直跺脚。姥姥痛心地说:“野种们,该清醒清醒了。”姥爷把撕破的衬衫拉到肩膀上,对着姥姥大喊:“老太婆,看看你生的这群畜生!”姥姥躲在角落里,号啕大哭:“圣母啊,请你让我的孩子们懂点人性吧!”

我一翻身把熨斗碰掉了,稀里哗啦地掉进脏水盆里,姥爷一个箭步扑过来,把我拎起来,死盯住我的脸,好像第一次见到我似的:“谁让你在这儿的?是你妈妈吗?”“我自己。”“胡说。”“不是胡说,是我自己上去的。”他指了一下我的额头,把我扔在了地上:“活像你爹!快滚!”我飞快地逃出厨房。不知道为什么,姥爷那双尖利的绿眼珠儿老是盯着我不放,我非常怕他。

【1】两篇节选的小说描写的都是俄罗斯底层孩子的童年生活。《凡卡》的作者__________与法国的_______、美国的_________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A.欧·亨利 B.高尔基 C.莫泊桑 D.马克·吐温

【2】节选的小说写的是两个不同少年,却有着相似的童年,请你细细阅读选段,用阅读思维图,概括他们的苦难童年的生活细节,完成内容的梳理。

不一样的少年,不一样的苦难

(1)凡卡流落在城市鞋铺的遭遇____________被伙计捉弄 ______________

(2)“我”寄住外祖父家的境遇、父亲死后寄人篱下,母亲忍气吞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细读两个小说片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凡卡》中的“我”是作者虚构的人物;《童年》是自传体小说,小说里的“我”其实就是高尔基。______

(2)两个片段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不同是:凡卡用书信的形式自述悲惨的生活,而《童年》却多以旁观者叙述的口吻,通过细腻的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刻画出外祖父一家充满仇恨的家庭生活现状。____

(3)《凡卡》一文中的鞋铺老板和《童年》这个选段中的外祖父非常相似,都一样残暴,不近人情。_____

(4)“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读这句时,为读出凡卡内心的委屈痛苦,语速要快点,语调要激昂一点。_______

(5)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凡卡》节选的这段话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直接引用的部分。_______

【4】《童年》第三自然段丢失了不少人物神情举止的细节刻画,依文义顺序是_________

①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②附身向前 ③背冲着大家 ④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A.③④②①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5】《童年》节选的第三自然段中没有这些细节描写,故事情节也是完整的,作者加上这些描写,有什么好处呢?(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有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他们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够好,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 、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练习。

1.在句子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凝聚倾注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十五的夜晚,月光皎洁,繁星闪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雷锋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廊外面的地板上有一只麻雀在跳来跳去。(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官说:“我已经在两个星期以前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一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为转述句。

(1)法官说:“两周前我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抬起头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字句)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字句)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5】修改病句。

(1)某家新开张商店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3)演员的穿着打扮怪模怪样,同学们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19、句子加工厂。

(1) 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一个汉语家园。(修改病句)

 

(2) 乡亲们说:我们要做好生态农业。(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人类 语言 发展  变化 (连词成句)

 

(4) 农民们把米粉出口到美国。(改为被字句)

 

(5) 难道你不认为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吗?(改为肯定句)

 

 

20、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回首小学六年,我们的小学生活中有快乐、悲伤、愧疚、感动、追击悔莫及、欣喜若狂……各种各样的情感,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题目自拟。习作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2)书写工整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班级和人名。(4)字数在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