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我自己。
生活中,许多人给了我们不同的评价,大家的眼睛就像一面面“镜子”,映出不同的“我”。
父母眼中的“我”:_______ 老师眼中的“我”:_______
老师和朋友眼中的“我”_______ 自我评价: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揭开 物体
调查 情况
辨别 秘密
确认 障碍
躲过 目标
捕捉 黑夜
作出 奥秘
穿透 食物
弄清 矿藏
寻找 判断
3、把两字合为一个字,再组词。
西+昔=________ ________ 木+秦=________ ________
革+便=________ ________ 非+羽=________ ________
西+木=________ ________ 土+寸=________ ________
4、巧填同音字。
1.ténɡ瓜 _____ _____飞 _____ 痛
2.yù 荣 _____ 领_____ 沐_____
3.xián 头_____ _____弃 _____良
4.xiào _____果 _____脸 _____敬
5、按要求填空。
1.“慕”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这个字的第九笔是_____。“慕”的意思有:①羡慕,仰慕;②依恋,思念。“慕”在“慕名”中应选意思(________),在“爱慕”中应选意思(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3.六年的小学生活一晃而过,真是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表示时间易逝的成语)我即将升入中学了,我想用“_____________”(填上恰当的名言警句或谚语等)来告诫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您的脸上洋溢出孩子般的幸福与骄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跨进校门,穿过走廊,来到教室。(仿写句子,用上三个连续性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诗词, 回答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1】解释词语。
灯如昼:____________ 约:____________
【2】说说词句的意思。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的是中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写出这个节日的传统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快乐阅读。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_________
(2)清白: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古诗内容,用适当的关联词将句子连接起来。
_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文言文阅读。
①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②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③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④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凿以写龙(凭借) B. 叶公见之(代“龙”)
C. 施尾于堂(对于) D.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而且)
【2】描写叶公好龙的句子是第____句,描写其害怕龙的句子是第______句。(填序号)
9、课内阅读。
材料一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材料二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
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选自斯妤的《除夕》
【1】材料一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两个材料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材料都写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风俗,比较这两个内容的详略安排,材料一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
【3】材料一是如何写出除夕这一日的热闹场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雨季有时长,有时短,主要决定于风向。当然,这不过是我大致的观察罢了。生活经验告诉我,淋雨会生病,我就在雨季到来之前贮备好足够的粮食,这样我就不必冒雨外出觅食。在雨季,我尽可能呆在家里。
每到雨季,我做些适于在家做的工作。我知道,我生活中还缺少不少东西,只有用劳动耐心去做才能制造出来,呆在家里正好做这些事。特别是,我曾想过许多办法,想编一个箩筐,但我弄来的枝条太脆,没有用。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城里藤皮店的门口看工匠们编箩筐或篮子什么的。像大部分孩子一样,我也爱管闲事;我不仅仔细观察,有时还帮上一手,因此学会了打箩筐。现在,这技术可以派上用场了。
【1】通过观察,“我”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一下,“我”是怎样获得这些经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城里藤皮店的门口看工匠们编箩筐或篮子什么的。像大部分孩子一样,我也爱管闲事;我不仅仔细观察,有时还帮上一手,因此学会了打箩筐。现在,这技术可以派上用场了。”对此,你有何感觉或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文段,完成练习。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juàn quān)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zuān zuàn)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羊圈________(juàn quān) 钻________(zuān zuàn)进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
A. 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B. 羊已经丢了,要赶紧把羊圈修了。
【3】再次丢了羊以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养羊人又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养羊人是怎样一个人?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堆积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许多年以后的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层,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 这里有一只罐子 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 一只陶罐 其他的人也都高兴得叫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陶罐和它当年在御橱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漆黑锃亮。
【1】与短文第一句话相关的词语有( )(可多选)。
A.光阴似水
B.摇摇欲坠
C.沧海桑田
D.天翻地覆
【2】给没有标点的部分加标点
【3】“一个世纪”是___年,“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写出了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练习。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安定——________ 信心——________
【2】用“ ”画出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3】法庭上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指________________,“伟大的力量”指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②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③我奇怪地问他:“ 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④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⑤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⑥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1】那年春天,父亲的行为比较异常,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为什么要烧掉一些书和文件?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当时的背景说说,父亲为什么含糊的回答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划线句子说“我们心里都很不安”,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们为什么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难道英语不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句子
(1)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是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藏的雪花大如席。(模仿此句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宁对小明严肃地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第三者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焦裕禄的事迹让我感动。(改为用否定的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万花筒。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草看起来很柔弱。小草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用关联词语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读一读,用黑体词语写话。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用例句表达手法写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修改病句)
19、改为“把”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保卫黄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
______________
(3)清晨,我走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言为心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表达,即为心发声。或直接抒情,或借助于人、事、物,在描述的过程中自然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淡淡的喜悦,莫名的惆怅,无限的懊悔,或难以抑制的激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就能随时感受到各种情绪伴随我们左右。如果心是晴朗的,即便雨天,你也能看到自己的太阳;如果心是阴郁的,即便艳阳高照,你眼中也只有阴霾。
选择一次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情感体验,理顺事情的始末,抓住当时的心情,筛选典型的瞬间,核心的内容写具体,把自己当时的真实情感自然表达出来。
写作要求:
1.题目自拟。
2.突出情感体验,围绕中心来写,叙事详略得当,情感流露真实自然。
3.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