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将下列诗文补充完整。

1.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

2.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

3.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

4.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2、词语积累与应用。

“这位勇敢的科学家在科学的征途中一向是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一句话中,“一向”的意思是______,有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_______;“科学家”还可以与______等词语搭配;“所向披靡”用换词语的方法理解,应该用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2)“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请在图中填一填。

4、填空。

(1)我国是__________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__________,都为__________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3)我国__________个民族都是中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__________共同体。

5、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并写出你的理解。

1.穷则变,__________,通则久。——《周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__________而青于蓝。——《荀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不必法古;__________,不必循旧。——《淮南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注: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招呼。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院子中间。

【1】解释古诗题目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古诗,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______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色是______季。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__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__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______

【4】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2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__________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有关“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题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元二”是__________的朋友,“安西”是一处地名,诗中还有一处地名:________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象,点明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小学生守则》就是同学们的“规矩”,学校不仅要求你背诵,更要求你遵守,即“‘背’”到做到”。你做到了,是合格学生;做不到,就要接受专门的教育,非让你做到不可。因为“守则”是“共同遵守的规则”,《中小学生守则》,就是中小学共同遵守的规则。

我们国家,1981年就颁布了《小学生守则》,1991年颁布了《中学生守则》,2004年《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守则》实施的十几年中又经过多次修订,于2015年8月2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全文如下:

一、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三、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四、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五、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六、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七、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八、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九、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此守则将对我们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也许你会问,其他国家是不是也有“中小学生守则”之类的规则?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我们来读一读英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吧,相信它会带给你许多思考或不一样的感受。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已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10)坏人可以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我们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吧,做一个既守规

矩又富于创新的优秀学生。

1规定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增进学习,但要控制上网时间、不上非法网站、

不玩网络游戏等,是我国《中小学生守则》第几条规定的?(  

A. 2   B. 3   C. 5   D. 7

2规定学生遇到危险时,可以自己先跑,而不管其他任何人或事,是英国《中小学生守则》第几条规定的?(

A. 4   B. 6   C. 8   D. 10

3相比较而言,英国的《中小学生守则》更强调学生成长中的哪一个方面?(  

A.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 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C. 认真写作业好好学习   D. 要循规蹈矩听从指挥

4下列属于低碳环保生活的例子是哪一个?(

A. 主动分担家务   B. 节粮节水节电

C. 先举手,后提问   D. 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回答题。

.有同学提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没有必要。你认为

呢?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总是上课默默地听、默默地记,下课独自看书。同学们偶尔找他说话,他总是爱理不理。有同学认为他不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他不以为然。你有什么看法呢?结合本文说明理由(至少提到两处《中小学生守则》)。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谎好不好?请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至少提到两处《中小学生守则》)。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烧饼葛(节选)

①每天凌晨四点半,小葛照例起床忙碌,烧水、和面、醒面;剁馅,搅馅上劲;五点四十分,面醒透,开始一遍遍折叠面坯,刷油;之后才是揪坯子包馅,擀薄面饼,撒芝麻;五点五十五分,第一炉饼入炉;五点五十八分,给要上学去的孙子买烧饼的老人家已经在排队,心急火燎地抻着脖子看,第一炉饼是否能轮上自己。

②小葛是搞限购的,七点前的高峰时段,每人限买六个。他很牛,别看满头面粉就像在他的头发上来了一场雾凇,冬天,零下五六摄氏度的天,夹袄也不能有袖子(不然,伸胳膊到炉内贴饼不利落),冻得通红又烤得通红的两条光胳膊上,戴一副花护袖,样子滑稽。但他就有通身的本事,让白领们也寻香而来,先把车停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过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排长队。

小葛有啥本事?原来,如今打烧饼的人技艺下降,有馅料的烧饼几乎全赖电烤箱烤制。小葛的烧饼,敢包着鼓鼓的馅料下火炉,钳上来不掉酥皮不破相,真是本事;会吃烧饼的人,好的就是烧饼咬开的第一口,扑鼻的烟火气。按小葛的话说,电是死的,炉火是活的,电烤箱烤出来的烧饼,就像“做题做呆了的傻小子”,单是熟了,一点香气和趣味也无。炉火燎出来的烧饼,香气是立体的,这一面和那一面、外壳和内芯的香气完全不一样;火候恰到好处时,烧饼壳上的白芝麻都被燎成金黄色;做馅料的野葱和萝卜丝,辛辣劲全无。骨子里的甘香绵柔,一层层发散出来。

④小葛凡事爱琢磨,这跟他的经历有关。在小葛的老家,男孩子若是子承父业要做烧饼的话,一般从十八岁就开始练习各道工序了。小葛心高,高中毕业后,在外面换过四五份工作,保安、仓库保管员、安检员、流水线上的操作工,都干过,这一耽误就是十年。母亲一直担心家传的好技艺会断了档,父亲却说,你由他去,心里不甘愿,打出来的烧饼没人吃。

⑤果然,到二十九岁,小葛带着老婆孩子回了家,恳求跟父亲学做烧饼。父亲说,好哇,老规矩,先揉半年面。把面揉活了,我再教你第二步。

【1】解释词语。

(1)照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急火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写了哪几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

【4】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的作用是(  )

A.点题。

B.过渡句,承上启下。

【5】有人认为小葛很傻,像他这样做烧饼不仅辛苦,而且数量有限,远不及电动揉面,电烤箱烤制的烧饼的经济效益高。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比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 )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选自老舍《北京的春节》)

文段二: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āo  áo)。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 )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

(选自梁实秋《过年》)

1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子       )使

āo  áo      地上 

2文段一中说明有名的老铺灯的数量多的词语是________;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

3________画出文段一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

4两位作家对过年分别有着怎样的感受?请你分别从两个文段中找出一句表达作者过年感受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舍和梁实秋都是我国著名作家,从这两个文段中你获得了哪些有关习作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_____”的句子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3选文的第七句话再次重申了“_____________”的生死观。

4根据选文所讲,怎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美丽的放弃

  大雪初晴,阳光轻轻落在玉树琼枝上,森林里静极了。从耳机里传来的信号指引我们从南北两个方向实现了对雪雪的合围。雪雪是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一只戴了无线电颈圈的少女熊猫,中美科学家把换颈圈的日子定在圣诞节之前,旨在给节日献上一份工作成果,添一些喜气。

  雪雪抱着脑袋在松软的雪被中酣睡,被雨水洗涤得一尘不染的身体,白毛如银、黑毛似漆,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她睡得太香甜了,毛茸茸的小肚子在有节奏地起伏,全然不知麻醉枪的准星已在很近的地方盯上了自己。

  众人卧在雪地上,数着分秒等夏勒博士下射击令。但见胡教授和夏勒博士会意地挥挥手后,却让全体人员立即撤退。博士说,雪雪睡在离悬崖很近的地方,担心它中枪后受惊,懵懵懂懂掉下崖,所以放弃了这次行动。我们无可奈何地露出冰冻的微笑。

  由于放弃了射击,雪雪可爱的睡态才永远铭记于心里。其实,在森林里我们常常看到放弃,比如,老树放弃了生,轰然倒下,让许多小树得以分享一片蓝天。大森林是因为放弃而美丽,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总以为得到才是美。试试放弃吧,也许,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1)雪雪可爱的睡态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用 画出有关句子。(2分)

(2)胡教授和夏勒博士为什么要下令放弃这次行动?(3分)

 

 

(3)得到才是美,你对这种观点有什么看法?简单说出理由。(4分)

 

 

(4)请举一实例来说明放弃也是一种美丽。(5分)

 

 

 

14、感恩的心

老师,是世界上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职业。有人说老师是无私的蜡烛,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在我的心里,老师像连接知识与人类文明的桥梁,引导我们一步步踏向知识的彼岸。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堂很特别的作文课,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那是语文老师“改变”了上课的传统方法,带我们到了实地“考察”。要我们以拥抱大自然为题,把春天里的各种风景写出来。语文老师怕同学们弄虚作假,不能写出真情实感;又怕同学们没有时间外出,不能寻找春天来临的足迹,便决定亲自带同学们来到公园寻找春天。同学们知道后高兴得欢呼雀跃,兴奋得手舞足蹈。因为这毕竟是同学们第一次外出上课。来到公园,语文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各种在春天里盛开的花,并且现场就请同学们描述各类花朵的外形与香气。在游园的最后,老师笑着说:“写作文,就是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语文老师的话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写作文的真谛,同时也佩服语文老师上课方法的“独特”。

就是这样,我们的语文老师用自己授课的方式,用自己关爱学生成长的朴素情怀,表达了一种“烛光和春蚕”的精神,老师啊,您是我们学习的导师、您是我们做人的楷模,我们能报答您的只有加倍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老师啊,请您相信我们,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将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您对我们那份真诚的爱。

【1】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

( )——( )

【2】人们常把老师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觉得老师还像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_______,“我们”语文老师“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节作文课,“我”感悟到了写作文真谛,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烛光和春蚕’的精神”是指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们平时上作文课是怎样上呢?用三两句话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说:“看到你们的进步,我非常高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例句,根据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欣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________

②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我能把握住得分的好机会,这次篮球比赛我们不会输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迅速暗下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1.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我说,星期天他要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应该发挥广大干警的充分的作用。(修改病句)

(2)孔明说:周瑜让我三日之内把箭造完,一点都不难。(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别人 退路 堵塞 自己 意味 生路。 (连词成句)

 

(4)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改为把字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得到或给予欣赏的时刻。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和启发呢?请你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挚。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卷面整洁。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