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积累与情境运用。

1.《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______________。”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他是根据观察太阳的_______变化来判断远近的。

2.诗词中有思乡情怀,如“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诗词中有远大志向,如“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诗词中有人生哲理,如“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及时行孝;《礼记》中“_______,日日新,_______”教导我们要不断进取才能有所作为;“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_______”提醒我们要______________,正如《长歌行》中所说“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闻所(   )(   )   (   )(   ) 与世(   )(   )  

(   )(   )   郑重(   )(   )   (   )(   )

(   )(   )   (   )(   )万分

3、读课文《珍珠泉》填空:水是那样绿,绿的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这句话写出了珍珠泉的________

4、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1“糜”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凹”字按数笔画查字法应查______画,第二画的名称是________

3“素”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颜色单纯,不艳丽;②本色,白色;③本来的,原有的;④素来,向来。依次给“银装素裹、素质教育、素不相识、衣着素净”中的“素”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④①

5、古诗词名句默写填空。

(1)春*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5)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

(6)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______,其实是写_____,表明了诗人_________的精神。

5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_____”。“东西南北风”喻指__________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才上马齐声儿喝到,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

1解释从才上马……心焦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释要路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①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1解释加点字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凭:___________  传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诗人在_______ (地点),遇到了__________(谁),请他向家人______________(干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有关问题

《山谷中的谜底》片段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shēn zī) __________________。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 ……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shēng  jī) __________________ 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1把文中拼音处写上恰当的词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山谷中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松这个本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雪松我想到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本选段的内容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谷中的谜》由旅行者得到的启示你想到了哪些名句.成语或故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一天上午在操场劳动,有人跑过来告诉我:“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双圈。我很兴奋,即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过去,独自站在报栏前,欣赏我的打满双圈的作文。我带着心跳,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是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1“我”写的作文的题目是(  )

A.《作文上的红双圈》 B.《补考》

2解释下面的词语,并用这个词语造句。

迫不及待

(1)解词:_______________

(2)造句:_______________

3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征文在报栏里张贴出来后“我”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

11、新闻链接

(材料一)

(材料二)11月22日下午,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召开了一场关于惩戒制度的听证会,此次听证会上讨论了各种针对学生的惩戒方式,引起了热议。

近年来,体罚和变相体罚遭到各方挞伐,“教育惩戒”也遭到殃及,成了禁区,赏识和鼓励仿佛成了教育界唯一的灵丹妙药。“赏识教育”只是众多教育理念和方式中的一种,不能包治百病,不是人人适用。“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故意大喊大叫,扰乱课堂秩序,这个时候难道要对他的创新捣乱方法进行赏识教育?”

  李伟平校长也指出,现在对学生过度保护,家长过度干预,老师失去了一种管教的权力,“我们召开听证会是为了把管教权还给老师,让教育变得完整。

(材料三)新闻评论;

@老师  惩戒学生时,我会先告知学生惩戒的目的和期许,也就是说惩戒行为应该是顺利合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家长  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更溺爱孩子,我个人觉得,老师对学生稍微严一点肯定是好的。

@学生 

1对材料一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学校教育工作者身份尴尬,教育权利受到束缚,无法实践平等的教育行为。

B. 漫画中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此举践踏了学校的尊严,也毒害了孩子的一生。

C. 这幅漫画幽默而不失犀利,意在警戒老师:少爷们碰不得,老爷们更是惹不起。

D. 漫画中孩子对家长的做法心存疑惑,在家长的榜样下也效仿骄横之态,这提醒家长们要注意正能量的言传身教。

2结合材料二中的内容说说局小召开惩戒制度听证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局小惩戒制度听证会的召开,引发社会讨论,请你参与新闻评论,发表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抗日前线。

1.大无畏意思是(   )

A.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相对

B.指大小的对比

C.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D.用于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E.年长,排行第一

F.敬辞

2.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包括( )

A.关心爱护战士远胜过自己

B.英勇顽强

C.胆怯害怕 

D.坚贞不屈

3.课文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13、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托着浪花越来越远。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多次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他断定孩子掉进了海里,于是他下令返航去找。这时 有人规劝  这么长时间了 就是没有被淹死 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 还是决定去找 又有人说  为了一个黑奴孩子 值得吗  船长大喝一声  住嘴

终于,在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你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于是,孩子和船长涕泪交流,幸福地拥抱在一起。而当初规劝船长的人,也惭愧地低下了头。

一个人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给文中的第三段加上标点。

【3】理解句子填空。

(1)因为我知道你是那样的人!”“那样的人___________的人。

(2)一个人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想想为什么孩子相信船长会回来救他的?是什么力量驱使他这样想的?

【5】在生活中,你肯定也有被别人相信的时候。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表达你的感受。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岳阳楼记(节选)

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yán)柱,彼此_______,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sǔn),没用一钉一铆(mǎo),一块砖石。楼的结构_______,但是看起来_______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滕王高阁临江渚(zhǔ)”,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黄鹤楼在蛇山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宜俯瞰,宜远眺,楼在江之上,江之外,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刚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楼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是洞庭湖。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楼与湖是一整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非虚语。

1按要求填空。

“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

①“承”按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第六笔是________。

②“荷”在这个句子中的读音是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

2在下列句子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岳阳楼)外围绕以十二根檐(yán)柱,彼此________(牵制 限制),结为整体。

②楼的结构________(精致 精巧 精美),但是看起来________(端庄 端正)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落落大方:________

②烟波浩淼:________

4文中黄鹤楼和岳阳楼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

(缩句)  

2.用生气的不同词义造句。

(1)活力;生命力。  

(2)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3.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18、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为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一个小孩说,他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1)冯至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玛琪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来教我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们家。”他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看图写话。

提示: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