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意思填写格言、名句。

①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想停止摆动,但风却刮个不停;儿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听了你的一席话,我感觉脑子茅塞顿开,明白了很多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腊八粥》一文的作者_________ ,原名沈岳焕,著名作家。课文以“_______”为线索,主要写了  _______”、“_______”两件事,其中,“ _______”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_______”写得比较简略。

(2)学习了《匆匆》一课,我想到了时间过得很快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石》是________________所写,全诗描写了竹子傲然挺,其中表达竹石坚劲顽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拼拼写写:我会写得又准确又漂亮。

yán 

huá  chuán

wēi 

xíng  zhuà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féi  liào

lǎn  yáng  yáng

   bèi  bè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课文传真。

课文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文字中有“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几乎是_____ 的人。”朗读着这些句子,我们感受到作者对_____之情。文字中有“画”:“你好,清凉的______!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_____!你吟诵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回味这些句子,我想给这幅画面配上一个标题____。文字中有“理”:“如果无法在这种____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 ____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大树就不成问题了。”咀嚼着这些句子,我想到了一句名言:______。文字中有“声”: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______!”品味着这些句子,感叹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这是一种________的境界啊!

5、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心长    美不________    ________海角

________见惯    精益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整首词以“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为总起,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

2作者寻春不见,内心充满了________________,正如词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3解释词语。无行路: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要与( )“同住”。

A.能找到春天的人 B.家人

C.朋友 D.春天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5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啭:_______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黄鹂有没有告诉作者答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有黄鹂的飞掠就有春天的存在

B.黄鹂还是告诉了作者答案的,它把作者的视线引向夏季开放的蔷薇

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作者意在抒发对春天的爱惜和留恋之情

7、古诗理解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为这首词画出朗读停顿

2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作者送朋友离去的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5这首词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十五夜望月》,完成下面的练习。

十五夜望月

王建 〔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词语:

十五夜:__________________

尽: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_,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根据古诗判断对错。

1)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律诗。___________

2)这首诗第一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词语“地白”看出月色的皎洁,写出了萧瑟苍凉之景。__________

3)“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___________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__________

【4】解释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并简单地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中秋节的古诗很多,再写两句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①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1选段是八儿____________的场景,作者描写得很_________(A.详细 B.简略)。

2画“_______”的句子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描写。两位同学对这句话进行了批注,但观点不同。我觉得同学______的观点最恰当。

同学A: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让我感受到八儿十分着急,突出了他感觉自己已经等了很久很久,想马上喝到粥的急切心情。

同学B: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让我感受到八儿十分着急,写出了他脾气急躁,等粥等得不耐烦的样子。

3从选段中画“﹏﹏”的两处对八儿的描写中选择一处,仿照上题中最恰当的观点那样在文中作批注。

批注:我选第处,这是对八儿的_________描写,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片段一)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老舍《北京的春节》)

(片段二)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冰心《童年的春节》)

1片段一和片段二都是围绕过年“_______”这个词来写的。读着片段一里画线的句子,不禁让我们想起《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两个片段的描写,你觉得下列对联中,最适合贴在图中大门两侧的一项是(   )

A.上联:十年风雨同舟济   下联:百岁贺宴满堂欢

B.上联:佳节清明桃李笑   下联:野田荒冢只生愁

C.上联:欢天喜地辞旧岁   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

D.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11、阅读理解。

材料一  某市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比例

  对象   时间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2016年

16.38%

69.33%

90.26%

2018年

19.22%

72.45%

92.30%

 

材料二  某市近几年中小学生近视比例(左下图)

材料三  某市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目的(右上图)

材料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类最直观认知世界的感觉器官。人类所能感知的外界信息,超过90%来源于视觉。人人都希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享有清晰、持久、舒适的健康视觉。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近视已然成为“国病”。2018年6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近视人数已经超过4.5亿,近视发病呈现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国民健康视觉报告》指出:预计到2020年,我国近视人口将达7亿,患病率近50%,尤其是青少年近视率逐年升高,令人担忧。

近距离、长时间观看电子产品,尤其是沉溺于智能手机,是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小学生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眼睛离屏幕越来越近,还很少眨眼,眼部肌肉得不到放松,时间长了,视网膜就会受到损伤。还有人喜欢在黑暗的环境中玩手机,黑暗环境中手机屏幕特别亮,近距离观看,高能量直射眼睛,容易造成黄斑部病变。初期会引发干眼症,严重则让白内障提早报到,甚至让视力丧失,变成失明。

减少手机等电子产品对中小学生视力的影响,关注青少年用眼卫生,防控青少年视力低下,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1阅读材料一,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三可知,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主要用来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四则材料都是关于________________两大主题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是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划线部分是作者提出的三个追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原谅

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的皮包上!(A我本能地跳了起来,阴霾的脸变成欲雨的天。这皮包,是我心头的最爱。

可是,我还没有发作,(B我亲爱的女儿迅速站了起来,以旋风般的速度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端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地看着我的皮包,嗫嘴地说:我,我去拿布来抹……”,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工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女儿的口气是那么的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这时,女侍原本绷得像石头一般的脸,慢慢地放松了,她细声细气地说了声对不起,便低着头走开了。我瞪着女儿,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过满,要爆炸,却又爆不了,不免辛苦。

女儿平静地看着我,在餐馆明亮的灯火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这样一来,我不怒反惊了。

当天晚上,回返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

在伦敦三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我在大学的假期里,不让她回家,我们要她自行策划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国试试兼职打工的滋味儿。她的大哥就曾在美国大学当过校园邮差,二哥呢,也曾担任大学实验室助理员。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粗工细活都轮不到她,然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却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

第一天上工,便闯祸了。

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蝉翅,只要力道稍稍重一点,便会分崩离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女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好似一辈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干净了,正松了一口气时,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跟跄,撞倒了杯子,杯子应声倒地,眶郎、眶哪;唾哪、眶哪连续不断的一串又一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

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还残存着些许惊悸: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又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地把鲜红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为她在衣裙上栽种了一季残缺的九重葛。原以为她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倒过来安慰她,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此刻,在异乡异国的夜里,我眼眶全湿。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________________

2)十指不沾阳春水: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讲述了哪几件事呢?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人物心情是文章暗藏主线,请写出每个时间段的心情。

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AB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句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情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10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5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结合实际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青菜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会,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xīn(   )。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绝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chuò(   )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qí(   )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你的根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然后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显示着你绿色的活力。

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向你致敬。我的手轻轻地抚摩你洋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我会像你一样__ _、__ _、__ _吗?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忠诚的女儿,请cì(   )给我你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美德!

1.依据拼音,依次写出文中括号里所空缺的字。

2.照样子,写词语。

粗粗细细:      

小心翼翼:      

汩汩流动:      

3.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出的词语是(只填序号)(   )

A.既生动又纯粹 B.既朴素又高贵 C.既简洁又丰润

4.在文中找出与作者喜爱青菜的感情形成对比的句子,抄写下来。

5.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辞发生了变化?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感叹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疑问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反问句)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绿叶和野花不是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不是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句子

1)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是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藏的雪花大如席。(模仿此句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宁对小明严肃地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第三者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焦裕禄的事迹让我感动。(改为用否定的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轻松写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未来的世界一定会更加不同寻常。请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未来的科技、未来的你、未来的衣食住行……请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