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积累运用。  

1)《左传》中说:________这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不能失信于人。  

2)爸爸常说:平时肯帮人,________所以,在生活中,别人有了困难,我们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2、读句子,写字词。

一个阳光mínɡ mèi( )的下午,我和小芳一起去溜冰。一个小女孩脚踩溜冰鞋,在原地pái huái( )。她艰难地nuó dòng( )着脚步,却被自己的脚bàn dǎo( )了。小女孩吓得哭了起来。小芳见状,马上扶她起来,让她yī wēi( )着自己,还帮她róu cuō( )摔得红肿的膝盖。

3、翻译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也终于窥破了当初父亲故意打破那尊青花的心机:___________。我没有再问父亲,我想:_______________

2.故宫建筑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文学家、书法家___________,他曾与苏轼齐名,世称__________

2.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_____代 ,“清平乐”是______名。

3.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_______之情。

4.“春归何处?____________。若有人知春去处,_____________。”其中前两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___________;后两句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之情。表现出词人__________________

5.“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诗中表达的是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上阕写__________,下阕写___________,词人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

7.春归何处?_______________。春无踪迹谁知?___________。百啭无人能解,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完成练习。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送元二使安西》是____(朝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__________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______诗。

【3】诗的前两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_____”,送别的时间“______”,送别时的环境“________”,这样的环境烘托出与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中,一个“_____”字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之情。

7、阅读《金陵酒肆留别》,感受诗中的送别之情。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②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③觞:酒杯。

1对题目中的“留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留在酒店话别 B.别后留住金陵

C.临行前写诗留赠友人 D.终究不舍决意留下不再离开

2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①诗句中“欲行”的人指__________,“不行”的人指________

②这两句诗中能体现离别之情的关键词是____。请用自己的话讲述当时的情景:_________

3诗的最后两句将离别的情深意长与____进行了比较,这两句诗与李白的《赠汪伦》中的“__________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8、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吟: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锤万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6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7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

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追求。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抄写《春蚕》中表现母亲养蚕很劳累的其他三个句子,标出重点词语。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买馒头

(台湾)林清玄

①家后面市场里的mán tou tān(   ),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②每天下午4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xiān xuān)开。

③掀开蒸笼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雾气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雾气四溢了。

④差不多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还是包子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就会扯开嗓门说:“各位老乡!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清早,谢谢各位捧场。”

⑤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我曾问过他,生意如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

⑥他说:“án ǎn)的馒头全是手工制作,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

⑦我只要有空,也会到市场去排队,买个黑麦馒头,细细品尝,感觉到在平淡的生活里也别有zī wèi(   )。

⑧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来排队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xiǎo fàn(   )或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层。

⑨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

⑩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

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一种奇异之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dàn shēng(   )、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我们也皆能品尝一个馒头如品尝人生之味,只是或深或浅,有的粗糙,有的xì nì(   )。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hùn dùn(   )。

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cāng  chāng)桑,每天开蒸lóng lǒng)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雾气,麦香四溢。每天看年近七旬的老人开蒸笼时,我就看见了生命的庆喜和热望。

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好!多么值得感恩!

(有改动)

1读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写词语。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作,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忙到顶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从中可以看出山东老乡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4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请分条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面的文字插入原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但不论如何,生活的本身是值得庆喜的吧!

A.⑩、段之间 B.段之间

C.段之间 D.段之间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     )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按原文填空,并在画线句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画“____”的句子中的两个“死”字分别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第二个“死”字表达了对剥削、压迫人民的人的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____”等词语。

【3】本段共有______句话:中心句是第______句;第二句引用曾写过《史记》一书的文学家司马迁的话说明生死观,类似的名人名言还有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而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是第______句;最后一句以______为例,说明了为人民利益而死是有价值的,是比泰山还重的。

【4】下列人物中,(______)的死重于泰山,(______)的死轻于鸿毛。(填序号)

①戚继光   ②刘胡兰   ③雷锋

④秦桧  ⑤李大钊  ⑥汪精卫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

森林不单使人(   ),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在维也纳,无论太阳怎样( ),只要钻到树荫里,便立刻(   )。中午与早晚,温差非常分明。即使炎夏时节,日落之后,空气会很快凉爽下来。维也纳人在夏天夜里也要盖被子睡觉,特别是一场雨后,(   )。

1找出本段的一个中心句,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黑体字的句子,用加下划线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朱德的扁担

要守住井冈山,粉碎敌人的围攻,除了(修筑  修建)五大哨口工事、安顿好重伤员修建红军医院外,还有一宗大事就是要准备粮食。可是井冈山 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粮很少,仅够群众自用,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去山下挑。因此,红军战士在井冈山斗争的那些日子里,挑谷上坳便成了部队的一项经常工作。

  从井冈山到山下的宁冈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山又高,路又陡,着实难走。尤其是从桃寮到黄洋界那一段路,就是空着手走,也累得够受,肩上挑着担子,那就更吃力了。因此,每次运粮,总是起早赶路,摸黑回山。当时,朱军长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总是跟大家一同去运粮,而且每次都是挑得满满的。大家看到朱军长晚上要计划作战的大事,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粮,可是朱军长却地说:吃饭有我的分,挑粮也有我的分!光吃饭不挑粮,那不成了剥削阶级了吗?

  怎么办呢?有位红军想了一条妙计。有一天,队伍又要到茅坪去挑粮。天没亮,大家都起床了。吃过饭,有的 着箩筐,有的 着麻包,有的 着布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朱军长也准备动身,便去拿放在墙角里的扁担。奇怪?扁担突然失踪了,怎么也找不到。

  朱军长的扁担哪去了呢?原来是红军战土们为了让朱军长在家里多休息一会,故意把扁担藏起来了。谁知大家刚走上黄洋界,朱军长又挑着箩筐,满头大汗地赴上来了。等他坐下来休息时,人们才发现朱军长又新削了一根扁担。过几天扁担又不见了,朱军长又削了一根新扁担。而且,在扁担的正中,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

  从此,朱军长的扁担再没有人了,朱军长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深深地教育了大家。不久,有位红军战士还编了首歌谣: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合力,粉碎敌人围剿。每当挑粮爬山累了时。红军战士就用这首歌谣互相鼓励。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更(激励 激动)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1】为下面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实 )手

【2】将文中( )不合适的词语划掉。

【3】背、挑、提填在第三自然段的 处。

【4】指出下面各句中双引号的作用。

a.表示引用   b.特殊含义

c.表示强调意思  d.反语或讽刺

有位红军想了一条妙计 

从此,朱军长的扁担再没有人了。 

③“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5】写一写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4、课内语段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2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这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最后连用跨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________

A时光不知不觉地消失

B时间来得快去得也快

C无形的时间就像太阳一样

D太阳和时间都是易逝的)的含义

4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想?请用一句名言或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 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200亿年前的宇宙。(改成直接对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 穿过的那双球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艾迪抽泣地说:我很难过,没能给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分析下面语句的意思:

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我说道: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脸上有很多皱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

理想是一粒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给下面句子换一换说法,句意不变。 

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芳草地。

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播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

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