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比一比,再组词。

膀(傍(   )

薪(新(   )

跋(拔(   )

诺(   )   若(   )

2、按要求填空。

1.“慕”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这个字的第九笔是_____。“慕”的意思有:①羡慕,仰慕;②依恋,思念。“慕”在“慕名”中应选意思________,在“爱慕”中应选意思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3.六年的小学生活一晃而过,真是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表示时间易逝的成语)我即将升入中学了,我想用“_____________”(填上恰当的名言警句或谚语等)来告诫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您的脸上洋溢出孩子般的幸福与骄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跨进校门,穿过走廊,来到教室。(仿写句子,用上三个连续性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物恰当叫声的词。        

____     _____     ____    ____    狮____     _____       

____    ____      蛙____    ____   _____    _____

4、课文大扫描。

(1)《小抄写员》选自世界名著__________。主人公是叙利奥。

(2)课文记叙了叙利奥____________,(在什么情况下?)偷偷帮父亲工作。当他被父亲误解后,____________(怎样做的?),最后____________的故事。

5、我会读拼音,写词语。(8分)

满分5 manfen5.com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对比阅读:古诗词中的“大江大河”。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运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彻山。

羌笛何须怒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旧红。白发渔江清上,慣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達。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ト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对比阅读上面三首古诗词,照样子简洁填写下面的表格。

题目

文体

江河名

作者想借助江河表达什么?

相关关键词2个

凉州词

黄河

边塞的荒凉、戍边的孤寂和士兵的思乡情

孤城、 何须怨

临江仙

___

__

______

___

卜算子

__

___

______

___

 

 

 

2古诗通过加标点还能变成词(即长短句)。请为下面的诗句加上两个标点,变成词。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3“江河湖海”是古诗词经常歌咏的对象。请你写出两句相关的诗(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神秀,阴阳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阴阳: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割:分割。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会当:一定要。

1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入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只有敬亭山。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他在敬亭山上看到了 _____________的景象。

3古诗前两句中的“___”和“____”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世界,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古诗的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和____的相知之情 。

4这首诗中诗人的心情应该是( )

A.孤独 B.高兴 C.悲伤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往往因人而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当然,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一般说来,一个人兴趣越广泛,读的书越多,他的视野就越开阔,也就越能增强自己的才干。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在飞速发展,我们应该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中心内容。

 

(2)我们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我们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3)“……………………”的句式写一段话

 

 

10、阅读理解。

【材料一】

近些年,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手段。据统计,家庭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60%左右。垃圾分类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家里先把垃圾分好类,怎么做呢?第一步:给家庭配备不同功能的垃圾桶。第二步:垃圾分置。在厨房准备一个绿色的厨余垃圾桶装丢弃的菜叶等。厨房里产生的并不一定就是厨余垃圾,建议在阳台或者厨房放置一个蓝色的垃圾桶装可回收的废纸、易拉罐啤酒瓶等。有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要放在红色垃圾桶。其他垃圾如废旧衣物破旧陶瓷品、一次性餐具等应放在橙黄色垃圾桶。

在垃圾分类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有人曾经把垃圾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材料二】

厦门垃圾分类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推行。如今,经过几年的实践,早已领跑全国。数据显示:目前,厦门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接近100%,参与率达85%,连续4个季度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考核中总分排名全国第一。厦门居民垃圾分类只是福建省推行垃圾分类的一个美丽缩影,正在引领着全省群众生活新时尚。

【1】根据材料,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手段是_______

【2】下列有关【材料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目前,厦门垃圾分类宣传很到位,市民参与率达85%

B.厦门市连续4个季度在全国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考核中总分排名全国第一,超过其他46个城市。

C.厦门垃圾分类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推行,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D.厦门居民垃圾分类正在引领着福建全省群众生活新时尚。

【3】综合以上材料,对“垃圾”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垃圾都可以变废为宝。

B.所有的垃圾都是有害的。

C.厨房产生的垃圾都是厨余垃圾。

D.垃圾分类回收,节能又环保。

【4】西安市也实施了垃圾分类,为了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好,我们应当从每个家庭做起,请结合以上材料,给家人提三条建议。______

11、阅读短文《爱之链》,回答问题。

   ⑴一天傍晚,他驾车回家。在这个中西部的小社区里,要找一份工作是那样的难,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冬天迫近,寒冷终于撞击家门了。

  ⑵一路上冷冷清清。除非离开这里,一般人们不走这条路。他的朋友们大多已经远走他乡,他们要养家糊口,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他留下来了。这儿毕竟是他父母埋葬的地方,他生于斯,长于斯,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

  ⑶天开始黑下来,还飘起了小雪,他得抓紧赶路。

  ⑷他知道,他差点错过那个在路边搁浅的老太太。他看得出老太太需要帮助。于是,他将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前,停下来。

  ⑸虽然他面带微笑,但她还是有些担心。一个多小时了,也没有人停下来帮她。他会伤害她吗?他看上去穷困潦倒,饥肠辘辘,不那么让人放心。她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他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只有寒冷和害怕才会让人那样。“我是来帮助你的,老妈妈。你为什么不到车里暖和暖和呢?顺便告诉你,我叫乔。”他说。

  ⑹她遇到的麻烦不过是车胎瘪了,乔爬到车下面,找了个地方安上千斤顶,又爬下去一两次。结果,他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还伤了手。当他拧紧最后一个螺母时,她摇下车窗,开始和他聊天。她说,她从圣路易斯来,只是路过这儿,对他的帮助感激不尽。乔只是笑了笑,帮她关上后备箱。

  ⑺她问该付他多少钱,出多少钱她都愿意。乔却没有想到钱。这对他来说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上帝知道过去在他需要帮助时有多少人曾经帮助他呀。他说,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

  ⑻他看着老太太发动汽车上路了。天气寒冷且令人抑郁,但他在回家的路上却很高兴,开着车消失在暮色中。

  ⑼沿着这条路行了几英里,老太太看到一家小咖啡馆。她想进去吃点东西,驱驱寒气,再继续赶路回家。

  ⑽侍者走过来,给她一条干净的毛巾擦干她湿漉漉的头发。她面带着微笑,是那种虽然站了一天却也抹不去的微笑,老太太注意到女侍者已有近8个月身孕,但她的服务态度没有因为过度的劳累和疼痛而有所改变。

  ⑾老太太吃完饭,拿出一百美元付帐,女侍者拿着这一百美元去找零钱,而老太太却悄悄地出了门。当女侍者正奇怪老太太去哪了,这时她注意到餐巾上有字。上面写着:“你不欠我什么,我曾经跟你一样。有人曾经帮助我,就像我现在帮助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

  ⑿虽然还要清理桌子,服侍客人,但这一天女侍者快乐地坚持下来了。晚上,下班回到家,躺在床上,她心里还在想着那钱和老太太写的话,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丈夫那么需要这笔钱呢?孩子下个月就要出生了,生活会很艰难,她知道她的丈夫是多么焦急。当他躺到她旁边时,她给了他一个温柔的吻,轻声说:“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这儿毕竟是他父母埋葬的地方,他生于,长于斯,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

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知道,他差点错过那个在路边搁浅的老太太。

搁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迫近,寒冷终于撞击家门了一句,作者为什么要用上终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句子的原意,请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________在这个中西部的小社区里,要找一份工作是那样的难,________他一直没有放弃。

4她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他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只有寒冷和害怕才会让人那样。这句中的那样指什么?老太太为什么会那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按短文第7小节的原意,将它改写成对话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1节中,老太太在餐巾上写着你不欠我什么,我曾经跟你一样。这里的我曾经跟你一样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题目是《爱之链》,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乔、老太太、侍者)分别是怎样做,才让这爱之链没有断掉的?请用横线划出有关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和班上一些同学一样,强烈地爱上了写日记。在万物复苏的季节,您带我们到野外去找春天。我们听着小鸟的欢叫,闻着小草的芳香,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当然也带回了写日记的灵感。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您这儿一指,那儿一点,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日记中有我为小鸟出世发出的笑声,也有我因小兔的死流下的眼泪……

1您这儿一指,那儿一点,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写出了老师对___________

2在正确的理解后打“√”

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

A.我在日记中描写了小草、小花、小兔。  

B.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日记内容丰富,描写了大自然中许多景物(  

3仿照画线的句子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来到法国,他要报考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还是未被录取。

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上,勒紧裤腰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来,放在了琴盒里。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拾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拾起!”无赖被青年男子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

围观的人群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子,就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将男子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

当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有时会招致一些无端的蔑视;当我们处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关头,有时会遭遇肆意践踏你尊严的人。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暴虐。我们不如以理智去应付,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无法站稳脚跟。

有的时候,弯下的是腰,但拾起来的,却是你无价的尊严。

【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   

①驻足聆听:________

②小有名气: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围观的人群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子,就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赖被青年男子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在文中用横线画出青年男子的举动。为什么无赖被青年男子的举动震撼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考官为什么后来又录取了这位青年,他欣赏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青春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童年的时候,我在院子里生活的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绿是空灵且深邃的

B.这绿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心里

C.这绿摇曳多姿,空灵且深邃

D.这绿总让“我”想起宽大的庭院

【2】简要概括第三自然中作者所回忆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本文的思想主题,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描述了儿时故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

B.本文主要描述了故园往日和今日的景色,感激故园的绿给自己及家人的精神滋养。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型转换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会很成功。(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拓展题。

从所给的事物中自选一个,补写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18、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会迟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都举手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桂林的山真奇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把它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