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先生的女儿_____在父亲被害___周年纪念日写的一篇_____。文章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叙述了李大钊被害的全过程,表现了革命先烈______的崇高品质。

3、把音节补充完整。

ch________    zh________     zh________    m________

                                              

4、《水浒传》中大闹飞云浦的人是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李大钊被捕后,mó ɡuǐ______般的反动军阀对他用尽了kù xínɡ______。为了bì miǎn______党组织被破坏,他誓死保守党的机密。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江南》题目中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

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

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7、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

闻:_____   闲:____________

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完成下列各小题。

【1】“ 不得语”填入横线处正确的选项是(  )

A.陌陌

B.默默

C.脉脉

D.墨墨

【2】描写织女美丽勤劳的诗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3】“素”在这首诗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本来的,原始的

B.质朴,不华丽

C.白皙

【4】这首诗的前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排比

C.互文

D.拟人

【5】我国传统节日众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神话传说也是诗人经常引用的,以下诗句中哪一句没有引用神话传说?(  )

A.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对古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刻画了银河两岸,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却不得见面的画面。

B.这首诗中的过渡句是“河汉清且浅”,既是前因也是后果。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两句诗,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D.此诗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张石匠的自愧不如,跪下就要磕头拜师。小伙子急忙上前一把拦住说:“张师博,我不是要在你面前露一手,我只想说明,艺无止境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

自愧不如:_______

艺无止境:_______

2“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就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3张石匠此时为什么会感到自愧不如呢?

_______

4你是怎样理解小伙子说的话的?

_______

10、阅读芳草地。

不要出声

周总理从玉泉山治疗癌症回到西花厅后,恢复到了原来的工作状态,张医生老是劝总理做全面检查,而总理每次听到,眼神里都会透着不情愿,低声(恳求  要求)医生:“你们先不要忙,先让我忙过这一段。再说,查出癌症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大岁数了,能多忙几天,多处理几件事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往往都是以周总理胜利(完毕  告终)。没过两天,张医生又来“拉锯”,拉来拉去,磨来磨去,周总理实在(忍受  忍耐)不住反复“拉锯”,不得不去接受一次复查。

6月初的一天,夜里一点多,秘书纪东忍不住走进总理的办公室。他看着手表提醒:“总理,时间不早了,还有14分钟。”因为越南外宾已经来华,要求马上就见周总理,外事活动安排在半夜两点。周总理似乎也累得不行了,觉得该歇口气了,就很听话地站起了身子。“唔,你们作准备,我刮个胡子。”周总理身体微微一晃,又迅速恢复了以往那种快速敏捷的步伐。秘书一看所剩时间不多,看来周总理又顾不上吃饭了。他马上给负责招待工作的领导打电话,让在会谈场所准备一点儿吃的东西。

秘书刚打完电话回来,就见客厅里人来人往的,大家都很着急地在找总理。秘书一惊,这怎么可能呢,刚才还说去刮胡子,怎么会“失踪”了?

大家这才想起来去卫生间里寻找。门推开的一刹那,所有人都怔住了,只见周总理左手拿着毛巾,右手握着沾有肥皂沫和胡子茬儿的刮脸刀,歪着身子,倚在镜子前睡着了……瘦削灰黄的面孔上是一双深深凹陷下去、紧紧闭着的眼睛。

大家站在门口,谁也不愿意上前叫醒总理,相互看看,感觉每一个人的眼睛里就一个愿望——不要出声!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根据提示梳理选文的主要内容。

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谁)在_________情况下,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

3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周总理的形象。文字不多,却反映出周总理______的高尚品质。

A.尽职尽责   B.一丝不苟   C.舍己为人   D.大公无私

4周总理“在洗手间睡着了”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_____”画出相应的语句。在这个姿势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词语是周总理高尚品质的高度体现。

5下列对选文结尾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体现了大家对周总理的关心和心疼

B.委婉含蓄地抒发了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

C.与题目相呼应

D.直接点明了周总理高尚的品质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连忙摇动扇子,想靠着这急迫的声音把主人留住。这声音里仿佛说:“我的主人,你不要去呀!你不要以为田里的一切事情都很好,天大的祸事已经在田里留下种子了。一旦发作起来,就要不可收拾,那时候,你就要流干了眼泪,揉碎了心;趁着现在赶早扑灭,还来得及。这,就在这一棵上,你看这棵稻子的叶尖啊!”他靠着扇子的声音反复表示这个警告的意思;可是老妇人哪里懂得,她一步一步地走远了。他急得要命,还在使劲摇动扇子,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是无效了。

1找出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心情的词语。

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粟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给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文中所说的第三件事指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下图是一组公益广告宣传图片,阅读后按要求填空。

【1】这组公益宣传图片宣传的主题是_____,告诉我们应该这样保护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情况还有哪些自我防护的好建议?请提出一条建议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场战“疫”行动中,为提高群众的防疫意识,防止疫情扩散,各地广泛运用起各种宣传手段,张贴标语便是其中之一。请你也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

14、短文

自己建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自己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幢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细料,干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世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也要活得优雅、高贵。这座“生活之屋”的门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消极——______   粗制滥造——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无地自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制滥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细料”和“粗活”指的是(  )

A.细小的材料、粗大的活计

B.上好的材料、粗糙的工艺

C.细小的材料、繁重的活计

4老木匠建了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是因为(  )

A.老木匠急着回家和家人团聚,想快点儿把活干完。

B.老木匠心不在焉,干活不认真。

C.老木匠岁数太大了,干活不如以前了。

5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是(  )

A.我们长大后都要做木匠,把房子盖坚固。

B.我们要在生活中竖起一面墙,聪明地保护自己。

C.我们要认真对待生活,把握好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止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树梢。

橙黄色的柿子把树梢压弯了。

树梢被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收到了我们深情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3)烈士的母亲说: “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而光荣牺牲,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春天难道不美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我学习不努力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难道不好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妙笔生花。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这些事情有可能是学习的压力,有可能是来自交友的困惑,也有可能是因为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你感到疑惑……

请以“成长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