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及日中则如盘(  )

为汝(  )多(  )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舞   ____________刀  

____________ ______无所______   ______无分______

____________   万____________

1.上面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上面词语中“富可敌国”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记能力 [5分](先听老师读短文《风中的木桶》,然后根据短文内容答题。)

(1)小孩把木桶排列整齐,往往一夜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2分)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列词语。

无声:___________   野径: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   独明:___________

2题目中的_____字是全诗的字眼。

3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时节,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的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是不漏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7、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节选)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词语:

辞:__________   烟花:_______________

2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______;送别的时间:__________ ;故人的去向:________ ;以及送别的场景: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己的语言)。

3后人评说此诗是:千古丽诗。请结合诗歌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和班上一些同学一样,强烈地爱上了写日记。在万物复苏的季节,您带我们到野外去找春天。我们听着小鸟的欢叫,闻着小草的芳香,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当然也带回了写日记的灵感。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您这儿一指,那儿一点,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日记中有我为小鸟出世发出的笑声,也有我因小兔的死流下的眼泪……

1您这儿一指,那儿一点,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写出了老师对___________

2在正确的理解后打“√”

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

A.我在日记中描写了小草、小花、小兔。  

B.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日记内容丰富,描写了大自然中许多景物(  

3仿照画线的句子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阅读左图,我知道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__________,占一半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阶段,近视率随年级的升高快速增长。

【2】结合左图,说说怎样预防近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冰湖

⑴“爹,追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追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⑵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拘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⑶“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子!”

⑷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胡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⑸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カ,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拡。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使把两只船粜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⑹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⑺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国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桨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破儿制得“沙沙”响。

⑻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碰碎,渔船这オ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抑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⑼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坐在船舱里,大ロ大ロ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会儿。可当他看见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⑽“咔嚓”ー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⑾“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カ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12)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置网打鱼——____——砸冰行船——____——看到希望

2作者有没有交代出父子俩是否获救?这样结尾有什么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下面的句子。

(1)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哪,又压在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想对爹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认真观察下面的告示,再回答问题。(6分)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

 

(2)它写得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13、课内阅读。

他每天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用“  ”标出第一、二两句话中他的动作。

(2)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孙做了以下事情:

(3)鲁滨孙做的这些事,解决了    问题。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孙            

(5)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  )

A.饲养   B.指家养的兽类

 

14、陈嘉庚

陈嘉庚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由他出资兴建的。

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着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得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摘自《爱国名人故事集》)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短的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短文中的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触?请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告诉姐姐:我要出差了,三天后我才回家。(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日出为内容,分别写句子。(比喻句、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18、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喂,我的铅笔丢了,把你的铅笔给我用一下。(改为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这一声吼叫,把大家的胆都吓破了。(注意划线处的写法,仿照句子,写一写你获奖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六年级学生胡晓凡最近常常在想:中学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9月进入初中,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和同学呢?会有怎样的学习生活呢?昨天晚上,他提前成为初中生了——他在梦中走进了中学课堂。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把胡晓凡的经历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