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别下列汉字并组词语(6分)
裙( );雅( );绎( );索( );馨( );锈( )
群( );稚( );驿( );萦( );罄( );绣( )
2、根据人名写书名。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__________》 青蛙王子《__________》
刘姥姥进大观园《__________》 武松打虎《__________ 》
3、读课文《鲁滨孙造船》,说说句中引号的作用。
我总是愚蠢地认为:“把船造好了再说,到时总会想出办法的。”________
4、把古诗补充完整,回答下列问题。
马 诗
大漠_______________,燕山______________。
何当_______________,快走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字词。
钩:__________________。 金络脑: ______________。
(2)简述这首诗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诗》中借马抒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19世纪(____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___,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这首词中,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2】我们还学过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________》。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描写的景象是( )
A.天气时阴时晴。
B.天气很晴朗。
C.天气很古怪,又出星星又下雨。
【4】这首词是一首( )的词。
A.咏物
B.吟咏田园风光
C.咏怀
D.吟咏生活
【5】“旧时茅店社林边”中“旧时”的意思是( )
A.陈旧的时光
B.往日
C.平时
D.暂时
【6】关于这首词,说法有误的是( )
A.文中写了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B.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春夜的山村风光
C.这首词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D.这首词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8、课外阅读。
寒食
陈与义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
(注)寒食,即寒食节,在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有叫作“寒食节”。
【1】联中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马铃薯将成为主粮
①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的事宜,马铃薯将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②与稻米、小麦、玉米相比,马铃薯全粉储藏时间更长,在常温下可贮存 15 年以上,一些国家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在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只有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
③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马铃薯被称为“十全十美”的营养产品,富含膳食纤雏,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及糖尿病等。据了解,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将马铃薯当主粮,比如欧洲国家人均年消费量稳定在 50~60 公斤,俄罗斯人均消费量达到 170 多公斤。当前,中国只有少数地区将马铃薯当主粮,更多的是将马铃薯作为菜来食用。马铃薯主粮化,实际上就是把马铃薯加工成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面包,馒头,面条等主食产品,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
④据了解,我国粮食需求增量持续增加,但受耕地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主粮品种继续增产的空间变小,难度加大。而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
⑤有专家表示,以后 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马铃薯的主粮化产品将成为人民群众一日三餐的选择之一。
(有删改)
【1】马铃薯主粮化,就是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写“√”,错的写“×”。
(1)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将替代稻米、小麦、玉米,成为主粮。____
(2)许多专家认为,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____
(3)当前,中国好多地区将马铃薯当主粮,也有地区将马铃薯当菜来食用。____
(4)以后马铃薯将成为人民群众一日三餐的选择。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填序号)
A.作比较、列数字
B.举例子、列数字
C.举例子、打比方
D.作比较、打比方
【4】马铃薯将成为主粮,本文说明了三点理由,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蘑菇转了一个弯
①那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家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家公司的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②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③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④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蘑菇吧。”
⑤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⑥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⑦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⑧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五十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店主。”
⑨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了。
⑩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发我啊!
后来,我还是去那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
【1】第①段中的“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______)——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_________)
“我们”釆摘山果,卖了不少钱——(_______)——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儿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
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式,也许离成功更近。
【6】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方法,再现第⑤段中“我”儿时生活的情景。(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秋思
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 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稼,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拼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着一 方红毡。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金色的大担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
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样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以后经历雨打风吹,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之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这其中浓缩了造物者多少的心血。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充实。
我站在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人生。 .
1.解释下列词语。
点缀:
憧憬::
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运用的画线的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品读句子,填空。
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
“花毯”指的是 。
这一段主要描绘了吕梁山热烈、浓艳的 色。橡树、 、 、
、 、 、 等事物加重了这红色的分量、程度,再以“ ”
这一典型的景物为例,突出了秋天特有的美。
然后用对比手法写了秋天偶有的“ 和 ”这实际是用它们来
秋色。
4.红枣骄傲与胜利的标志是 ,枫叶骄傲与胜利的标志是 ,保尔认为骄傲与胜利的标志是 。
5.保尔是怎样创造自己的人生的呢?你想怎样创造自己的人生呢?
12、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选择正确的一项,把序号填到括号里。
(1)和“司空见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
A.经久不衰 B .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普洛夫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对这样写的好处,下面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避免了啰嗦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读下面课文片段和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腊八粥(节选)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①“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②“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节选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句子①和②都是对八儿的______描写,①句中连叫两声“妈”,②句中的省略号,都巧妙地体现了八儿此时的心情。请任选一句,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加点的部分,写出了_____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三尺,写写你最爱吃的美食,可从色、香、味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一件令人后悔的事
不知怎的,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可我一想起来,心中就不知是什么滋味;酸、苦、咸……独没有甜。我真后悔……
那天,我带着钱上街玩。我东瞧西望,欣赏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走着走着,我在一个小摊子前停了下来一摊子 中大摆着一个小巧玲珑的钱包,上面还绣着美丽的花纹,我十分喜欢,便问摊主:“这多少钱?”那女摊主四十多岁,虽不怎么漂亮,却给人一种朴实的印象。她见我问价钱,忙答道:“这个吗?五块!”“这么贵?”我皱皱眉头.想不买。可又舍不得:“便宜点儿,两块五吧!”“可你瞧,这做工多精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三块六成交,我递过一张二十的,她翻了半天,才找给我一大叠钱,我急着回家,接过钱,数也没数,放进口袋就走了。
到了家,我掏出钱一数,发现女摊主多找了五元钱,我想还给她,可转念一想,这又不是我偷的,干嘛还她?于是,我便心安理得地藏了起来。晚上,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一闭上眼睛,心儿就“砰砰”直跳,直到下半夜,我才迷迷糊糊睡着,却又做了个噩梦,梦见那五元钱指着我的鼻子骂我:“你为什么不把我还给我主人?她赚个钱多不容易,你为什么这样?为什么……”。
第二天,我带上五元钱去找那女摊主,准备弥补我的过失,可那位女摊主却不在了。我无奈,回到家,苦涩的泪水不争气地流了出来,流进嘴里。我发誓一定要找到那位女摊主,发誓要亲手还给她五元钱,发……可人海茫茫,我再也找不到那女摊主了。
为此我将内疚一辈子,我真后悔啊!
【1】读完文章,作者的五元钱是如何得来的( )
A.自己挣的
B.爸爸给的
C.女摊主多找的零钱
D.在女摊主旁边捡的
【2】文章最后一段“我再也找不到那女摊主了”“我将内疚一辈子”两句,用关联词连成一句合适的是( )
A.虽然……但是……
B.即……又……
C.不仅……而且……
D.因为……所以……
【3】选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表示话未说完
D.表示省略同类词句
(1)我真后悔……______
(2)她赚个钱多不容易,你为什么这样?为什么……______
(3)可我一想起来,心中就不知是什么滋味:酸、苦、咸、涩……_____
【4】“这又不是我偷的,干嘛还她?”运用了( )描写。
A.心理
B.语言
C.神情
D.动作
【5】“我带上五元钱去找那女摊主,准备弥补我的过失”中“我的过失”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16、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用修改符号修改)
(2)天上飘下雪花。(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
(3)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4)魁梧黝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鱼网。(缩写句子)
(5)你对别人付出了真诚。 别人会以真诚回报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两个句子。)
(6)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18、句子练练坊
1.人们爱秋天,爱它的天高气爽,爱它的云淡风轻,爱它的瓜果飘香……(仿写)
2.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改为反问句)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转述句)
4.城市之间如此相像。(改写成比喻句)
5.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写成拟人句)
6.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诺贝尔毫不动摇研究炸药的决心。(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他想:“是的,这样的事情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8.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撕破了的湿淋淋的渔网。(缩句)
19、句子练习。
1.在句子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凝聚”和“倾注”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十五的夜晚,月光皎洁,繁星闪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雷锋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将下面语句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
(1)这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谆谆教导,把我们从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培养成懵懂天真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认为取报纸是自己一项“权利”,是绝不能让别人侵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 , 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等。